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臣
(四川省冶金地質勘查局水文工程大隊,四川 成都 611730)
在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各項資源的消耗量逐年增加,再加上我國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對地質工程勘查的質量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相關人員必須高度重視地質勘查工作的重要性,并對地質勘查中水文地質問題全面系統的分析,才能最大限度保證地質工程勘查的精度。
地質工程勘查的主要對象為巖土工程環境,為保證勘查的質量和精度,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對工程附近的水文地質條件進行全方位勘查,在整個地質工程勘查中,水文地質對勘查結果有很大影響。主要原因是在巖土中經常蘊含著非常豐富的地下水,可對巖土工程造成較大影響。因此,在具體勘查過程中,需要通過水文地質來判斷勘查的結果是否精確,進而保證地質勘查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工程地質勘查的水文地質主要內容如圖1所示。

圖1 水文地質的主要內容圖
水文地質條件是影響地質工程的主要因素,需要專業的勘查人員,采用先進的技術和設備,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并制定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案,才能最大限度上降低水文地質問題對地質工程造成的影響。因此,其調查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在地質工程勘查中,評估水文地質條件是重中之重,特別是對巖土工程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評價,是判斷水文地質對地質工程影響程度的主要依據。因此,具體施工之前,必須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確保各項工作能安全、高效、流暢的開展。地質工程勘查單位必須充分結合當地水文地質條件、地形地貌等,選擇了的勘查方法和技術。就四川省地質條件而言,水文地質比較特殊,為降低對地質工程施工造成的影響,在勘查過程中,既要充分考慮地下水的影響,也要考慮地表水對工程造成的負面影響[1]。究其原因,如果鋼筋或者混凝土長期浸泡在地下水中,很容易被侵蝕,從而縮短工程使用壽命。所以,勘查人員必須對項目周圍的地下水情況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重點對地下水造成的潛蝕、管涌等相關問題進行綜合分析,再結合地質工程的建設指標,對水文地質問題可能造成的影響進行系統分析,以此為依據,制定防范措施,避免影響建設質量。
在地質工程勘查中,如果水文地質條件差,調查不全面,有發生承壓板含水層沖毀基坑板的可能,會對地質工程的施工質量總體質量、結構的穩定性、使用壽命及安全性等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地質勘查人員必須科學合理的分析此種問題產生的可能性,對承壓水進行科學評估和計算,避免發生各種安全事故[2]。
在地震工程施工前,需要對周圍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質等進行全面勘查,但在具體勘查中,一些施工單位維護一味追求施工進度和成本,為盡早開工建設,在水文地質勘查中普遍存在敷衍了事的問題,或者沒有經過實地考察,借鑒類似工程的水文地質勘查報告,盲目組織施工。此種做法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地質勘查中水文地質勘查的精度和質量,也不利用我國地質工程事業持續健康的發展。
目前很多地質工程勘查中,勘查人員綜合素質普遍存在較低的問題,多為外來務工的農民,沒有經過系統綜合培養,安全意識也比較差,不但無法保證水文地質勘查的精度,而且也增加了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極大的影響了整個地質工程勘查和施工的進度。在勘查前沒有做好施工工作準備工作,也沒有制定一份詳盡的施工計劃。難以提升各項資源的利用率,資源浪費現象比較嚴重,加重了地質勘查的經濟負擔[3]。
在地質工程勘查中,存在的水文地質主要包括兩種:一種充分了解地下水分布情況,通過先進勘查設備和手段,根據現場情況進行分析判斷。根據現場勘查數據,精確計算水文地質對勘查工作造成的影響;另一種判斷加入人為因素后,是否會直接或者間接的影響當地下水的分布情況和流向。但在具體勘查中,很多勘查對水文地質問題還不甚了解,從而影響了勘查的精度。
大量工程實例表明,在地質工程勘查中,一旦發生水文地質問題,不但會影響地質工程勘查的精度和質量,而且無法保證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必須充分了解地下水和巖石的分布情況,才能提升地質勘查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具體而言,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同時入手。
巖土環境的水理性質,會對水文地質勘查工作造成嚴重影響,所謂水理性指的是地下水和巖土相互作用,顯示出來的性質。比如:透水性、持水性、溶水性等。影響水理性質的主要因素為巖土的形態,通常情況下,水質采樣檢測的周期為一年兩次,在地下水的豐水期和枯水期分別進行一次采樣檢測。當然檢測周期并不是固定的不變的,可以按照實際情況進行合理挑戰。巖土中地下水的種類非常多,根據埋藏條件的不同,可劃分為潛水、承壓水、土層滯水等。地下水的形式不同,其水理性質也存在較大差異。通過掌握水泥性相關數據,可為地下水水位的監測提供數據支持[4]。總而言之,通過測試和研究地下水的水理性質,既能獲知巖土的變形情況和強度,而且也可以預測分析出地質工程的穩定性,進而促使地質工程勘查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地質工程勘查是一項非常復雜且系統的工作,任何一個環節控制不當,都無法保證勘查的質量。因此,勘查單位要定期開展培訓和學習,邀請地質水文勘查方面的專家或者權威人士進行培訓,將最新的勘查方法、技術、設備操作技巧等傳授給每位勘查人員,提升他們的專業水平,保證勘查的精度和質量。此外,還要并不斷完善水文地質勘查評價機制,促使勘查工作能夠更加規范化、標準化、系統化的開展,降低其他因素對勘查質量的影響。為制定解決方案,提供真實有效的數據支持和理論指導,努力做到提前預防因地下水為存在的工程問題。
影響地質工程的因素非常多,包括:地下水的類型、水文變化、隔水層和含水層之間關系、土層的滲透系數等多項內容。為避免在地質工程勘查中發生水文地質問題,就必須切實加深對地下水的研究力度[5]。根據水文地質勘查的結果,制定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在降低水文地質問題的發生概率,減少對地質工程的影響。并結合地質工程的設計和施工標準,對地下水可能造成的危害及作用進行系統綜合評價。
綜上所述,本文結合理論實踐,分析了地質工程勘查中水文地質問題,分析結果表明,勘查是施工建設的前提條件,也是無可替代的主要環節。水文地質問題是影響地質勘查工作的重中之重,相關部門必須高度重視水文地質問題形成的原因,并制定行之有效的解決措施,才能提升地質工程勘查的總體質量,保證人員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