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鋒
摘 要:小學是教育歷程的一個平臺階段,對學生來說也是一個學習的開始。作為一位小學班主任,在擔當著日常的教學任務的同時,學校的各項工作也是需要小學班主任去落實和實施。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者和組織引導者也是身兼重責的。小學階段也是學生開始學習的初級階段,小學學習更是做好育人教育的基礎階段,這就要求小學班主任在教學工作的同時也要把德育工作放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并且也要把德育工作的理念實施在具體的教育教學里,讓德育工作貫穿到小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為學生以后的人生道路奠定好人生的第一步。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
班主任通常都是班級里的主導者,也是小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啟蒙教師,是學生心靈的建造者。班主任的日常工作都是繁瑣而忙碌的,小學班主任的核心工作除了日常的教學任務就是德育的工作內容,所以小學班主任還肩負著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行為習慣的引導和情感態度的正確發展的重擔。小學生是人生剛剛開始的階段,也是小學生人生觀、價值觀逐漸發展的階段。所以,小學班主任需要把德育的工作提升到班級的日常工作中去。從而讓班級里的良好德育工作,來激發學生切實地感受到愛的能量。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德育工作的開展要遵從熱情對待學生、尊重學生以及多看優點的原則。只有這樣的角度去教育學生,才能夠促進學生優秀品德的養成。學生在小學年齡段,是身心特殊的時期,自尊心較強、容易受到環境和身邊人的影響,所以教師和家長要注意對小學生的保護和尊重。因此,在日常的德育工作中,班主任要把學生看待為自己的孩子一樣,在德育中要真誠地對待學生,充滿愛心地去幫助和引導學生,以求建立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保證師生之間的和睦相處。班主任在管理日常工作時,要保持公正、公平的心態去看待每位學生,不要因為學生成績高低的差異就對學生進行差異的對待,這樣會影響到學生的內心的身心發展,進而給學生的心里產生負面的影響。班主任需要一視同仁、平等對待,用自己工作的熱情和愛心來感動學生,引導學生從內心深處對教師的教學工作的認可,從而能夠促進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利用課堂教學內容,引導德育
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時間較長,而且大部分的時間也都是在課堂度過,其實課堂除了是一個教授知識的地方也是一個德育工作開展的地方。在教學的過程中,班主任可以將德育工作和課堂教學內容相結合,很好地過度到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上。例如,在教授《趙州橋》課文中,教師可以先介紹一下趙州橋的歷史和隨著歲月的流逝,如何能夠屹立不倒的原因。聽完這樣的過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做出反應,感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勤勞,并且也引導學生在內心生出一種愛國之情和民族自豪感。由此可知,只要班主任能夠在課堂上多進行德育的引導,德育的工作在課堂中就能夠更加順利進行下去。
三、從實踐活動中進行德育
德育工作不是紙上談兵,德育最需要的是在實踐中對小學生進行引導。班主任要無時無刻地對小學生進行德育,用生動形象、豐富有趣的教學模式來完成德育的工作。例如,班主任可以舉行一次班會,班會的談論需要圍繞德育的教學形式展開,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多考慮學生的個性化特點,選擇適當的德育的主體來討論,像愛國敬業、誠實守信等,再用各種各樣的教學方式或者是班會的活動讓學生能夠大膽地闡述出自己的觀點,樂中德育,讓學生能夠在實踐中去體會到德育的真諦。或者班主任也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些社會實踐活動,但是活動的安排要注意保證人生安全,如植樹造林、慰問孤單老人等,這樣的實踐活動都能夠幫助學生從社會實踐中去更好地體會德育的目的和意義。
四、時代的進步,帶動著德育的進步
時代在進步,科技在發展。所以學生接觸到的新鮮事物也變得越來越多而且各種各樣,面對著這樣的變化,小學班主任的德育也需要隨著時代的進步而不斷推陳出新。當代的小學教育倡導的是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要因人而異,用真心和細心去呵護每一位小學生,讓他們能夠在正確的道路上勇敢前行。所以在德育的過程中,班主任也要多總結經驗和教訓,在德育的工作中,使用什么樣的方法是效果比較好的,用什么辦法起到了相反的作用的,這樣的問題都需要教師不斷總結和積累。例如,在班級里,教師可以進行積分制的德育考核管理,有錯誤的進行適當的扣分,做得比較好的可以給予適當的加分,這樣的辦法可以激發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德育工作中,同時還能夠讓學生從最初開始分辨什么是應該做的,什么是做得不對的。
總之,德育是人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基石。德育需要有計劃和有目的性的實施過程。因此小學班主任需要重視學生的德育工作,在教學中用自己的熱情和愛心去帶動和感染學生的德育發展,為學生良好的身心發展提供正確的啟發和幫助,為學生變成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邱萍.淺談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重要性與實現途徑[J].當代教研論叢,2018(6).
[2]邵瑋瑋.德育教育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8(25).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