摘 要:單親家庭小學生心理、行為都比較特殊,有自卑、膽小、孤獨等心理問題。教師應該用無私的愛來撫慰他們的心靈,營造一個溫馨的氛圍,使他們重新享受溫暖與快樂,健康成長。
關鍵詞:單親家庭;小學生;健康成長
“爸爸一個家,媽媽一個家,剩下我自己,好像是多余的……”每當聽到電視劇《孽債》的主題曲,人們眼前就會浮現出一個淚流滿面、孤獨、害怕的單親家庭孩子伸出無助的雙手,不知去往何方的情景。劇中小主人公是千百萬個單親家庭孩子的縮影。
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我國單親家庭超過了2000萬。按照平均3.3人的家庭規模來算,單親家庭占全國家庭總數的3%。單親家庭最大的不幸者是孩子。那些弱小的孩子就像大海上的一葉孤舟,隨時都有被巨浪打翻的可能。許多單親家庭的孩子性格孤僻、受挫能力弱、仇恨他人。如果這些行為沒有得到及時正確的引導,就有可能毀滅孩子的一生。他們將來成人走向社會,很可能擾亂社會。
單親家庭孩子的教育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家庭、學校和社會肩負著這份沉甸甸的責任。作為小學教師,要幫助單親家庭學生,使他們盡可能地健康快樂地生活學習。為此應當做到以下幾點:
一、了解單親家庭小學生,做他們的“守護者”
言為心聲,心形相隨。從單親家庭學生的言行舉止和神態上基本可以判斷出他的內心世界、生活狀況和一些共有的特點:他們的眼睛里時常充滿著憂郁、怯懦、孤獨、無奈,常常無精打采;放學時,看到同學和爸爸媽媽一邊愉快地交談一邊回家時,他們的眼睛里充滿了羨慕和渴望;有的孩子平時和同學在一起玩,顯得很拘謹和郁郁寡歡;有的孩子很敏感,與人相處稍有不滿就會攻擊對方;有的孩子不合群,總是躲得遠遠的,不愿意和同學們交流,自我封閉,即便面對老師,也不愿意說話;有的孩子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經常不完成作業,課堂上,學習狀態差,心不在焉,對有趣的活動也不感興趣。
單親家庭學生的情況令人擔憂,教師應時刻關注他們的一舉一動,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找出出現這種狀況的根本原因和他們真正需要什么;采取巧妙靈活的方法,運用心理健康知識輔導幫助他們,為他們排憂解難;主動接觸他們,不露聲色地給他們創造成功的機會,使他們感到自尊和自信;生活上噓寒問暖,使他們感到被人關心的溫暖。
二、關愛單親家庭小學生,點亮他們的“心燈”
由于家庭四分五裂,單親家庭小學生最缺乏父愛、母愛和他人的愛。教師無私的愛是撫慰他們心靈創傷的補藥,是點亮他們智慧的明燈。
有這樣一個學生,長期生活在父母已經離異、但是還經常打打鬧鬧的家庭環境中。這樣的環境導致孩子仇視周圍的一切,毛病很多。他經常和同學打架,嚴重影響了教學。針對他的情況,班主任慢慢接近他,生活上多關心他,學習上耐心輔導他,經常尋找時機和他聊天,了解他的心聲,發現他的優點,嘗試著引導和改變他。慢慢的,他變了,目光變得溫和了,臉上有了笑容了,能和同學和睦相處了,能寬容他人了。他主動和老師接近,積極幫老師做事。課堂上,他能安靜聽課了,積極回答問題了,按時完成作業了。曾經連續三天,他每天偷偷地在講桌上給班主任放一個又大又紅的蘋果。
對情況不同的單親家庭學生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對于失去親人的孩子更要嚴慈相濟。除了噓寒問暖外,更多的是要培養和鍛煉孩子自立、自強的能力。教育孩子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困難時要勇敢地面對,告訴他們人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風順的,處處都會遇到困難和挑戰,必須學會堅強、勇敢地面對。
三、家校聯合,架起單親家庭學生的“彩虹橋”
要從根本上解決單親家庭學生的問題,使其穩步前行,家庭是決定性的因素。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言傳身教直接影響著孩子。家長及時地把孩子在家的情況告訴老師,老師及時地把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反饋給家長,雙方配合制定出教育孩子的計劃和方案,家長配合老師嚴格監督孩子在家的情況。如果家長配合得好,通常孩子的學習成績都會得到提高。老師要勸說家長,無論夫妻之間有多么大的問題,都要把孩子的健康成長放在首位,讓孩子心里感到安全踏實。
四、激勵單親家庭小學生,做他們的“引路人”
在日常教學中,要教育單親家庭學生以書為侶走天下,引導他們樹立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一個單親家庭孩子,意味著將來的人生道路要靠自己去打拼,必須及早學會自立。所以,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設置一些抗挫折的訓練,鍛煉孩子的意志,教育孩子面對困難和挫折時要有積極樂觀的態度,勇敢地追尋美好夢想。
對單親家庭小學生的教育培養是一項長期和復雜的工作。只有家庭、老師和社會以愛為名、以身作則,才能夠使他們在德智體各方面都得到發展。
作者簡介:麥青(1966—),漢族,寧夏中寧人,現為銀川市西夏區第二小學語文教師,小教高級,大學學歷。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