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欣岑
摘要:一口道盡千古事,雙手揮舞百萬兵。我國民間工藝美術與戲曲巧妙結合而成的獨特藝術品種,是中華民族藝術殿堂里最明亮的燈塔,這個便是皮影戲。皮影戲是讓觀眾從布幕,觀看人偶表演的燈影來達到效果的傳統民間工藝。而動畫是一門綜合藝術,集合了多種藝術或者與藝術相關元素在動畫所呈現,中國動畫曾是在世界動畫之林中取得極高贊譽,藝術的多元化對中國動畫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鑒于此,本文通過皮影戲中的戲曲元素來促成中國動畫的發展與形成,最后以振興中國動畫產業為目標記錄發展歷程及研究。
關鍵詞:藝術;皮影戲;動畫;發展
一、皮影戲中戲曲元素促成中國動畫的發展
1. 皮影戲的表現手法及特點
皮影戲的關鍵就是操耍的技巧和精湛唱功,這是可以開好一個皮影班的重中之重。皮影戲各式各樣的人、物、鬼、怪,每一個的特點都被模仿的惟妙惟肖。皮影造型的主要特點是影響造型。在造型上包含了近似剪紙的裝飾表現手法外,更有人物造型個性鮮明、雕鏤精工細致、色彩鮮艷華麗的特點。
2. 戲曲元素促成中國動畫民族化的發展
皮影的制作是要經過8個工序的要選好一張獸皮、開始制作、在皮上畫出稿子、過稿、在皮子上雕刻、敷彩這也是非常考驗功力的一步、發汗將皮子熨平、綴結合成,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并且需要耐心,這也正是手藝人的寶貴之處。繪畫染色是以男性與是以龍、虎等猛獸作為紋樣。從紋樣就可以看出皮影戲的講究。人物造型生、旦、凈、丑角色齊全,這與京劇里的角色一致。制成的皮影高低都有,高的也是有50厘米,低的也是10厘米左右,皮影的高低也是有含義的。皮影戲的關鍵就是操耍的技巧和精湛唱功,這是可以開好一個皮影班的重中之重,而操耍和演唱都是經過師傅耐心的教導再加上時間的訓練。在演出時,同時操縱影人和樂器伴湊合道白配唱這一系列絕活是每一個藝人都要掌握的技能。更有甚,有的可以一下子同時操耍七至八個,武打場面真是精彩絕倫,布幕的一面緊鑼密鼓,影人上下翻騰,那個場面真是臺下一片叫好。而文場的音樂與唱腔卻又是婉轉遷回有時又激昂猛烈,那時候的皮影戲真的是動人心弦。可以把飛天入地、隱身變形、噴煙吐火、劈山倒海都能表現,還能配各種聲音特效以及場景變化,所以演出皮影戲的奇幻場面,就是百戲中非皮影戲莫屬。正如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上映的國產動畫片《張飛審瓜》,這時候也正是中國動畫正興起的時候。
二、復州皮影戲與中國動畫產業相結合
1. 創建復州皮影戲元素與中國動畫產業融合
如今的我們一談到動畫,無論是大名鼎鼎的宮崎駿,還是一直苛求畫風完美的壁紙狂魔新海誠,似乎只要是優秀動畫作品就全部都來自于日本,那些耳熟能詳的作品每一個都曾霸占過僅屬于他們的時代。而中國的動畫產業,逐漸低齡化的作品已經不在占領世界市場,中國動畫產業確實是風光一陣時間,現在也在逐漸升溫。這與中國本土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也正是中國風。復州皮影戲的發展也正像中國動畫的發展一樣,距今已有300余年的歷史,明朝萬歷年間,由陜西來東北戍邊的士兵傳來的。復州皮影戲真正活躍在清朝嘉慶年間,當時河北一帶"白蓮教"盛行,有些皮影戲藝人也參加,于是被清政府誣陷為"懸燈匪",并下令禁演皮影戲。從1932年開始,復州皮影戲就被迫停止了演出,抗戰勝利后,復州皮影戲恢復。中國解放后,瓦房店地區的皮影非常活躍,復州皮影戲從興起到衰落在到興起,我們作為中國人應該來保護這項民間藝術、非遺文化。
2. 復州皮影戲文化在當今市場的現狀
復州皮影戲的保護和發展現狀不容樂觀,現已63歲宋國超曾經拄拐而行,他在與時間賽跑,真的是砸鍋賣鐵不丟藝非遺傳承人,現在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也在搶救和扶持復州皮影戲。2010年4月16日上午,大連惠豐博物館內,宋國超給來自旅順一所小學的300多名小學生表演一場皮影戲,這也讓孩子們從小了解到保護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并且他將自己親手制作的皮影放在大連博物館內,讓更多來自四面八方的人欣賞。關于復州皮影的傳承問題,宋國超也說出了自己的心愿,“希望能出現更多的后起之秀,我愿意手把手地教他們。”
3. 創新與融合動畫產業來更進一步宣傳復州皮影戲
各大影院上映的時候,國產動畫行業似乎真的迎來了春天,翻了四倍的盈利與口碑票房雙豐收的“奇觀”終于讓國內電影愛好者開始重視動畫電影。緊接著,與粉絲有著十年之約的《大魚海棠》終于在2016年上映,這部從創意短片大賽而被投資人看好的改編電影成功完成了逆襲,5.6億的票房成績甚至超越了同年上映的《你的名字》,衰落至今的國產電影真的已經掙扎著站立起來。在到《哪吒之魔童降世》他用古代神話傳說的仙人結合幽默詼諧的方言收獲了大部分觀眾,中國動畫正在慢慢實現突破自己,對于復州皮影戲的創新可以逐漸向現代化化相結合,從前的皮影只是一個平面的人偶,現在通過技術的發展也可以逐漸向3D化發展,讓現在的年輕人更感興趣。創新一部分內容再通過互聯網傳播以此吸引年輕人的注意力。通過國家與政府的支持,知名度上升,我們對復州皮影戲的創新發展與中國動畫產業的進步也要有足夠的信心。我們應該不斷地打破自身對中國動畫的偏見,試圖尋找新的突破與發展。
三、復州皮影戲對中國動畫產業的影響、意義
中國自上世紀20年代誕生動畫以來,創作出一大批值得肯定的優秀作品。傳統的審美方式,注重色彩、形態、圖形在現今的動畫領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水墨畫在動畫影片中的應用,催生出了水墨動畫,民間剪紙、傳統壁畫在動畫影片中的應用,使得這些早期的動畫影片具有了中國自己獨特的風格。在全球市場競爭猛烈的今天,在技術發展與創新的時候,繼承傳統動畫并結合自己對動畫的認知,這就是決定我們自己的中國動畫究竟能走多遠。繼承傳統,推陳出新,是永恒不變的道理。
四、結語
身處現在這樣一個充滿娛樂和科技的世界中,傳統的魅力正在消失,只有在這些特別的場合我們才能看到(例如北京茶館和一些表演歷史的劇場)這樣的景象。隨著社會的進步,人民的物質生活和美學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我們可以把重點更多地放在古代皮革電影的藝術和裝飾上,作為一個更加精細和微妙的技術展覽。對于傳統的民間藝術皮影戲的制作過程正在從以前很多人重視欣賞到現在的無人問津。皮影戲突出并強調了自己的靜態藝術價值。通過場景的布局、人的行為、豐富的顏色等,都展現了它獨特的魅力。
參考文獻:
[1]?陳楚橋 張燕.《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發展的研究對策——以復州皮影為例》今傳媒(學術版)2016.2
[2]?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動畫電影中的運用分析——以《大魚海棠》為例[J]. 陳闖.?出版廣角. 2016(22)
[3]?從《西游記之大圣歸來》看中國動畫電影的民族化進程[J]. 郭麗靜.?大眾文藝. 2016(15)
指導教師:章萌,大連藝術學院講師
基金項目:本文系遼寧省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青年項目(課題批準編號L19CKG002)《新時代基于主流文化下的遼寧復州皮影戲的保護、傳承的方法研究》,項目主持人章萌。
(作者單位:大連藝術學院2018級工藝美術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