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瑞典特派記者 黃云迪


每年10月,瑞典都會因為諾貝爾獎成為全世界矚目的焦點。從踏上瑞典國土第一刻起,你就會發現這個世界上最負盛名獎項是這個國家的關鍵詞。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阿蘭達國際機場,行李領取處旁邊的墻壁上掛著諾貝爾的肖像,配有“歡迎來到我的故鄉”的大幅宣傳語;走在瑞典的大街小巷,各種諾貝爾獎主題旅游紀念品隨處可見。到瑞典來一次“諾貝爾獎”之旅是很受歡迎的打開瑞典的方式。
走進諾貝爾獎博物館
了解諾獎最直接、最快捷的方式,是走進諾貝爾獎博物館。在這座位于斯德哥爾摩心臟地帶的博物館,可以追溯諾貝爾獎的全部歷史,全方位了解自1901年第一次諾貝爾獎頒發以來所有獲獎者的成就。我國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和文學獎獲得者莫言親筆簽名的椅子也在這里。
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哈里特·祖克曼介紹說,最初,一份諾貝爾獎獎金相當于學者20年的薪水。這份獎金足夠讓學者自由地追尋自己的研究興趣,這是高額獎金的魅力,再加上其他一些優勢,使諾獎的國際知名度與影響力不斷提升,終于占據國際各類獎項“C位”。
頒諾貝爾文學獎的瑞典文學院與諾貝爾獎博物館共享同一棟建筑。這座前身為斯德哥爾摩股票交易所的古老建筑,曾是斯堪的納維亞地區的金融命脈所在。
找尋諾貝爾獎蹤跡
如果你有充足的時間,希望享受探索的樂趣,“拼圖式”尋蹤諾貝爾獎更適合你。位于斯德哥爾摩市中心的藍色音樂廳,是諾貝爾獎的頒獎地。每年12月10日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就在這個世界頂級音樂廳舉行。瑞典王室成員、諾獎評選機構代表、瑞典政要及外國使節齊聚一堂,見證頒獎時刻。在諾貝爾獎委員會代表介紹完獲獎者成就后,瑞典國王向每位獲獎者頒發諾貝爾獎證書和獎章。
在距離藍
色音樂廳兩公里的斯德哥爾摩市政廳,頒獎當晚會舉行盛大的晚宴與舞會。作為斯德哥爾摩的地標建筑,市政廳矗立在水面的剪影,經常出現在這座城市的宣傳畫上。諾獎得主和其他來賓總計1000多人會在市政廳藍色大廳用餐。晚宴后,人們將在純金墻壁環繞的金色大廳里起舞。
如果你也想嘗嘗諾獎大餐,市政廳的地下餐廳里供應諾貝爾頒獎晚宴菜肴與甜品,餐廳使用的餐具也是頒獎晚宴上用的瑞典陶瓷和玻璃器皿。餐后你可選擇去宏大飯店住上一晚,這家始建于1874年,與瑞典王宮隔水相望的酒店,是每年所有諾獎得主的指定下榻酒店。
此外,你還可以搭乘大巴或者火車離開斯德哥爾摩,前往中部城市卡爾斯庫加,去探訪諾貝爾最后生活的地方——白樺山莊故居。
“跟著諾貝爾的腳步”游學
瑞典旅游從業者李凱告訴記者,目前諾貝爾獎游學項目市場反響甚佳。從家長角度出發,他們期待諾貝爾獎所代表的科研、務實精神,可以對正在樹立人生目標階段的孩子們,產生積極的影響,如果能通過此類游學激發孩子對科學的興趣再好不過了。
“跟著諾貝爾的腳步”,走進瑞典知名高校,讓孩子們感受北歐課堂的教學氛圍和開放式的思維發展,邀請諾獎得主或者諾獎評選委員會成員為學生們做科普類型的演講是這類游學項目的主要內容。
諾貝爾獎與瑞典高校的關系緊密。比如每年第一個頒發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名單,就是由瑞典卡羅琳醫學院頒布的。校園中諾貝爾元素無處不在,從卡羅琳醫學院簡樸的紅色磚墻校門走進學校,你踏上的這條小路就被校方命名為“諾貝爾路”。
一進校門左手邊,是一座不起眼的二層小樓,但這就是“諾貝爾講壇”,是生理學或醫學獎的頒獎地,在醫學領域世界排名領先的卡羅琳醫學院不僅僅是諾獎裁判方,也是諾獎參賽者,歷史上,人類醫學領域諸多革命性的突破誕生于此,該校先后孕育了五名諾獎得主。
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以及后來增設的經濟學獎統一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頒布,該院瑞典籍院士也來自瑞典各知名高校。
伴隨著榮耀與光輝,也混雜著爭議與塵埃,諾獎走過百年歷程,至今仍有旺盛的生命力與很大的影響力,為了感受諾貝爾獎和諾貝爾故鄉的風采,您不妨去瑞典來次諾貝爾獎之旅。▲
環球時報2019-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