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梅
【中圖分類號】R47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9-0014-01
伴隨著人們健康意識和自我保健意識的提升,人們越來越熱衷于通過化驗了解身體健康狀況,人們對化驗報告結果準確性的關注度較高,由于受檢者準備不足,導致化驗結果失真,人們盲目將責任歸咎于檢驗人員。受檢者化驗前準備對于化驗結果準確性影響較大,受檢者情緒、運動情況、體位、服藥情況、飲食等均會對檢驗結果造成影響,從拿到醫生的檢驗醫囑單,化驗前該做些什么準備,是不是迷茫又緊張?化驗前的準備工作環節,你該這樣做!
1 血液檢驗前的準備
血液作為常規檢驗之一,其檢驗結果可以反映眾多身體異常情況,對于臨床診斷具有較高的使用價值,但是若檢測精度受影響,將會導致診斷價值下降。受檢者在接受血液檢驗前需要注意的事項有:(1)需在安靜狀態下采集血液標本,盡量避免激烈運動,長時間劇烈運動將會導致機體能量損耗、體液丟失以及呼吸和心率都會上升,內環境穩態發生較大變化,經過劇烈運動后,血漿內的各種酶類物質和激素水平變化較大,例如谷草轉氨酶、谷丙轉氨酶、乳酸脫氫酶、肌酸激酶可出現暫時性升高,血糖數值也受到較大影響,極易導致誤診。(2)多數試驗要求空腹,采血前禁食12小時,受檢者在抽血前不要食用任何東西,直到抽血前均應該保持空腹狀態,只能飲入少量的水,避免體液被稀釋,餐后血液中谷丙轉氨酶、甘油三酯、尿酸、血糖等增高影響檢驗結果準確性;(3)盡量避免服用藥物,除必須服用的藥物之外,盡量在接受抽血后再服用其他藥物。由于藥物會改變人體血液化學成分,影響血液檢測結果,如維生素C可使血糖、尿酸、甘油三酯、膽固醇嚴重降低,慶大霉素、氨芐青霉素可使谷丙轉氨酶活性增高等。(4)了解抽血健康知識,經常有患者抽血檢查后問抽了這么多血,怎么才能補回來,其實不需要過度擔心和緊張,即使是抽取50ml血液進行化驗,也僅占人體血液的0.3%,完全不需額外補充營養,通過人體自我調節可以自行適應。
2 尿液檢查前的準備
和血液檢驗一樣,留取的尿液標本受飲食、運動以及藥物影響較大,其中飲食對于尿液檢驗結果影響最大,留取尿液有嚴格的要求。??????? 根據采集時間可將尿液分為晨尿、空腹尿、隨機尿和計時尿等類別。晨尿特指受檢者在清晨起床后第一次留取的尿液標本,尿液在人體中經過一夜的沉淀,此時病理物質經過濃縮后濃度升高,更易被檢出,可有效診斷疾病。空腹尿特指受檢者進餐后胃部排空狀態下取得尿液樣本,約在受檢者進餐后4小時取樣,此時取尿液樣本的主要目的是用于了解人體葡萄糖代謝狀況。隨機尿特指受檢者隨意留取尿液樣本,操作較為簡便,但是受運動、藥物以及飲食影響較大,極易發生假陰性和假陽性檢驗結果,在一次性使用蛋白質和含糖食物過多的情況下,將會導致飲食性蛋白尿和飲食性糖尿,極易誤診為腎臟類疾病和糖尿病。計時尿需要在規定時間內排空尿液,即受檢者需要在計時開始后將尿液排空。計時尿的主要目的是了解腎臟功能和尿液有形成分排出率。留取尿液最好不使用防腐劑保存,12小時尿液樣本或者24小時尿液樣本,應選擇冷藏保存,也可根據檢驗項目添加對應防腐劑。
受檢者在留取尿液時需要了解以下注意事項:(1)留取尿液標本一定要選擇容量在20ml以上的廣口玻璃瓶,在使用之前一定要徹底清洗干凈,也可使用醫院配發的一次性尿杯。(2)受檢者需要注意飲水量,過量飲水將會導致尿液稀釋,進而影響最終檢驗結果。(3)清潔外陰或尿道口,留取新鮮第一次晨尿,2h內送檢,否則細胞等有形成分會被破壞和溶解。(4)婦女排卵期和經期不能進行尿常規檢查,由于尿液紅細胞檢測項目較為重要,可用于判斷溶血類和出血類疾病,在經期和排卵期,此時婦女尿液中混有陰道分泌物,因此婦女在排卵期和經期不能進行尿常規檢查。(4)避免服用還原性藥物,由于水楊酸類以及維生素C類藥物均會導致尿糖結果降低甚至假陰性,因此需要避免服用這類藥物。(5)嚴禁憋尿,患者在接受檢查前需要避免憋尿。由于長時間憋尿會導致尿液液酸堿值變化以及破壞紅細胞形態,因此接受尿液檢查前不能憋尿。
3 糞便檢查前的準備
消化系統類疾病診斷對于糞便標本檢測質量依賴性較高,通常人們潛意識認為留取糞便標本較為簡單,實際上留取糞便標本也有較多注意事項:(1)留取糞便的容器要干凈,醫院會提供免費的一次性糞便容器,應取新鮮的標本,不得混有尿液。留取嬰兒糞便樣本時千萬不要直接用尿不濕包裹糞便送檢,這樣會導致糞便中的黏液和細胞成分被尿布所吸附,造成假陰性結果,無法得到準確的檢驗結果。(2)注意糞便留取量,糞便標本不能污染容器表面,不能裝的太滿,一般30g,規格容器取拇指蓋大小的糞便即可;(3)注意取樣性質,若發現糞便有黏液或者血液時,需要采集此處糞便進行留樣,可以提高陽性檢出率。在采集30分鐘之內需要送檢,避免放置時間過長導致細胞被破壞。
提高我們的科學取樣意識,了解影響化驗結果的因素,做好化驗前準備工作,可以有效提高檢驗結果的正確性,為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依據,促使疾病預防和控制得到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