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時代的到來,多媒體技術教學已經成為課堂教學的新模式。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之中,小學是各學科學習的基礎階段,同時也是學生打好學習基礎的重要階段,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課堂上的應用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本文將以小學語文課堂為例,探討多媒體技術在語文課堂中的運用。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激發興趣;情境設置;具象化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下,多媒體技術已經進入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與此同時,教育事業也在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下得到了革新。多媒體技術為小學課堂教學提供了實踐操作的機會,特別是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它將語文知識點形象具體化,以實際操作、觀看加深學生學習印象。
一、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1.激發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能有效提升語文課堂教學質量,以豐富多彩的教學畫面激發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促進小學生對語文知識點的掌握,從而為后續課堂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任何學習以興趣作為前提都將會事半功倍,所以提高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是提升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第一要務,而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上的應用就能夠達到這一目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插入同課程教學相關的圖片、視頻,將枯燥的學習趣味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關注點始終保持在課堂知識點教學上,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處于興奮狀態,實現小學語文課堂的優化教學。
2.活躍語文課堂教學氛圍。同時,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還能活躍語文課堂教學氛圍,創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推動師生之間關系的和諧化,有效解決小學語文課堂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課堂教學內容以圖文并茂的形式等展示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可以圍繞多媒體上的內容進行知識交流討論,而后在討論時間結束后發表自己的想法,做到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流,讓課堂關系更加融洽,學生和教師之間不再只是“教學者”和“被教學者”的關系,將小學生從語文課堂上的被動地位轉化為主體地位,提升小學生語文課堂學習效率。
3.科學利用語文課堂教學時間。此外,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的應用還能讓小學語文教師對課堂時間進行有序安排,科學利用教學時間展開教學活動。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以板書為主,由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前進行備課設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以書寫的方式將所設計的備課內容呈現在黑板上,板書書寫容易浪費課堂教學時間,影響課堂教學進度。然而在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語文課堂教學之后,備課內容以幻燈片的形式呈現在課堂上,減少課堂板書書寫時間,加快課堂教學進度,讓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把更多的時放在學生知識點鞏固上。
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現狀
從目前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狀來看,其存在許多問題,影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在語文課堂學習中,學生學習興趣過低,學習不夠積極主動,師生之間交流互動較少,學生在課堂上處于被動地位,課堂學習氛圍不夠活躍,學生注意力不夠集中,無法進行有效的小學語文課堂學習。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是解決這些問題最好的方法,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認識到多媒體技術教學的重要性和作用,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展開教學活動。
三、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1.利用多媒體技術培養學生條理性思維。小學語文教師要學會利用多媒體技術來培養學生條理性思維,讓學生的思維在學習過程中始終活躍著,可以更好的接收知識信息。小學語文教學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語言能力得到培養,所以在多媒體技術運用過程中要考慮到這一點,完成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例如可以讓學生閱讀學習《趙州橋》這一課時,播放學生生活周邊的各種形態的橋梁設施,例如公園中的小橋,跨江大橋等。讓學生模仿《趙州橋》這篇課文,對這些照片進行描述寫作,讓小學生學會去觀察,條理思考。
2.利用多媒體技術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同時,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小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積極參與,活躍課堂學習氛圍,讓學生積極主動進行學習。仍以《趙州橋》一課教學為例,可以讓學生先通讀一遍課文,給學生播放其他世界古代著名橋梁的相關圖片,讓學生體會趙州橋的藝術美與建筑特點,并以圖片抓住學生注意力,再讓學生去課文中尋找同圖片相符合的描述句子,進而還能引導學生借鑒文章中的描述方式去描述自己熟悉的景物,運用多媒體教學形象直觀的特點,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語文課堂學習中來。
3.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情境設置。小學語文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情境設置,將小學生帶入到課文學習中去,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并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例如在學習《扁鵲治病》這一課時,可以將教學重點放在主人公的對話上,并以圖片或情景劇的形式來反映出扁鵲治病時的不同語氣與方法,并讓學生通過圖片自由想象后續可能會發生什么,讓學生進行自由交流,加深學生對課文的印象和理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4.利用多媒體技術將知識具象化。此外,小學語文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來將知識具象化,便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語文知識主要由文字組成,由教師進行口頭傳授,學生很難對此進行理解。但通過多媒體技術運用后,能以圖文結合的形式將知識具象化,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掌握,教學效果事半功倍。例如在學習《火燒云》一課時,作者對千變萬化的火燒云進行描寫,單單通過文字教學,教學效果并不強,教師可以運用火燒云圖片播放,讓學生想象這些圖片像什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對火燒云千變萬化概念的理解,做到優質課堂教學。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信息時代下,多媒體技術教學已經成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新模式,它對教師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提高,有著積極顯著的作用。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學會抓住各種教學要素,運用多媒體技術加強教學效果,打造優質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于東燕.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現代化,2015(06):162-162.
[2]張磊.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課程與教學,2017(03):56-56.
[3]潘建紅.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信息現代化,2015(07):141-142.
[4]朱曉民.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狀況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12(05):99-104.
作者簡介
莊日春(1981.11—),男,廣東陸豐人,從事小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