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蔚
摘 要:隨著國家對中職教育的重視,其社會認可度不斷得到提升,其教學質量也越來越受到重視。針對在中職汽修教學方面中出現的現象,本文主要從教學三要素入手,探討通過建立怎樣的方式和方法來解決中職汽修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而使中職教育全面發展。
關鍵詞:教學;汽修;中職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各個行業也是生機勃勃,并且取得了非常卓越的成績。汽車工業發展最為明顯,如今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型產業,為我國經濟發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但是目前階段,我國在汽車后市場的汽修領域的教學效果卻不盡理想,與汽修行業的行業要求嚴重脫鉤,很難滿足汽車行業發展對汽修人才的需求。長此以往,對汽車行業的發展也是極其不利的。當前如何提升汽修專業的教學質量,實施有效的改革,進而滿足汽修行業和時代發展的需求,是我們要重點研究的問題。
1 中職汽修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1.1 中職學生生源組成復雜:大部分學生是初中畢業未考上高中,有少量學生是中途輟學在家或者是在外工作了一段時間。文化水平較低,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沒有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在實際學習當中,不能積極的思考有關問題,也不能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
1.2 中職學生性格特征:中職學生的年齡大多處于十六七歲,其生理和心理正在發生重大變化的青春期階段。在這個時期里,由于其生理和心理狀態處于急劇變化中,又加之青春期,這就使得他們的心理明顯的帶有逆反性、不穩定性和多變化等特點。
1.3 教師隊伍的問題:1)汽修專業是對教師的職業技能要求很強,但目前階段,從事汽修專業教學的教師,大部分是從學校畢業直接就來到學校,雖然有豐富的汽車理論知識,也有一定的教育教學能力,但是缺少企業工作的經驗,職業技能并不過關。2)在教師隊伍當中,部分教師思想僵化,不肯改變。出現職業倦怠,不愿意接受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教學模式傳統單一,教育能力嚴重不足,專業能力與社會嚴重脫鉤等情況。
1.4 教育媒介:1)實訓場所車輛更新換代緩慢,設備老舊,有的實訓器材出現損壞或者故障,已經無法滿足實訓的要求。有的實訓輔助設備長期得不到保養,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2)理論同實踐結合不緊密:以往中職汽修專業把理論教學同實踐教學相分離,在設計實訓課程時,并沒有對學生所掌握的理論知識的內容,進行全面的分析,從而導致實訓課程設置同理論知識課程設計相脫離。3)由于實訓場地的限制及實訓設備的不足,很多中職學校為學生安排的實訓時間相對較少,導致中職學生動手能力較差,沒有真正的掌握汽修的基本技能。
2 研究中職汽修教學方式的思考
2.1 解放思想,持續學習
1)教師應秉持終身學習的態度,敢于放棄固有模式,大膽的探索。通過各種渠道,利用“互聯網+教育”等信息工具,解放思想,深入學習,緊跟時代步伐,提高自身在新時期新環境中的視野、格局和思維。2)教研室應定期召開專業座談會,了解教師的思想動態,鼓勵教師解放思想,邁開步伐,為學校的發展,也為自己的發展,開拓進取。3)學校應設立專項獎,獎勵那些在教學設計、教學模式、教學理念等領域中,突破傳統,敢于創新,并取得成績的教師。
2.2 教育能力和專業能力的培養
1)教師應積極參加培訓,了解現代中職生的性格發展特點和行為表現,積極采取和及時改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和教育模式,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2)學校應鼓勵和定期派遣教師到企業調研,了解汽修行業發展的動態和人才需求,參加汽修技能培訓,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和專業能力,更好的服務于教學。3)學校應邀請汽修行業的專家和企業的老師傅,來學校開辦講座,為教師答疑解惑,使教師獲得深刻的啟示,從而擴展教師的教學思路,打開教師的思想之門。
2.3 開放實訓平臺,拓展合作路徑
1)學校應探索建立汽修實訓車輛報廢制度和流程。依據類別、價格和保養要求,對汽修所有設備、器材和工具進行嚴格劃分,登記造冊,制作總臺賬。指定專人負責,定期對實訓設備、器材和工具的保養及維護。2)開放實訓平臺,與兄弟院校進行合作,借鑒對方先進的管理方式,盤活資產,形成資源互補。3)加強校企合作,邀請企業進入校門,參觀和指導汽修實訓,開辦校企合作論壇,拓展校企合作路徑。多途徑、多方法的有效解決實訓車輛、實訓設備的問題。
3 結束語
總之,對中職汽修教學問題的解決,需要的是一個系統化工程,工程當中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認真的研究和仔細的分析。在借鑒和總結前人的先進方法和理念時,更要剖析自身,找到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和理念。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的掌握教學規律,從而有效的解決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曹前.中職汽修教學面臨的問題和思考[J].科技經濟導刊,2019(7).
[2]王作章.試論新時期中職汽修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優化對策[J].時代教育,2018(12).
[3]梁美成.新時期中職汽修教學現狀及措施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1).
[4]李永振,王偉.探究一體化教學在中職汽修專業中的實踐與應用[J].現代職業教育,2019(5).
(作者單位:臨汾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