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奧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推廣,課堂教學效率越來越被教師和家長所重視。教學最重要的環節就是課堂40分鐘,尤其是復習課堂的效率高低直接反應著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和關系著學生成績的好壞。為更好、更有效的提高初中學生數學復習成績,本文以滬科版教案為例,對如何提高初中數學復習課堂教學效率發展提出具體的相關措施。
關鍵詞:初中數學;復習;課堂教學效率
引 言
隨著教學模式的變化,學校和家長對學生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從學生的興趣、感受入手,打破陳舊觀念,一改傳統教學中,老師主宰著整個課堂,“滿堂講,滿堂問”現狀。如何利用好課堂時間,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主觀能動性,加強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氛圍,激發學生追求知識的欲望,是當前復習課堂教學的重點,對提高課堂復習效率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把相關教具引入課堂,調動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生對學習樹立信心、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也是當前教學的重點。特別是數學,相對來說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眾多的數字與符號容易讓學生產生畏懼心理。在有些問題上學生難免會因為情緒反感而比較抵制這個學科,感覺比較難于接受,不易于理解。強制灌輸后也因為領悟不透,或者是認識膚淺而不能達到熟練掌握和應用的程度。這就需要教師改變以往大滿灌的授課方式,盡可能多的引入相關的教學用具,通過多種方式幫助他們激發對數學的興趣,通過某個切入點引入課題,引導他們自己動手動腦,把課本知識與現實生活相聯系起來,讓學生們在學習中找到樂趣、找到存在的價值,從而真正的喜歡上數學。
例如,為引導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提高他們對所學知識有效的功固和加深,從而提高復習課堂的效率,就滬科版數學九年級下冊教案中的三視圖這節課為例,為提高學生課堂復習效率,可引入立體積木在課堂上互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的天性就好玩,通過引入積木,激發學生們的好奇心,想必大多數學生在幼年時期都接觸過積木,但那時僅僅具限于娛樂,是孩子的一種本能。當形體各異的積木在課堂上以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形狀呈現在學生們面前的時候,就大大的吸引了他們的眼球,調動起他們的好奇心,原來這些積木還可以在數學上大顯身手。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在瞬間就被調動起來了。結合課本上講的內容,面對著大大小小的積木,相信不用死記硬背,通過實物觀察,視圖、主視圖、俯視圖、側視圖的定義學生就能復述上來。對于上節課知識吃不透、學不牢的,在這節課上對照著積本,通過觀察,把對立體空間的抽象的想象通過實物轉化成易于理解的三視圖,讓學生把空間跟平面有機的銜接起來。通過對這些實物的關聯,積木的接觸,既活躍了課堂氛圍,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加深了理論知識的印象,功固和清晰了對三視圖的認識。讓學生們親身體會到數學就存在身邊的生活中,調動了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激發了他們對數學的興趣,有效的功固和加深了復習效果。
二、以問題引導式的教學方法把學生帶入課堂,提高復習課堂效率
現在好多教師的教學觀念還是停留在傳統的授課模式上,以講為主,往往一上課不久,孩子就走神、開小差、打瞌睡等。特別是數學課,上下知識聯貫,上節學不好,下節就聽不懂,長此以往,學生成績直線下降。由此也可以看出舊知識的鞏固多么重要,數學這門學科,邏輯思維比較強,知識點環環相扣,學固然重要,但復習也舉足輕重。如果舊知識掌握的不扎實,新知識就為難于理解接受。作為教師,就要從自身原因入手,多方面分析班級學生的現狀,改進教學方法、提煉教學重點,抓住學生的思想動態,調動學習熱情,引導學生緊緊跟上老師的步伐。教師也可以通過提問問題的方式,根據本章節的重點,多聯系實際,把枯燥的知識要點與身邊的事或者物相聯系,鍛煉學生在生活中觀察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習氛圍,開動腦筋,積極思考,拓展思維,通過回答問題使學生形成清晰的知識脈絡。
下面以滬科版七年級上冊數學第四章角的知識為例,用問題導入式復習提高課堂的復習效率。好多學生對于新課比較興奮,對于復習感覺無足輕重,復習就是再看看書,做做題的事情,沒有目標、沒有主題的學習,既浪費了時間,又達不到預期的復習效果。作為教師就要想辦法解決這一普遍現象,可以通過問題導入式的方法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從生活中入手,把知識融入生活,讓學生感覺到自己所學的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興趣倍增,也讓他們帶著問題思考,進一步把所學的知識加深功固。例如:學了角這一章后,同學們能把教室中所有的角都找出來嗎?這時候學生的氣氛能夠充分的得到調動。待學生找出后,教師可以再問,這些角的共同點是什么?再問這些角的不同點是什么?以什么為標準來分類的等等一系列的問題,圍繞著角的概念把角這章的知識串起來,讓學生們在興趣中跟隨著問題不知不覺的把所學的知識鞏固扎實了。
三、劃分小組,組員間進行討論交流以提高復習效率
知識學完了,課堂上怎么去復習加深功固呢?光聽教師在上面講,課堂氣氛難免會過于呆板,對于剛學過的知識,好多學生提不起精神,自我感覺良好,但實則掌握的不夠扎實和全面。老師可以把學生根據成績的好壞,互相搭配分成組,通過討論的方式查漏補缺,讓學習好的同學帶動差生,互相交流學習方法,輪流對本章的重點、難點進行闡述,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加深對本章重難點的認知,形成一條清晰的知識鏈。通過小組學習,同學們能互相促進,加強團體意識,增進同學感情,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深所學知識的功固,提高本節課的復習效率。、
例如,每組拿出一張白紙,分平行、垂直、傾斜三種不同的狀態讓組員對三視圖進行討論,從紙張不同的方向投影做圖,復習本章的定義、三視圖的基本構成,找出本章的重點、難點,形成一條系統的知識鏈,互補了因知識掌握不全面而造成知識點的缺失,大大提高了復習的課堂效率。
總 結
如何讓初中學生提高數學課復習的課堂效益,要求教師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通過新穎的教學方法,引領學生重視復習環節,通過學生喜歡的方式把知識融入生活,找出主題,貫穿成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把學習與復習有機的結合起來,有效提高數學復習課堂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羅慧.探究如何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中國校外教育,2019(21):139.
[2] 李來榮.淺析提高中考數學復習課堂效率的途徑[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24):39.
[3] 馮韜.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D].延邊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