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鄉村振興是當下農村問題的一個熱點,既是解決民生問題的大事,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共同富裕遠期目標的實現的有效路徑。各地基層黨組織要按照黨的十九大要求,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把村、社區基層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本文對鄉村振興背景下精準扶貧的基層黨建工作進行探析,以提高扶貧工作實效。
關鍵詞:鄉村振興;精準扶貧;基層黨建
引 言
根據黨中央要求,我國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的目標,但是目前我國的貧困形勢依舊嚴峻,貧困人口生產生活難問題仍未根本解決。為此,基層黨組織需要結合鄉村振興的時代背景,切實做好精準扶貧工作。各村要切實把黨員活動室、鄉村振興講習所等基層黨建陣地建設好,凝聚全體黨員力量,充分發揮每位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引領群眾共同致富奔小康。具體如下:
一、堅持政治理論學習,提高政治素養
黨建工作需要持續抓好理論學習,特別要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入心入腦,走好群眾路線,溝通好群眾,收集好民智,發揮好黨員先鋒示范作用,用黨建引領帶動精準扶貧、鄉村振興、掃黑除惡等工作落到實處,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基層黨支部要組織集中黨員同志進行學習,廣泛征集關于開展精準扶貧的意見。堅持把聽實話、摸實情作為活動關鍵環節,對大學習、大調研中梳理出的問題,立行立改。在基層黨組織內部,通過發放員工思想狀況調查表形式,充分了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根據調研情況,基層黨組織對年度重點工作進行任務分解,以大學習、大調研活動推動中心工作開展。要規范基層組織生活,建立“三會一課”臺賬,包村干部必須參加黨員主題活動日、支部會議和黨員大會。
二、加強宣傳,激發內生動力
精準扶貧的內涵之一就是提升貧困戶的脫貧內生動力,相比于外源式扶貧而言,內生動力的提升更有助于貧困戶的永續脫貧。實現貧困地區的內源發展或者說激發貧困地區的內生動力,長久以來一直是我國反貧困實踐的重點。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通過內生發展實現貧困地區的可持續發展。舊有的社會生產環境限制了內部突破的力量,固化了導致貧困的行為和制度,導致內生動力不足。貧困戶成為減貧中的“甩手掌柜”,仍然有“等靠要”思想,寧愿跪著發展也不愿站著“摘帽”發展等現象。貧困農戶內生動力不足的原因在于其系統能力不足、生產效率較低和面臨的特殊風險。為此,要加強駐村扶貧工作隊的管理,做好群眾思想工作,提高扶貧工作隊的工作效率,加大對貧困人口的教育培訓,發揮農村能人的作用,增強自身“造血”功能,釋放其內生動力。要著力打造示范項目,通過示范帶動,引領鄉村振興有序推進。
三、因地制宜,打造本地特色產業
為提高扶貧實效,需要探索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扶貧模式,要立足本地特色,全力發展農業產業,不斷壯大村級經濟,做大做強特色優勢產業,鞏固和提高脫貧質量和成效,為鄉村振興發展注入強勁動力。要依托當地各具特色的資源和產業,以規劃為引領,狠抓產業興旺這個關鍵,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產業,不斷提升村民收入、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現農村可持續發展;要大力做好“黨建+”文章,真正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尤其要發揮組織員、宣傳員、紀檢員作用,打造有基礎、攻不破、能戰斗的基層黨支部戰斗堡壘,凝村組人心、聚村民之力,推動鄉村振興各項工作快速有序推進。
四、建立黨風廉政監督機制
黨風廉政建設是基層黨組織健康穩定發展的重要因素,基層黨委需要始終高度重視。在工作中落實黨務公開相關制度要求,設置意見箱,公布投訴電話、郵箱,拓寬監督渠道,提高監督效能,自覺接受紀檢監察部門、群眾、社會輿論等各方面的監督,形成監督合力。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簽訂廉政責任書,黨員干部要填寫廉潔從業檔案,嚴把廉政宣傳教育“源頭預防”關卡,堅持日常教育、專題教育和警示教育相結合,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常態化,保證基層黨建的穩定和發展,推動精準扶貧工作的有效開展。在精準扶貧工作中,要堅持問題導向,對現存問題迅速整改,建立常態化、動態化監管機制,確保各項問題整改到位。要以更加扎實的作風,把《關于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中12條具體要求落到實處。通過加大力度、強化舉措推進黨組織建設,最大限度把黨組織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調動起來,凝聚黨組織合力,不斷提升基層黨建“軟實力”。
五、推進資源共享,提高扶貧實效
黨組織可以組織觀看教育片《失衡的代價》、《鐵肩擔當鑄忠誠》、《打鐵還需自身硬》,加強員工的自律意識、團隊意識、拼搏意識、協作意識,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實施。充分利用召開座談會、談心等靈活多樣手段,使黨支部成為黨員有效疏導壓力、放松身心的地方,讓黨員感受到黨組織大家庭的溫暖,提高精準扶貧工作的效率。基層黨組織可以加強與其它地區的合作,推進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提高黨建工作新格局,邁出新的重要的一步。“雁行千里不掉隊,離土離鄉不離黨”,搭建黨建知識平臺共享,積極宣傳精準扶貧思想和工作方針,積極做到與其它區域的黨員互通信息,取長補短,打破地域時空界限壁壘,互相借鑒對方關于精準扶貧的經驗做法,提高扶貧實效。
結 語
在鄉村振興背景下,各地基層黨組織要嚴格按照計劃和標準要求,扎扎實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確保所有幫扶戶如期實現脫貧,通過精準幫扶改變貧困村面貌,讓貧困人口和貧困村與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
參考文獻
[1] 邱欽玉.以黨建引領普惠金融 ?以服務助推鄉村振興——農信社“黨建+”服務“三農”的實踐和思考[J].經濟研究導刊,2020(08):122-123.
[2] 周麗江.黨建引領破題鄉村振興——安順市平壩區塘約村“蝶變”之路[J].理論與當代,2020(03):43-45.
[3] 朱超宇.鄉村振興背景下黨建引領鄉村有效治理的路徑探析[J].經濟研究導刊,2020(06):43-44.
[4] 廖新文.基層黨建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分析[J].法制博覽,2020(06):237-238.
[5] 唐珂.金山農村黨建引領 ?助推鄉村振興發展[J].上海農村經濟,2020(02):19-22.
[6] 季乃禮,許曉.村級黨建、社會整合與鄉村振興[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20,41(03):192-198.
[7] 廖列營.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創新——以黨員社會實踐基地詹厝村為例[J].韓山師范學院學報,2020,41(01):103-108.
作者簡介:余海強(1989.6—),男,河南正陽,山東高速湖北發展有限公司,管理學碩士,黨建與干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