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白霞
摘 要:近幾年,為了快速發展針對于小學語文教學階段教學核心素養的進程,熱烈討論了開展了以小學階段“聚焦課堂實效,關注核心素養”為主題的相關教學活動后續發展。其目的是在于,小學階段語文課堂中,保證更為優質的教學,以便于更好的提升課堂效率和效果。 也為了讓學生們,在每一節課都會有著他們的知識收獲,學而有所得。語文核心素養是語文學習必須要培養的基本能力之一,如何構建一個優質的小學語文課堂,其構建的要素、具體措施和要求又是什么。又如何切實打造出一個小學語文階段的優質課堂,有效提升小學語文階段課堂實效,注重對語文核心素質的培養。本文就以上幾點展開討論和研究。
關鍵詞:優質課堂;小學語文;課堂效率;核心素養
語文的核心素養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養成的一種素養能力。語文的核心素養的培養和養成,必須要經過系統的語文教學,和經年累月的積累,其目的在于對小學階段學生的語文素養,進行一個長期的可維持的自我教學。新課改標準指出,語文的教學課程,是一種綜合語言文字運用的語言課程,也要通過適當的綜合性實踐手段來研究學習這門課程。人文與工具兩相結合,相互統一是語文學習的基本特點之一。所以,對小學階段語文學習的側重點,在課程的構建之上,極大力度從而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進而聚焦課堂的時效性,實現優質課堂的實效。
一、小學語文課堂優質構建的要求
對于小學階段,小學生的語文教學要求,應先對語文教學優質課堂進行構建。只有抓住了課程的建設重點所在,整個課程建設的發展才可以暢通無阻。著眼于全局,入手于細節,才是要領[1]。所以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應該將教學進行階段性的分割,保持語文學習的總體和階段相一致,各個階段無縫連接,穩步進行,從而使得達到最終的目的所在,從而完成對小學語文課堂優質的構建目標。這是一種全方面的教學模式,所以在落地實施時,不應該只關注某一階段或某一個點的成果,應該總體看待,分級分布展開完成。
二、小學語文課堂優質構建的注意事項
在義務教育中,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不同于其他階段。我們要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目前年齡階段的理解能力和認知水平。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接受能力和認識水平進行相適應的教學,這樣的因材施教才可以有效達到教學目標。小學高低年級的教學重點也應該分開進行。
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重點。低年級的學生是剛剛開始接受較為系統性的教學模式,這些剛從幼兒園步入小學的小學生對新課程的接受能力較低,教師要斟酌教學難度,對于剛接觸系統教學的小學生來說,太難會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太易會導致學生對學習的怠慢,從而不能將知識更好的灌輸給學生。所以,小學語文低年級水平的語文教學,更多的是兒童語文啟蒙式教學。雖是啟蒙,但也不能過于簡單小兒科,不應單單以識字和閱讀為主,更多要做到的是發展語言式的教學。加強識字和閱讀的訓練和教學,對學生不理解的生字也要在低年級階段打好基礎,加強理解鞏固[2]。
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重點。高年級學生,有了低年級階段三年的系統性的語文課程學習,在學生的思維中已經有了一定的知識框架和語文學習的體系。所以對于小學階段高年級語文的教學,應該著重于培養學生的語文人文素養。通過更加系統性的語文學習,打造一個完整的學習系統,在學生的知識框架中,通過老師所教授的一定方法,熟練對知識進行運用和綜合。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打造優質課堂,和低年級的出發點和目的都不相同。高年級語文老師,應該在課堂上從寫作背景入手,通過文章作者的視角去分析理解文章的情感特色,從而理解作者的創作情感,文章所要表達的真實情感。理解作者的寫作特點,修辭手法,構建文章的寫作思路,語言所要突出的情感特色。所以,小學高年級的語文教學,要加強小學階段更為高級的教學系統和方法。
三、小學語文課堂優質構建的措施
(一)從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入手
在小學階段,激發小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極其強烈的興趣,對于語文優質課堂的構建是非常大的一種促進作用。近些年,科技的飛速發展,在教學工具上也得到了很好地體現。教師可以有效利用教學工具,例如多媒體和新媒體技術,可以在課堂上有效幫助到老師的教學。老師需要對教具進行借助,從而給語文教學課堂帶來新鮮的樂趣,從而有效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3]。而且,利用新媒體技術對教學課程進行設計和備課,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上進行展示,不僅大大提高了課堂的學習效率,更是讓課堂的氛圍更為接近現代教學的特色。所以,語文教師要有效利用相關設備,以幫助自己在課堂上的課堂實效。
(二)引導學生對于情感的體會
近年來,小學的語文教學課堂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傳統的語文教學,在課堂上,小學生被迫性的灌輸教學和知識。先進,語文的教學已經從學生被迫接受的狀態轉變到了學生自身的主動性的學習。傳統的語文教學弊端在于老師和學生無法在課堂上產生共鳴,從而導致學生對于課程學習不抱有興趣。在課堂上,老師只是盡快完成教學進度,機械性的不斷給學生灌輸課堂知識點,很少給學生留有思考的空間和機會,從而使得學生對于課堂文章的理解和吸收少之又少,學生和老師的課堂交流更是無從談起。
隨著現今教學模式的不斷改革,大多數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已經摒棄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做到在構建優質課堂的同時,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斷引導和增強學生對于課文進行深刻的情感體會。這不僅極大的并且有效調動了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更是將小學語文課堂的課堂主體地位從教師轉移到了學生上,讓學生自行思考學習,這是高水平的自主學習能力的體現。語文的教學布滿了情感色彩,尤其是強調作者的創作背景和作者自身的情感體驗和感悟。教師應該主動引導學生對于作者內心世界的探索,對學生的語言思維加以引導和啟發,從而使得學生對于語言思維變得更加縝密,提高核心素養。
結束語
以上則是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大致教學綱要,其目的在于打造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優質課堂構建,落實小學語文課程實效,以發展小學階段的核心素養為目標。通過豐富的教學模式和手段,增強小學階段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和語言思維縝密度,從而全面促進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于同政. 聚焦課堂實效,關注核心素養\r——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打造優質課堂[J]. 才智, 2019, 000(018):202.
[2] 楊云彬. 聚焦核心素養打造語文優質課堂[J]. 福建基礎教育研究, 2017, 000(012):81-82.
[3] 黃金燕, 林曉蘭. 聚焦核心素養煥發語文課堂活力分析[J]. 考試周刊, 2019, 000(0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