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福新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市政道路作為城市的基礎設施再城市化進程中占據重要的位置,對加快和促進城市化進程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所以在城市化進程中應做好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質量管理問題的控制工作,找出市政道路工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及時解決,切實保證市政道路工程的質量。
【關鍵詞】市政道路工程;質量;管理問題;防治措施
一、市政工程道路施工質量管理的重要性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道路建設在城市發展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使得道路施工量不斷增加,給市政道路施工帶來挑戰,導致在施工中產生一些問題,影響經濟建設和人們的正常生活,所以加強市政工程道路施工質量管理是十分必要的。需要打造出一個優良專業素質與豐富施工經驗于一身的管理團隊,以此對整個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質量進行全面、系統化的管理。
二、市政道路工程質量通病
1.道路路面混凝土的開裂、起砂和蜂窩麻面問題
在市政道路的路面混凝土層出現開裂、起砂或是蜂窩麻面的問題是比較常見的質量通病,其原因在于首先,施工使用的水泥穩定性不足,在攪拌混凝土的過程中,水灰的比例太大,從而使混凝土表面的強度大大削弱,使用中一經碾磨就很容易起砂;其次,沒有掌握好收抹壓光的時機,違規在混凝土表面鋪灑干水泥,當路面混凝土還沒有完全凝結達到足夠強度的時候就施加壓力,導致表面開裂;第三,在混凝土澆筑時砂、石、水泥等成分配置錯誤,加入水量過多,并且沒有進行充分的攪拌致使灰料分布不均,石子聚集在一起使水泥漿振不出來;第四,操作人員沒有按照規定的流程進行澆筑,澆筑時高度掌握不準確,出現漏振或是振搗不嚴密,致使混凝土漿液中的氣泡不能及時的排除出來。
2.管道滲水
市政道路排水系統較為常見的質量問題是滲水,為了避免這一問題的發生,可以進行閉水試驗。進一步規范管道的基礎運作條件,盡量避免不均勻管道的下沉問題,這樣就能降低局部滲水的通病發生率。反之如果不能及時處理,就很可能造成管道的破裂。在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把握管材的質量,從而避免接口開裂等問題,這也要求工程管理者們盡量設計各個施工環節,依據設計計劃組織施工,保證管道基礎工程的牢固性、可靠性,如果遇到水文地質環境差的問題,應及時做好改良處理,加固管道的槽底,當槽底的土質受到地下水浸泡時,可以先將土層挖松,然后回填沙石提高密實度。在地下水位以下進行挖掘時,應該先做好坑槽底端的排水工作。
3.路基、溝槽回填土沉陷
路基的強度和穩定性是保證路面強度和穩定性的基本條件,由于城市道路的地下部分鋪設了各種不同的管線,因此,其溝槽回填的密實度對道路路基的影響很大,道路路基施工中,路堤填筑和管線溝槽回填是路基施工的關鍵部位。
回填土壓實的質量通病為超厚回填、傾斜碾壓、填土不符合要求,這些均會造成回填土達不到標準要求的密實度,從而導致路基和路面結構沉陷,管體上部破裂,無筋管還可能被壓扁。其中傾斜碾壓會使得碾輪不能發揮最大的壓實功能,坡度越大損失的壓實功就越大;填土中如夾帶塊狀物,妨礙土顆粒間相互擠緊,達不到整體密實效果,另一方面塊狀物支墊碾輪,產生疊砌現象,使塊狀物周圍留下空隙,日后發生沉陷;如果回填的土層其含水量是處于飽和狀態的,不可能夯實,當地下水位下降,飽和水下滲后,將造成填土下陷,從而危及路基的安全。
4.預應力結構孔道壓漿不實
在預應力后張法施工過程中,由于灌漿強度低,在孔道內填充不飽滿,易產生預應力鋼筋的銹蝕,對于通過灌漿握裹鋼材來傳遞預應力給結構混凝土的作用將有所削弱。如某工程預制工型梁,因波紋管不暢而未引起重視,導致壓漿不充分,經超聲波無損檢測后發現孔道內出現空洞,最終廢棄,給施工單位造成經濟和聲譽的損失,給業主造成工期的延誤。
三、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質量管理控制措施
1.做好市政道路工程設計和前期準備工作
市政道路作為城市交通紐帶,所建道路必須按照道路設計規范進行設計。根據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道路類別、級別和紅線寬度,橫斷面類型,地面控制標高,地上桿線與地下管線布置,以及交通量大小,交通特性,主要構筑物的技術要求等進行道路設計。作為設計單位要認真執行設計規范,搞好設計,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設計標準。如有設計變更,降低標準,必須經設計者同意在不違背規范的情況下,通過市政工程指揮部論證決定,進行變更。
2.建立質量保證體系,做好施工質量優化管理
首先要制定好合理的質量目標,質量目標是施工全過程質量控制的中心內容,質量保證措施的每一項具體的工作都必須圍繞質量目標而展開,同時嚴格按ISO9001標準建立質量保證體系。為保證質量保證體系的有效運行,實現工程質量目標,應根據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加強對施工過程的檢查、監督,一般每月至少對工程質量進行全面檢查一次;專職質量檢查員每天對各施工班組作業的施工質量進行檢查、復核。在項目經理部和作業隊形成體系完善、功能齊全、責任明確的質量自檢體系和自控體系;其次在組織施工過程中,重點突出質量、進度發生矛盾時,必須服從質量,充分發揮質量否決權的作用。在質量保證體系有效運轉上狠下功夫,認真落實責任制,深入開展“三工序管理”,做到檢查上工序,保證本工序,服務下工序,使全過程處于受控狀態。
3.加強施工現場管理
質量管理必須以鐵的手腕,嚴格監管,不能拖泥帶水,不可以講求面子人情,該否定就否定,對有損工程質量的行為,要果斷制止,不能有任何通融的余地,往往一些已形成的條例被人情海洋所溶解時,會成為質量管理不好的主導原因。在管理層人才決策時,不得力的人該換就換,不守規章條例的施工隊伍該撤就應該堅決的撤換,決不能心慈手軟,不然只會給工程質量帶來許多的隱患。現在的質量管理體制,技術和行政相對來講常常還是分家的,這樣質量管理層人員就不會有真正的否決權,會對施工工程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
4.建立質量監督機制實施有效檢控保證達優目標的實現
在每一個工程項目的開展中,加強內部監理,增強質規格化部門的功能和權威性,重視檢測項目,提高對工程質量的可靠、科學的控制和檢測。在分清責任的歸屬時,要做到有字有據,白紙黑字,實行實名簽字制度,每一個責任人,每一分項工程,未經質檢人員的認可和簽字,不允許私自繼續施工;同樣,當一項工程完工時,如果沒有質檢人員的簽字,也不能算是有效完成。市政道路工程是一項群體性的工作,工程質量的好壞取決于全體施工人員和管理人員的素質,因此進一步增強參建人員的質量意識和業務水平是提高工程質量的關鍵。只有參與工程的各部門和人員都能將確保工程質量放在心上,才能建設出名優工程,使城市道路為市民提供更多的便利,為城市增添更多的光彩。
結語
市政道路工程行業逐步滲入到國家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生產的各角落,不僅成為我國經濟發展中新的經濟增長點,并對提高我國居民的生活水平、改善生活條件,有重要的影響。加強對市政道路的施工質量的控制和管理對城市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所以應加強相關方面的技術和制度建設,保證工程的質量。
參考文獻
[1]胡勇. 市政道路工程在機械施工中的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J]. 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12):176.
[2]王剛. 市政公路工程施工質量管理控制研究[J].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16).
[3]陳燁.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與質量控制探討[J]. 西部交通科技,2017(9):107-110.
[4]張永進. 市政道路工程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J].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0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