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勇
摘 要:農村教育在我國義務教育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班主任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為學生提供優良的學習生活環境。詳細闡述了提高農村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具體措施,為提高農村小學的班級管理質量提供參考。
關鍵詞:農村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
農村小學教育在教學資源、教學環境等方面與城市教育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因此,針對農村的班級管理工作要求,班主任需要應用自己豐富的工作經驗,并結合實際情況,不斷優化班級管理的方法,進而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一、建設良好班風
建設良好的班風可以為學生提供和諧、舒適的學習氛圍,有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也為班主任開展各項班級管理活動提供基礎[1]。班主任可以通過做好以下三項工作來加強班級的班風學風建設。
首先,完善班級管理制度。教師需要結合小學生行為準則與班級的實際情況制定具有可行性與適用性的班級管理制度。在制度中明確規定小學生應在班級生活中遵守的各項規定,并引進相應的獎罰機制,促使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自覺地規范自身的行為。
其次,為了建立良好的學風,需要教師指導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例如在學習新知識前要養成提前預習的習慣,在課后遇到問題時,要及時找同學或教師進行交流,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
最后,班主任需要在班級管理中充分發揮自身的榜樣作用,班主任用自身良好的行為習慣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的行為方式,進而將積極、正確的價值觀內容有效地傳達給學生,師生共同營造良好的班風學風。
二、與學生進行高效溝通
由于農村多數家長都在外務工,學生多數與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首先需要深入了解班級學生的家庭情況,進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生活需求以及心理需求,從而結合實際情況更好地為學生解決實際問題。此外,在一個班集體中必然會存在一些后進生,后進生由于自身學習成績較差,容易產生厭學心理,班主任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來指導后進生。在學習過程中多給予他們一些言語上的鼓勵,幫助后進生樹立自信心,從而有效激發其自主學習的動力。
由于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不僅涉及對學生學習方面的管理,還需要對學生心理、精神方面給予正確的引導,因此班主任需要重視與學生進行友好、平等的溝通,通過良好的溝通了解學生出現問題的深層次原因,再結合具體問題耐心地為學生提出解決問題的意見或建議,使學生對班級產生認同感與歸屬感,進而使學生自愿配合班主任開展各項管理活動,避免只采取嚴厲說教的溝通方法,保護好學生的自尊心。
三、培養班級干部
班級管理工作涉及學生學習生活的各項內容,班主任無法利用一己之力包攬所有的班級管理工作,因此班主任可以在班級中選拔班級干部來輔助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的工作。學生通過親自參與班級管理工作可以獲得榮譽感與同理心,了解到班級管理工作的不易,進而自覺遵守班級管理的各項規定,形成和諧、互助的班級氛圍。為了更好地落實班級干部選拔工作,充分發揮班級干部的積極作用,教師可以采取以下幾項措施:
第一,應用公平公開公正的競選方式選拔班級干部。班級全體同學均有選舉權利以及被選舉的權利。通過競選組建班級同學普通認可的干部隊伍,以便后續管理工作的高效開展。
第二,應用班干部輪換的方式讓每位同學均能夠參與到班級管理的工作中,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榮譽感與奉獻意識。
第三,對班級干部的管理工作進行監督。班主任要應用更高的標準來要求班級干部,使其能夠以身作則發揮班干部的模范作用。并且對班干部的管理情況進行關注,避免發生班干部帶頭違反班級規定的現象發生。
第四,努力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與生生關系,當班級干部與學生發生矛盾時需要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則處理問題,進而有效解決學生之間的矛盾。此外,教師可以通過開班會的方式讓學生對班干部的工作提出意見或建議,鼓勵學生進行友好的交流與溝通。
四、重視與家長溝通
家庭教育的質量也影響著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班主任需要注重與學生家長的溝通,通過交流了解學生在家的表現,并使家長也同時了解學生在校的表現。根據學生在校及在家的表現情況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教育方案,使學生在家庭與學校兩方的共同努力下健康成長。
綜上所述,農村班主任為了提高班級管理的工作質量,可以通過建立良好的班風、學風,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并應用正確的溝通技巧與學生進行高效的溝通,進而更加全面地了解學生。同時采用選拔班級干部的方式幫助班主任分擔班級管理工作,并增加與家長的溝通,全方位落實好班級管理工作,充分發揮班級管理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朱永平.淺談農村小學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級管理工作[J].學周刊,2018(20):171-172.
[2]何玉花.試析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困境和突破[J]. 學周刊,2016(32)
[3]陳麗容.用愛滋潤,靜待花開:淺析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創新[J].新課程(小學),2019(2).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