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曦 白雪 楊齊 殷紅濤
摘 要:本研究對職業教育牧醫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并進行分析,探討牧醫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實施校企合作的相關進展情況的收集,闡述現代學徒制教育的企業、學校、學生三者有機統一的“三對接”關系。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職業教育
一、研究思路及方法
利用文獻分析研究、調查研究、個案研究等方法,通過對現代學徒制教育試點較好的省、職校的經驗總結學習借鑒,結合我校牧醫專業實施校企合作的相關進展情況的收集,闡述現代學徒制教育的企業、學校、學生三者有機統一的“三對接”關系。
二、結果與分析
2.1 實踐效果與體會
2.1.1 學生學習目標明確專業思想鞏固:通過現代學徒制改革,讓學生入學即明確了目標,學生的很多疑問,在做的過程中就找到了答案。例如:學生普遍關心的工作環境、薪資水平等,只要參與教學活動就能得到答案。
2.1.2 企業培養時間縮短,校企無縫對接:實行現代學徒制培養,校企雙主體育人,使學生有更多機會對接實踐工作,對專業、行業的理解認識更深,實現“零距離上崗”,真正做到校企培養的無縫對接。
2.1.3 校企生三贏成效顯著:通過現代學徒制實踐,學校教師隊伍建設得到改善,也建立了穩定的實習實訓基地,使學校的競爭力得到提高;企業也儲備了人力資源,獲得了相對優質的勞動力和學校的文化資源。
2.2 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之處:
2.2.1 當前“現代學徒制”的培養標準并不統一: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并沒有統一的培養標準,甚至同一個學校不同專業都有著不同的模式,這導致試點學徒制專業即便具備成功經驗,也很難在一定范圍內推廣。
2.2.2 企業參與度不高:多數企業對校企聯合育人新模式有所排斥,校企合作多局限于學生頂崗實習和就業,造成了在踐行現代學徒制的過程中遭遇了“學校熱,企業冷”的尷尬。
2.2.3 相應法律法規和制度還需完善:目前,政府針對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頂崗實習出臺的政策法規不多,未能真正建立起校企合作的體制、運行機制和模式。
三、建議
3.1 加快保障性政策和制度的研究,保證校企合作的深入進行
職業教育的發展呼喚國家和省級政府出臺有關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規,有針對性的推出一些有助于農業等弱勢基礎行業的優惠政策。學校、行業協會、企業也應該積極參與加強與政府有關部門的合作,研究制定國家、地方和行業協調統一的法律法規體系,成立專門機構,形成各方面均認可的協調和實施機制。
3.2 注重教學過程管理
3.2.1 制訂有效統一的學徒培訓教學標準
職業院校要主動與行業、企業共同研究制訂教學標準,對學徒應該達到的知識技能水平做出統一、明確、具體、細致的要求,甚至還可以規定教育培訓的具體內容和方式。
3.2.2 加強以教學質量為核心的過程管理
要以嚴格的制度規范好過程管理,可以考慮開發一些有效的監管工具,記錄學徒在企業的學徒過程,學校則通過查看學徒記錄了解其在企業的表現與學習進展。
3.2.3 建立有效的教學結果評估機制
學徒考試最好由獨立于職業學校和企業的第三方機構來開展,學徒必須通過學徒制制框架內的所有認證考試。考試的內容由考試委員會命制,考題應該是綜合性的,既包括實踐技能,也包括理論知識,形式主要包括現場操作、書面考試和口試等。
3.3 基于校企合作,建設真正的“雙師”團隊
深化校企合作,從合作企業中聘用技術管理骨干承擔專業實踐教學和實訓指導工作。同樣,學校的專業教師也到合作企業頂崗實踐,使其掌握自己所從事的專業生產技術。真正建立職業院校教師與企業技術人員雙向交流機制,提高職業院校師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也提高了企業員工的綜合素質。
3.4 進一步加強校企文化交融,增強價值認同
3.4.1 辦學理念企業化,提升和完善職校制度建設
可以將企業的管理方法運用于教學管理之中,創造性地構建學校的管理體系,將企業管理文化的精髓貫穿職業教育的全過程,凝聚全體師生員工的職業精神,讓學生在優質高效的教育服務中感受企業文化的魅力。
3.4.2 結合企業的實際需求加強職校課程文化體系建設
學校要圍繞企業的人才需要來打造課程文化體系,可以考慮把企業崗位需要的職業標準內容提前置換到學校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中,將校企對接后的社會能力需求貫穿于學校培養人才的全過程。
3.5 推進校企深度合作,探索建立校企利益共同體
3.5.1 注重企業利益,推進企業積極參與
經濟利益是推動企業參與學徒制的主要內在驅動力,企業和學校之間必須建立深厚的利益平衡關系。農業是艱苦的基礎產業,待遇不高,工作環境艱苦,所以在政策上就應該有更多的支持,鼓勵更多的農業企業參與到現代學徒制的建設中來。
3.5.2 完善合作機制,拓展合作領域
校企雙方需要通過磋商,搭建一些校企合作對話工作平臺,形成可以優化配置雙方資源,共進雙贏、服務地區經濟的長效合作機制,積極探索多元化辦學模式,拓展校企合作新領域。
3.5.3 創新校企合作的運行模式
建立院校與企業共用的生產性實訓基地,由企業提供實訓場地和實訓條件,校企共同投入,也可以重新核定職業院校與企業的資產,依據雙方的投入比例,成立董事會,共同經營管理學校與企業,建立校企股份合作發展模式。
參考文獻
[1] 王曉平.“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學文摘,2015(2):10-11.
[2] 關林柏.探索現代學徒制的實現路徑[N].河北日報,2014-11-19(11).
[3] 彭康華,肖萍,李震陽.校企協同育人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以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試點項目為例[J].工程教育,2017,(2):220-230,243.
[4] 孫紅緒,王群益,白遠國.園林技術專業學習領域課程體系及學習情境設計探討[J].安徽農業科學,2010,38(33):19234-19236.
[5] 黃春媚.加強校企合作實現無縫對接共創“三贏”局面[J].繼續教育研究,2013,(10):30-32.
作者簡介:袁曦(1983-),男, 四川康定人,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畜牧獸醫。
基金項目:綿陽職業教育研究中心2017年度科研課題“畜牧獸醫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MYZJ201712)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