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瑩凌
◆摘 ?要:統編教材已經和我們的教學息息相關了,借由這套教材的特點進行群文閱讀的探索,可以促進學生的語文素養的提高,更好地凸顯單元內的語文要素,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本文將從“多種閱讀策略交替,提高閱讀速度”、“閱讀材料合理選擇,提高閱讀的質量”、“教學線索邏輯化,提高閱讀思維品質”、“與閱讀、寫作多元融通,提升群文閱讀的層次”這四個方面展開論述。
◆關鍵詞:統編教材;群文閱讀;核心素養
在現行的統編教材中我們發現有大部分文章都可以實現由單篇帶一篇,由一篇帶多篇,由一單元帶一系列,教學的重點在于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引導學生自己去聯系、去對比,而不是讓孩子成為知識的搬運工。
關于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的研究,已經有不少較為成熟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可以成為我們一線老師的扶手。在教學過程中,探索和推進群文閱讀的教學策略,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語文核心素養。本文將從以下四個方面展開論述。
一、多種閱讀策略交替,提高閱讀速度
以往,我們常常用2~3課時的時間教授一篇課文。要想在完成正常教學內容的同時還兼具群文閱讀的教學,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也是一項重要的教學任務。閱讀速度的提高和閱讀技能的掌握息息相關,兩者互補,螺旋提升。
一線教師可以嘗試這么做:結合具體語言環境、文章特色教給學生速讀、瀏覽、跳讀、猜讀等快速閱讀文章、抓住文章關鍵點的閱讀方法是事半功倍的基礎。當學生可以獨立、靈活地運用這些方法時,學生的閱讀速度就能得到提高。在信息量飛速發展的今天,無論是學生今后面臨的中高考,亦或是了解生活中媒介資源,閱讀都是一項不可或缺的能力,讀的快、讀的準才能正確收集信息,為自己的學習、生活打下結實的基礎。
二、閱讀材料合理選擇,提高閱讀的質量
群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最為重要的載體就是拓展的篇目,選擇合理的閱讀材料才能真正提高學生閱讀的質量。以部編版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不會叫的狗》為例。
首先這篇課文所屬的單元為“策略單元”,這是部編教材的一項創新,在不同的學期重點教給學生不同的閱讀方法。在這單元中,學生要掌握的是“預測”的能力,該單元中,教材先是給前面的課文做上了批注,如《總也倒不了的老屋》中,教材在標題處提出“老屋總也倒不了,是被施了魔法嗎?”這是引導學生借由標題對課文的內容展開猜測。接著,教材又根據這是一篇童話故事,童話具有“反復”的特點這個方面,進階性地提出“我想老屋可能會不耐煩”、“我猜到老屋會怎么回答”、“估計老屋倒不了”這些問題,這是引導學生根據故事情節,結合生活經驗進行推斷。接著,不論是《總也倒不了的老屋》還是《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結局都是開放性的,等待孩子們的“未完待續”,課后習題又和前文相互推進,螺旋上升,引領著孩子們繼續提高預測的能力。
在《不會叫的狗》這篇課文里,文末的三種結局都給了學生暢所欲言的機會,是對整個單元學到的“預測”方法的實踐和展示。筆者認為,如若要在此進行群文的拓展,教師可以選擇的第一類文章便是同樣具有這樣結構的文章,“形式相同”便于學生遷移思考,觸類旁通,起的是鞏固的作用。第二類文章可以是和三種結局中其中一個有相同情境的,它可以看作是課文的延伸,同時又是學生新“預測”的開始,學生的續編故事可以從它開始,如此一來,學生有了思維的鋪墊,在鞏固的基礎上思考,掌握起來也就更加得心應手了。
三、教學線索邏輯化,提高閱讀思維品質
群文閱讀的目的是拓展學生的閱讀面,幫助學生更有規律地掌握一個系列的知識或工具。除了傳授給學生閱讀技能以外,教師的教學線索也很重要。將教師的教學線索和師生之間的互動聯系起來的便是教師的提問了。因此,教師設問的方向可以讓教學脈絡更加清晰,讓教學線索更加邏輯化,從而推動教學過程,優化教學結果。群文閱讀里“1+X”的閱讀文本常常不僅僅是內容與原文有關,更是作者的寫作手法、表情方式和原文有關聯之處。他們不一定要手法相同,不同的方式也可以讓學生領略不同表達方式帶來了的妙處。在執教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采用表格的方式進行類比,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展開頭腦風暴,學生可以對比著讀、關聯著讀,學生可以“橫向對比”可以“縱向剖析”,在小組討論、全班互動中,發現異同點,收獲新知,以此提高學生的閱讀思維品質。
四、與閱讀、寫作多元融通,提升群文閱讀的層次
群文閱讀僅僅只是拓展學生的閱讀量,讓學生在課堂上多閱讀幾篇和課文內容、主題相關的文章嗎?當然不是。群文閱讀的教學目的,最終還是要落到閱讀能力的培養和寫作能力的提高之上的。只有讓群文閱讀和口語交際,與書面表達進行“強強聯手”,才能將其的效益最大化,提升群文閱讀的層次,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語文能力。
群文閱讀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讓學生歸類作者的寫法,以“相同點”和“不同點”的方式進行劃分,可以讓學生對作者的表達方式進行研究、梳理,交流的過程是讓學生對獲得的新知進行鞏固,在交流之后,我們也可以讓學生議一議、說一說,模仿幾位作者的相同點或精彩之處進行個人的創造,結果的展示看是口語交際的方式,也可以是一個小片段的描寫,更可以是一篇大作文的完成,如果能和單元習作相掛鉤,那么這一次群文閱讀的教學就更為成功了。
總之,部編教材為我們打開了全新的語文教學世界,群文閱讀也不僅只是目前“小語界”的時尚,它更應該成為我們一線語文教師手中的利刃,為我們的教學過程披荊斬棘,拓寬學生的閱讀面,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深化語文課程教材改革!
參考文獻
[1]王宏偉.淺談群文閱讀的幾點體會[J].新課程(上),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