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體育旅游是我國社會發展的產物,蘊含著巨大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對于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體育產業和旅游業的不斷發展,體育產業和旅游業的交互聯系更多。體育產業和旅游業的交互聯系,不僅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而且能夠不斷促進當地的體育事業發展和精神文明建設,切實起到了繁榮我國體育文化、提升人們的精神文化水平。本文將針對體育旅游內涵以及體育旅游對地區經濟的帶動作用進行詳細分析,得出體育旅游對地區經濟的帶動作用。
關鍵詞:體育旅游;區域;經濟發展
中圖分類號:F59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
2096-3157(2019)29-0146-02
體育旅游作為具備健身性、娛樂性、休閑性、人際交往性的社會文化活動,已經成為諸多地區大力發展的領域。十九大報告當中,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了我國當前社會主要矛盾,并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我國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和發展的當下,人們對于精神、文化等各項內容的需求也不斷提升。社會主要矛盾雖然發生了改變,但是歸根結底是產業轉型升級不到位、不及時,導致高品質、高品位的產品供給不足。體育旅游領域行業發展,歸根結底是服務領域的轉型升級,切實有效地滿足了當前人們對幸福生活的追求,為人們追求幸福生活帶來了更多的選擇、更便捷的途徑。促進體育旅游領域的進步與發展,可以最大程度上增強體育事業和旅游領域的資源集中利用,為我國服務領域的產業轉型帶來強大的推動力,更加有針對性地滿足了當前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需求。
一、體育旅游內涵概述
體育旅游領域是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所衍生出的新消費領域。客觀層面來說,我國學術領域并未針對體育旅游提出明確、精準性的定位。但是在社會實踐的進步之下,體育旅游領域已經在我國消費行業出現并日漸完善。早在1992年,美國體育產業學家針對“體育旅游”相關內容進行了闡述,并提出了“以參加或者參觀體育比賽為目的,離開日常生活的非商業性旅行便是體育旅游”[1]。隨著社會實踐的發展,我國學術領域在原本概念認知的基礎上,豐富了原本的概念認知,并且從旅游學的領域針對體育旅游提出了深刻認識。當前我國學術領域針對體育旅游提出了兩個層面的界定,分別是廣義層面和狹義層面兩個方面的內容。針對廣義層面來說,體育旅游是指旅游者在旅游的過程中,所從事的各種形式有利于自身娛樂、身心健康等層面的身體鍛煉、體育賽事、身體康復、文體交流等一些列體育活動的綜合[2]。針對狹義層面來說,體育旅游則更加注重滿足旅游者短期體育需求,是在體育活動的基礎上,發揮出體育運動自身的優勢,促進旅游者身心和諧發展的活動。無論是廣義層面的體育旅游還是狹義層面的體育旅游,都是有利于廣大群眾們身心健康、促進社會精神文明發展、豐富社會文化的一種社會文化。
結合當前國內外的體育旅游發展現狀,能夠直接將體育旅游分成以下幾種市場類型,如表1所示。客觀來說,體育旅游領域當中休閑類、健身類、觀戰類、刺激類、經濟類等體育休閑文化相對較多,在市場細分的作用下又可以細化為諸多體育旅游市場消費服務內容,切實滿足了當前廣大群眾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和服務消費的需求,并且滿足了當前消費者的消費差異需求。可以看出,體育旅游是一種能夠滿足大多數廣大群眾消費心理、消費需求的消費領域,并且可以最大程度上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表1 體育旅游市場細分
細分市場休閑類健身類觀點類刺激類競技類其他類
細分市場產品
釣魚、登山、
游泳、騎馬、
跳舞、沖浪等
健美、溜冰、
潛水、打網
球、打羽毛球等觀看奧運會等大型體育運動會旅游等
探險旅游、海底旅游、沙漠旅游、攀巖旅游等
帆船、滑雪、射箭、滑翔傘等武術旅游、徒步旅游、熱氣球邀請賽等
二、體育旅游對地區經濟的帶動微觀經濟分析
社會經濟市場當中的各個領域都有著緊密的聯系,可以說社會經濟市場存在“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特點[3]。體育旅游消費產業領域的發展,并不僅僅關乎著旅游產業和體育產業的發展,而且帶動著社會諸多領域的進步。
針對體育產業發展來看,與體育產業關聯度最高的產業有多個產業,如表2所示。結合表2的數據可以得知,體育產業對社會其他經濟產業影響最大的便是旅游業,其影響率高達21%。這也展現出體育產業和旅游產業發展之間的緊密關系。
表2 體育產業與其他產業關聯度
關聯產業旅游業服務業交通通訊建材業食品業機械
關聯度0210.130.1230.110.0140.008
關聯強弱強強強強弱弱
針對旅游行業發展來看,與旅游產業發展關聯度最高的也有好幾個產業,見表3。結合表3數據來看,與旅游產業相關連最為大的經濟產業分別是餐飲、住宿、交通、游覽、娛樂等產業,對于購物的影響也不可忽視。
表3 旅游產業與其他產業關聯度
關聯產業餐飲住宿游覽娛樂購物其他
關聯度01902302401100630022
關聯強度 強 強 強 強 弱 弱
結合數據分析顯示,體育旅游產業能夠直接帶動著本地各項經濟產業的發展,對旅游業、服務業、交通通訊業、建材業都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在產業帶動的背后,更多的是對當地經濟的促進作用,直接增加并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4]。加拿大史密斯系統模型理論當中針對旅游產業發展進行了分析,并且提出“旅游業每增加3美元收入”就會增加1個就業機會和25個間接就業機會。在體育旅游產業發展進步的當下,直接帶動著各項就業工作的發展和進步,其機制表現為“體育旅游業興旺—就業機會增加—地域經濟發展”。例如,我國申辦2008年奧運成功,奧運賽事舉辦之前,帶動著我國建筑領域、材料生產領域、機械領域、服務行業等諸多產業發展,為建設與生產領域提供了諸多的就業機會。在奧運賽事舉辦過程與舉辦之后,帶動著旅游產業和旅游產業的發展,間接帶動了餐飲、住宿、交通、游覽、娛樂等產業發展[5]。據調查,截至2016年,參觀鳥巢、水立方等奧林匹克公園內場館中外游客為38億人次,促使著北京地區游客增加20%,旅游收入每年增加20億元,切實在增收的同時,增加了諸多勞動崗位,切實在增加區域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保障了社會穩定。
三、體育旅游對地區經濟的帶動作用
1有利于增強區域經濟發展潛力。
無論是體育產業還是旅游產業來說,都與當地區域發展息息相關。過去的體育產業發展更加注重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們身體素質,如今的體育產業發展更加注重廣大群眾們對體育鍛煉、身體健康的重視,并且已經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促進區域精神文明進步的一個關鍵點[6]。更為重要的是,隨著廣大群眾們自身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對于體育的各個層面需求都在不斷進步,群眾體育活動也不再拘泥于廣播體操、羽毛球、乒乓球等活動。很多群眾們會利用周末、休假休息的時候,到戶外來參加多種多樣的體育訓練,體育旅游從過去的“奢飾品”轉變到了“生活必需品”當中。體育旅游已經成為新時代發展的必然需求,按照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來說,體育和旅游是社會交往、尊重和自我價值的實現,意味著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體育和旅游發展有著巨大的潛力。
2有利于擴大經濟內需。
想要促進區域經濟不斷發展和進步,就應該從區域內需的層次出發,在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和進步的當下,我國經濟也進入了新常態[7]。在經濟下行壓力不斷擴大的當下,擴大內需、促進消費已經成為區域經濟發展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在供給側改革大背景之下,去產能、去庫存之后如何培養經濟新動能增長與發展、快速實現舊產能的轉變;在去產能、去庫存之后,如何切實有效地發展經濟新動能以及新的經濟增長點,切實有效實現新舊動能的轉換,保障區域經濟發展的進步。體育領域和旅游領域都是促進當前經濟發展的新興產業,在實際開展運行的過程中,存在巨大的潛力和內在發展動力,對區域經濟發展起到了極大程度的推動作用。
3有利于弘揚傳統文化。
文化是推動區域經濟增長的軟實力,只有具備民俗特色、具備獨特人文情懷的區域,才能夠真正實現體育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先進的體育旅游項目能夠在承載文化內涵的基礎上,通過體育旅游活動內容的設計與開發,重點凸顯出文化氣息氛圍,保障體育旅游發展的多元化與全面性。在此基礎上,就需要嚴格秉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內容,重點強調體育活動文化活動當中的內核,將體育旅游中的民族文化最大程度上彰顯出來,切實有效強化體育旅游自身的獨特性與魅力,將體育旅游的影響性提升,促進體育和旅游的協調發展。例如,在特色文化的指引下,積極開展賽龍舟、武術大賽、那達慕大會、圍棋大賽等諸多體育賽事,在吸引更多游客參與的基礎上,弘揚出我國當地優秀的區域文化,切實在帶動地域經濟的基礎上,弘揚了我國傳統優秀文化,促進了文化發展與進步,確保了經濟與文化的協調發展。
四、結語
總而言之,體育旅游對區域經濟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在實際開展體育旅游發展的過程中,應該切實的認識到體育旅游的重要性。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大力開展體育旅游發展,并在體育旅游發展當中融入當地特色文化內涵,在弘揚傳統文化的基礎上,滿足人們對于文化精神的需求,以便于促進內需。
參考文獻:
[1]張以清體育旅游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作用[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7,(15):50~51
[2]郭振東生態旅游視角:探究體育旅游對區域經濟發展的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7,(7):155~156
[3]費薇娜我國城市體育旅游資源與產品的理論和實證探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7,(22):147~148
[4]陳燕軍我國農業生態旅游經濟對地區旅游經濟發展的影響與促進策略[J].改革與戰略,2017,(11):134~136
[5]王琳體育經濟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及其應對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8,376(26):73~75
[6]周曉麗,馬小明國際體育賽事對舉辦城市旅游經濟影響實證分析[J].經濟問題探索,2017,(09):42~49
[7]張松奎,李麗休閑體育旅游區域整合開發研究——以淮海經濟區為例[J].山東體育科技,2017,(1)
作者簡介:
李菲,山西工程技術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