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育中的綠色教育應用可促進學生在可持續發展狀態下充分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讓學生在日后就業過程中對環境觀念具有足夠認知。因此,高校教師需積極灌輸學生綠色生態理念,以此提升學生專業能力。
◆關鍵詞:高校;環境藝術設計;綠色教育
一、綠色教育內涵概述
作為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的有機結合,綠色教育對培養學生人文素養與科學精神具有重要作用。與其它教育有所不同,綠色教育注重培養學生個人素質和形成良好的教育環境,其教育觀念更是結合和諧、認為、民主的現代思想教育觀念,以以人為本為主要教育內容,以可持續發展為主要教育目標,并在此基礎上強調教育的健康性、時代性、方向性。此外,綠色教育基本準則需建立在《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以此建設學生思想道德,完善學生價值觀、榮辱觀與社會觀。
二、高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育中的綠色教育實施策略
(一)綠色教育理念中完善學生知識結構
高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育中實施綠色教育的目的便是培養學生能夠立足于不同角度來思考問題,并將該問題與其它問題進行鑒別,從而提升學生解決問題與其它綜合能力。縱觀我國高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其課程設置方面與景觀設計理念中存在公共基礎設計設計、地景識圖與勘探、空間設計表達、景觀設計表達等。雖然課程體系看似十分完整,但其知識結構卻并不合理,真正環境藝術設計課程中不僅僅應具備以上課程內容,還應具備地域基本內容與相關領域知識與最新發展趨勢。例如資源再生學、水環境保護、生態環境保護學、資源植物二次加工、環境學、居住材料學等。但從目前來看,我國高校在該專業中并不具備以上課程。因此,我國高校可通過借鑒寬學科的課程方式來完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結構,讓高校環境藝術設計學生可從高校中具備選修材料學、環境學、地質學、工程學等權利,從而擴大學生的課程選擇方向,讓環境藝術設計學生能夠真正意義上達成交叉學科式的進行專業研究,以此實現專業與專業之間的融合與交叉,進一步完善該專業課程知識結構,為實施綠色教育奠定良好基礎
(二)通過綠色教育提升學生專業能力
豐富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體系可有效增強學生職業能力與綜合素質。當前我國諸多高校在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過程中皆十分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并十分關注相關教育方法的實施與計劃。這種可令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教育方法可從精神上灌輸給學生持續發展、持續學習的意義,讓學生能夠在此教學方法中針對不同情境進行思考、分析、解構、綜合,從而實現不斷提升、不斷發展的終身學習理念。如環境藝術設計教學過程中,高校教師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過程總往往通過以實際應用項目為主要解決問題的方法,其中包含小組學習、以行動為導向學習等。例如,在設計室內空間設計過程中,學生在室內進行空間測量時,需獨立進行測量操作,并在教師的專業基本知識指導與學習和學生的交流下保證測量的精準性。同時,在學生進行實踐操作過程中可將自身存在的問題通過教師指導來重復完成,這種方法的運用可有效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在行動導向教學模式下參與到環境藝術設計學習過程中往往對解決實際問題十分有效。因此,教師可將學生劃分為小組模式,通過開展導向學習來模擬學生未來所面對的真實工作流程,以此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濃厚的學習氛圍內努力提升自身專業能力來竭盡全力推動團隊發展與進步,以此實現最終勝利。在此過程中,學生不僅僅需要面多眾多困難知識與操作技能的阻礙,還需面對與其它學生之間的相互配合與方案討論,因而這種教學模式對學生提升互動能力、團隊配合能力、操作能力等效果十分有效。
(三)綠色教育下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
高校環境藝術設計在應用綠色教育過程中,需高校教師對綠色教育理念完全了解,并通過教師將綠色教育真正落實到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之中,由此發揮出綠色教育的真正作用,將其作為素質教育中的重點實施內容。高校教師自身的知識結構、教學能力、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深度程度及了解綠色教育等各方面能力決定了環境藝術教學實施綠色教育的深入度。因此,教師不僅僅需要承擔培養未來專業環境設計師的重要責任,還需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提升自身可持續發展能力、專業知識、實踐操作能力等具有深度認識,以此建立學生面對該專業時的態度和正確學習觀念。同時,教師還需保證學生對環境藝術、生態意識、審美觀念及生態道德有所認識,以此形成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念與專業使命感。我國高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便可借鑒英國高校中所提倡的發展教育,將可持續發展教育貫徹落實到高校培養人才規定課程計劃之中。例如,高校教師在環境藝術設計教學進行室內設計課程過程中,通常都以課程案例來進行教學,其中設計方案內涉及到采暖、排水、改造空間、選用建材等方面內容,教師引導學生在此內容中增添綠色概念需引導學生可持續觀念,如改造空間的過程中是否會破壞周圍生態平衡,選擇家具與建材時是否應采用可再生、環保等材料,排水及供電時對節能減排標準是否應慎重考慮等。高校教師與學生需立足于全球宏觀視角下,針對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進行深度研究,并由教師積極引導學生正確專業發展方向與綠色成長思路。教師自身的教育理念將對學生未來職業道德素養和職業習慣產生重要影響,因而可持續發展的培養將對學生未來從事環境藝術設計具有重要幫助。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環境藝術設計教學通過綠色教育開展專業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可有效培養學生互動能力、團隊配合能力、操作能力。因此,高校教師需在可持續發展理念下,不斷完善學生知識結構來提升學生專業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枝秀,尹丹.國外“綠色教育”對我國高校環境設計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啟示[J].職教論壇,2013(30):93-96.
[2]湯鳳蓮.綠色教育理念下地方本科高校教學建設的思考[J].皖西學院學報,2010,26(03):40-42.
[3]杜玉,張海燕.綠色設計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分析[J].科技資訊,2011(23):137.
作者簡介
杜鵑(1986.08—),女,漢族,山東省茌平縣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
基金項目:日照職業技術學院人文社科項目課題—新舊動能轉換背景下綠色教育的應用-以環境藝術設計類課程為例(項目編號:2018S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