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巍
【摘? 要】工程造價是建筑工程項目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對迅速發展的建筑業來說,造價的管理十分重要。我國的造價管理通過近年來的努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和完善,尤其是BIM技術的引入,使得造價管理更趨向數字化和信息化,符合現代化發展的要求。過去沿用的傳統管理模式,因缺乏及時性和連續性,已經逐漸被取代。本文以BIM的全過程造價管理為中心,展開一系列的探討,分析我國造價管理的現狀,解析BIM在全過程造價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關鍵詞】BIM;全過程造價管理;工程項目;研究
一、BIM技術概述
BIM技術是一種可視的三維建筑信息模型,主要通過一系列軟件組合將建筑的整體信息直觀表現出來,BIM技術是以3D平臺為工具,直接在這一平臺上設計創建BIM三維模型,完全脫離2D圖紙模式,這種方法比較先進,而且表現比較直觀,在工程造價過程中,為工程造價人員節省時間。BIM技術相對于傳統的2D技術,可以提高工程量計算的準確性、提高項目策劃的準確性和可行性、提高項目造價數據的時效性、使造價過程模擬成為可能、支撐不同維度多算對比分析。這些優勢預示著BIM技術在全過程造價中的應用終將得到普及。
二、工程造價管理中存在的諸多問題
1.管理體制較為落后
我國工程造價管理系統一直以來沿用的是傳統管理模式,雖然經過了多次的修改,但在本質上并沒有發生顯著地變化,從而導致了工程造價管理與我國建筑業的整體發展產生了極大地差異,嚴重阻礙了建筑行業產業化的整體發展。
2.計算模式與市場脫節
目前,工程造價的計算模式采用傳統的定額計價模式,因此,得出來的信息和數據與市場上存在脫軌現象。由于信息的相對滯后,跟不上市場供求的快速變化。還有就是由于各地區的發展水平不盡相同,這就導致了工程消耗量無法正確反映當地生產力的發展現狀。因此在工程造價的計算模式上,不能簡單的套用統一的定額標準,使得數據的準確性和科學性無法保證。
3.管理方式存在缺陷
傳統的工程造價管理方式是基于計劃經濟發展模式之下的定額管理,并未考慮工程之間存在的種種差異。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日益發展,工程造價的管理方式存在的問題也在不斷暴露。與此同時,相關政府部門出現多頭管理的現象,部門與部門之間難以進行有機協調,也沒有建立一個溝通交流的平臺,因此,難以對工程造價進行科學有效地管理。
4.管理技術存在局限性
由于工程造價在管理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復雜信息數據需要加工和處理,傳統的軟件處理系統不能滿足目前的工作需求。目前的造價管理技術在進行造價數據分析存在精細化不夠且功能性較弱的問題,嚴重影響了工程造價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質量。此外,工程造價無法深入到工程施工的各個環節。目前需要的是精細化造價管理,需要將成本細化到不同時間段、不同的設備、以及不同的工序等。以此來保證項目所需成本與現實花費成本的差異保持在合理區間內。
三、BIM技術在項目工程全過程造價管理中的應用
1.項目投資決策階段
投資者在投資決策階段需要進行投資方案的選擇和決策。該階段,投資者可使用設計師根據項目初步規劃建立的BIM模型或以往相似項目的BIM模型來提取數據,快速準確地匯總建筑面積信息,能快速編制出項目投資估算,做出正確決策。調查可知,用BIM模型編制的項目投資估算精確度可達到93%,真正起到控制后期成本的作用。
2.項目設計階段
項目設計階段對工程造價的影響非常大,其將決定工程項目的工期長短、工程質量的好壞、工程造價的高低和項目建成后的經濟效益。設計階段,BIM模型主要從以下方面來控制工程造價。
(1)優化設計方案
設計單位可以建立多個方案的BIM模型,由系統自動生成各方案的工程造價,利用價值工程的綜合評價法來對模型提供的方案和造價對比得出最優的項目方案,從源頭上控制工程造價。
(2)實現限額設計
建設單位可將其設定的設計概算費用和限額設計指標信息導入BIM模型,BIM模型系統能自動對其計算出來的項目的工程造價和設計指標與導入的設計概算和限額設計指標進行對比,進行真正意義的限額設計。
3.招投標階段
在招投標階段建設單位可運用設計師建立的BIM模型直接匯總工程量,編制工程量清單。能大大減少人為編制清單時由于信息量過大而發生的漏項或算錯問題。建設單位編制好工程量清單后,可將清單附加到BIM模型中,在發出招標文件時將模型一起發給投標人,幫助投標人快速準確地提取并核算工程量,使其有更多時間用于保證投標質量。
4.項目施工階段
(1)快速實現進度款支付管理
在我國,有各種各樣的結算方式,有每月結算、分段結算、竣工后結算和單項工程結算等。如按月結算,先由施工單位根據本月完成的工作量編制結算文件,再由業主及監理確認后支付價款。由于當月實際完成哪些工程部位業主很難區分,特別是當完成某層的一小部分工程時,如剛把梁鋼筋綁扎完成,很難去界定當月實際完成的工程量,所以施工單位往往會多報很多工程量,想提早獲得工程價款,甚至出現工程進度款累計支付超出合同價的情況。依據建設合同和圖紙對BIM模型構件設置對應參數,能快速、精確地完成框圖出量、框圖出價,設置好結算的起止時間,模型就能快速實現拆分和匯總工程量,并形成造價進度文件,為造價人員審核進度款提供數據支撐。
(2)優化施工組織設計
BIM模型包含構件信息、進度信息和成本信息,選定任意施工時間或時間段,模型就能依據施工進度展現出當前的施工狀態,并快速匯總人工、材料、機械的使用量。施工管理人員綜合考慮項目限定的資源、總工期,在模型中設定各施工班組并設置好每個班組的工作限度,模型就能準確快速地完成各工種的工作量安排并自動檢測各班組在時間或空間上是否沖突。
(3)工程變更管理
在建設工程中,難免會發生一些工程變更,隨之而來的是施工進度和工程造價發生改變。傳統工程變更審核需要很長時間,因為除了變更部位工程量外,其他與之相關聯的部位的工程量也會發生變化,而造價人員需要一點點去計算變化部分的造價,費時費力。利用BIM技術,造價人員可直接在模型上對變更部位進行修改,其他相關聯的部位也會自動更改過來,并且造價信息也會相應改變,能快速方便地將造價信息變化計算出來。
5.項目竣工決算階段
在竣工決算階段,傳統的工程決算價的計算方式為軟件與手工結合算量,建設單位造價人員在審核結算文件時要一個個構件去核對其計算式,并要與合同及招標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單進行對比,核算難度大、工作量大。BIM模型經過施工階段的修改完善,能體現竣工結算時的實際工程,用其統計出來的工程量就是實際發生的工程量。我國當前較多采用固定單價合同,綜合單價不進行調整,工程造價隨著工程量的改變而改變,將綜合單價數據加入到BIM模型構件中,即可實現框圖出價,大大提高結算速度,并能減少雙方糾紛。通過在工程結算階段BIM模型的建立,可以對結算過程中的相關結算數據進行整理、匯總、保存以及分析,方便雙方隨時進行核對處理,提高工程結算階段造價管理的透明度。也就是說BIM技術在極高的準確性的前提下高效率的完成了工程結算階段的相對復雜的造價管理,所以,這對建筑業的發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結語
BIM技術在建筑行業的推廣和應用極大促進了建筑行業的發展,在工程全過程的造價管理中引入BIM技術,可以高效、準確地計算出工程信息和數據,使參與各方共同努力。根據計算結果和相關信息在決策、設計、招標、施工、竣工階段努力控制施工成本,能夠讓工程造價管理更加科學、高效。
參考文獻
[1]張荷葉.BIM技術在工程造價管理中的應用[J].工程技術研究,2017,(5):169-170.
[2]柴苗.BIM技術在全過程造價管理中的應用[J].工程技術研究,2017,(5):165-166.
[3]劉文濤.建筑工程造價管理的困境及解決途徑[J].南方農機,2017,48(4):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