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慶輝
摘 要:基于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當中的私家車逐漸增多,而行車安全就成為了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之一。目前,技術人員就在研究如何應用計算機技術當中的人工智能技術自動化、智能化的駕駛車輛。這就需要技術人員掌握車輛自動駕駛的原理,并積極借鑒其他國家的技術應用優勢,總結工作經驗、勇于創新,明確車輛自動駕駛的發展方向。本文主要結合了車輛自動駕駛在現階段的應用情況,從車輛運行需要使用的技術角度出發,明確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方法及相關注意事項。
關鍵詞:車輛;自動駕駛;人工智能;應用實踐
車輛自動駕駛是科學技術不斷發展下的產物,其能夠有效提高交通出行的安全性,不過該項技術仍然處于發展階段,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還有許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1 車輛自動駕駛的基本原理及應用實際情況
1.1 基本原理
車輛自動駕駛指的是無人駕駛的一種形式,其主要是依靠于信息技術手段來控制車輛運行,需要搭載相應的計算機算法,并由專業的技術人員編寫運行程序才能實現駕駛的自動化。同時,還要在車身配置感應設備,能夠感應周圍的物體運動狀態,避免發生意外。相比于傳統的人為駕駛方式而言,車輛自動駕駛技術在提高車輛駕駛有效性的基礎上,可以解放駕駛人員的雙手,并降低交通事故發生幾率,達到智能化汽車的構建,這是新時期汽車制造行業研究的主要發展方向。
1.2 實際情況
近年來,以百度、谷歌為首的行業,致力于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車輛自動駕駛系統中,于2016年谷歌將無人駕駛的汽車在城市進行運行測試,2016年12月,無人駕駛汽車項目剝離為獨立的公司waymo,完成對車輛自動駕駛的研究,該公司自動駕駛的車輛在實際運行過程中,自動行駛的距離超過了1.61×106km,并獲得大量的數據。
與其他國家相比而言,我國的科學信息技術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起步比較晚,因此,在車輛自動駕駛方面的應用還有一些不足之處有待完善。從實際的交通運行情況來看,要想真正實現車輛自動駕駛,就必須要掌握先進的信息技術,這就需要國家加大力度培養專業的人才。同時,這還涉及到資金技術的投入問題。從而為智能汽車駕駛技術的發展進步提供基礎支持與保障,推動我國科技信息技術的長遠發展,為人們的日常出行提供便利,并有效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
2 在車輛自動駕駛過程中全面融入人工智能技術
在計算機技術廣泛應用的背景下,技術人員正在積極研究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方法和發展方向。在具體的研究過程中,技術人員發現,將人工智能技術與車輛自動駕駛相結合,可以突破自動駕駛的瓶頸,推動車輛自動駕駛的早日實現。
2.1 網絡系統的優化研究
在車輛自動駕駛技術當中融入人工智能技術,可以讓系統模擬人的思維方式去處理問題。從應用效果方面來看,這種方式能夠降低自動駕駛過程中的安全隱患,保證行車安全。在這個環節,技術人員需要設計車輛的基本運行系統,將其與網絡技術有機結合起來,構建健全的系統結構體系。目前,在網絡系統的優化研究過程中,側重點在于對人工智能的深度思考,這是一種機器學習算法。還包含了深度神經網絡、深度信念網絡等,可以實現多種非線性數據的轉換和高級數據的構建。技術人員將這些智能技術應用到車輛自動駕駛系統的研究過程中,可以實現對聲音、視覺圖像的準確識別,最終在真正意義上實現車輛的自動駕駛。這還需要技術人員利用信息技術對比分析普通車輛和智能車輛的運行情況,將相關數據記錄下來,明確車輛自動駕駛技術的應用優勢、不足之處及未來的發展方向,這是技術人員的基本工作任務。此外,為了保證車輛運行的安全性,技術人員開始研究如何將衛星定位技術與車輛的感應設備相連接,實時規劃車輛行駛的路線,并及時向核心計算機系統報告車輛的具體位置。
2.2 人機互動技術
車輛自動駕駛需要準確識別乘車人員的指令,比如,人們可以通過語音對話的方式與車輛的智能系統進行溝通,系統通過識別功能,及時接收人們發出的目的地指令,之后開始規劃路線。并可以給出一些選項,然后由乘車人員進行選擇。同時,為了保證乘車的舒適性,在車內的空調溫度、車窗控制以及車速控制等方面都可以由乘車人發出指令。系統還可以自動分析出乘車人每日的目的地變化情況,根據乘車人的指令分析人們的乘車喜好和出行習慣,然后進行智能的調整,這樣就不必每次乘車都用語音來控制車輛。現階段,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實踐還包括對乘車人的肢體動作和面部表情等信息進行智能識別。
2.3 剎車技術
在日常駕駛車輛時,車輛追尾問題,駕駛疲勞問題等等都與車輛的傳統控制系統有關。普通車輛主要分為自動擋和手動擋兩種,駕駛人在駕駛車輛時,需要“眼疾手快”。能夠迅速根據路況信息變化檔位和速度,并及時剎車。這就要求駕駛人有長期的駕駛經驗,因此,出現了許多新手不敢上路的情況。而新時期的車輛自動駕駛技術與人工智能充分結合起來,通過計算機技術設置車輛運行的輔助系統。主要的應用原理就是在車身周圍設置多個傳感器,最關鍵的部位就是車尾、車頭和兩側。然后由技術人員設置安全距離,只要傳感器識別到周圍物體的距離超過所設定的安全距離,就會啟動自動剎車程序,減速或者直接剎車。在這個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ADAS技術。在車輛自動駕駛技術的長期發展中,這項人工智能技術還可以用來監測車輛的行駛路線是否與系統規劃的路線相一致,如果出現偏移則會自動觸動報警系統提醒乘車人注意。乘車人可以通過停車檢查的方式,保障自身的出行安全。
3 人工智能應用實踐過程中的相關注意事項
技術人員實際在車輛自動駕駛中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時,還有一些注意事項需要遵守,這些注意事項是保證車輛運行安全與穩定的關鍵所在,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3.1 安全方面
從安全方面來講,需要注意的問題可以從兩個角度來分析,分別是技術操作行為的安全問題以及信息系統的安全性問題。
3.1.1 技術能力
人工智能技術是一項新興技術手段,涉及到的知識內容較多,對技術人員的操作能力要求比較高。傳統的程序設置方式無法滿足新時期人們的應用需求,這就需要國家出臺相應的政策,鼓勵高技術、高素質的人才投入到車輛自動駕駛的人工智能研究工作當中。并應當定期設置知識技能的培訓課程,結合信息技術的優化情況全面提高技術人員的工作能力,避免由于程序設置方面的問題引發嚴重的安全問題。管理部門還可以設置一些管理機制,并通過素質教育工作,規范技術人員的工作行為,讓他們意識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
3.1.2 系統安全
由于車輛自動駕駛是依靠于計算機系統識別人們發出的指令來完成各項控制工作的,而在操作過程中,技術人員還需要應用計算機系統不斷記錄這些指令和車輛的運行數據,然后進行綜合分析,以便于升級智能控制系統,從而全面提高車輛自動駕駛的水平,保障車輛運行的安全。因此,在車輛自動駕駛中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必須要保證計算機系統的安全性,避免數據的丟失或泄露。同時,還要保證系統運行的穩定性,避免出現系統故障的問題,而導致車輛失去控制,最終引發安全問題。這些都是新時期人工智能應用實踐過程中,技術人員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3.1.3 健全管理機制
在車輛自動駕駛中應用人工智能技術需要關注于創新性及實用性等多方面的問題,而想要發揮出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優勢,就必須要保證各項技術操作流程都能按照規定穩步運行,這就涉及到對管理機制的健全和完善的工作。人工智能雖然是一種新時期的自動化、智能化技術,能夠給駕駛人員提供一定的便利。但是實際上,技術的應用還是需要由專業的技術人員設定參數,并實時對車輛運行情況進行監控,避免出現異常情況。基于此,國家需要建立相關的法律法規,不斷完善車輛自動駕駛的相關立法,完成對各類問題的科學處理,提升法律的適應性。依靠法律法規對技術人員的工作行為產生強有力的約束性,可以避免出現工作馬虎的問題。
4 結論
車輛自動駕駛中的人工智能技術之所以能夠發揮應用優勢,保證行車安全與穩定,主要是依靠于計算機技術建立了網絡結構體系,通過核心計算機系統監管和控制車輛的運行狀態。并設置傳感器設備,由技術人員編寫運行程序和參數,融入人機互動技術,重點關注于剎車技術的優化研究方面,這是消除交通安全隱患的關鍵環節。同時,國家還應當注重于對技術人員的培養教育工作,并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進行管理,從而利用智能技術全面改善人們的交通出行現狀。
參考文獻:
[1]胡博瀚.車輛自動駕駛中人工智能的應用實踐微探[J].科技傳播,2017,9(5):80-81.
[2]鐘云剛.汽車機械控制系統中的自動化技術應用實踐微探[J].企業技術開發,2017,36(5):72-73.
[3]毛宇琦.人工智能技術在中小城市交通治理中的應用探究[J].中國設備工程,2019,412(01):16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