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汝貴
(貴州省黔南州龍里縣洗馬鎮學區管理委員會辦公室,貴州 黔南 558000)
問題教學法實質上是以提問、析問與解問為線索,并將這一線索貫穿到整個教學過程的一種現代化教學方式。教師在課堂上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自學、分析、討論,再由教師根據討論的情況給學生有針對性地講解,引導學生解決問題。這樣的教學方式與傳統的“滿堂灌”的教學方式不同,它鍛煉了學生的認知能力、思維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問題教學法尋求的是“學生主動”與“教師主導”兩方面的相對平衡。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之前,精心地設計教學活動,進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思考、探究,將課堂還給學生。此外,教師也要發揮自身的課堂主導作用,適當引導并調控課堂,以合作者的身份參與課堂教學。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把握問題的多樣性與障礙性,設置出難易適中的問題。
問題導學法的一個明顯特征在于其通過問題的方式來開始新的課程教學,同樣是通過問題的形式來解釋教學。將問題到學法應用在出初中數學教學中要求教師能夠對課本知識內容進行深層次的挖掘,并且能夠結合實際教學需求,根據由淺到深,從易到難的順序來提問,讓學生能夠循序漸進的對數學問題進行分析,并逐漸參加到教師的教學活動當中,讓學生能夠高效集中其注意力來進行數學學習。例如,在對“整式”這一內容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課文內容以及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情況來提出一些較為簡單的問題,讓學生快速“入門”同時還能讓其有效應用“整式”相關知識來對數學問題進行解答。
如:多項式 (x-y) 2- (y-x) 的正確分解因式為 ( )

在學生沒有接觸“整式”的有關概念前,其解決問題起來都較為困難。不過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已經學習過的“分解因式”有關知識來科學引導學生進行思維角度的換位,幫助其快速找到解題的思路,讓其能夠利用已經掌握的數學知識來進行解題“ (x-y) 2- (y-x) = (y-x) 2- (y-x) = (y-x)(y-x-1) ”,學生在解題時注意力深深被新課的知識點所吸引,最大限度提升其教學效果。
一般情況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教師都是采取問題導入的方式來引導學生進一步挖掘數學知識點,這是由于數學問題有效融合了數學知識點,在進行解答過程中相當于一個深入分析問題的過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問題到學法能夠有效剖析數學知識點,不但可以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數學知識點,而且還能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
例如,在對“圓”的有關知識進行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可以讓學生更為深入的理解與掌握對“圓”有關問題的解答技巧,且能夠將相關知識進行靈活運用,可以合理增加數學問題的難度,讓學生在探究復雜數學問題的過程中逐步深化其對有關知識的理解。如“在半徑為5cm的圓內有長為5姨3 cm的弦,求該弦素對的圓周角大小”。在實際解題過程中,學生通過初步分析數學問題,基于幾何數學問題的基礎,結合對幾何數學問題中“數形結合”方面解題的技巧能夠將相應的幾何圖形畫出,通過對幾何圖形進行仔細觀察便能夠快速獲得解題關鍵,學生在補充與拓展圖像條件時能夠正確找到解題的方法。在對該數學問題進行解答過程中,學生不但能夠有效運用其有關知識內容,而且能夠更為深刻的理解相關數學知識,切實實現了問題導學法運用與重點知識剖析的目的。所以不難發現,初中數學教學和問題導學的結合是一個“完美搭配”,通過問題導學法來讓學生剖析數學重要知識點,有利于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深化,并且還能夠讓學生靈活的運用知識點,切實達到了初中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
問題導學法其強調的是通過問題開始教學,而且通過問題來結束教學,因此初中數學教師需要正確把握問題導學的關鍵,并在數學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中都貫穿問題導學法。特別是在課堂教學結束后,教師應當要轉變以往單方面總結知識點的教學方式,采取問題到學法來對課堂的重點知識進行總結與鞏固,利用學生對數學問題的思索來切實實現鞏固與加深學生基礎知識的目的,并且能夠在第一時間彌補學生的知識漏洞。
除此之外,將問題導學法應用到課堂小結環節能夠有效結合思維導圖與問題導學,也就是說結合實際教學內容來將有關數學知識提出,讓學生進行解答,讓教師與學生一同梳理數學知識點來形成思維導圖,從而能夠清晰的把課堂教學重點呈現給學生。不僅如此,學生在進行課后鞏固訓練過程中同樣可以將問題導學的重要作用發揮出來,結合學生的數學基礎以及學習情況來科學設置具有較強綜合性的問題,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來進行自主探索,讓學生能夠全程參與到數學學習當中,促使其數學水平的有效提高。
總而言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問題導學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數學教師應當要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來進行合理應用,切實將問題導學法的作用發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