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彬
面對煤炭形勢新常態,企業黨建工作只有不斷創新,才能適應新常態、創建新業績、實現新發展。華豐煤礦黨委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牢固樹立“創新才能解難題,發展才是硬道理”的理念,按照“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凝心聚力”的總體要求,探索建立了“四創四建”工作體系,實現了企業黨建工作在新常態下的新發展。
一、創新黨建工作考核制度,建立“一體化雙評價”績效考核體系
為了充分激發基層黨建活力,華豐煤礦黨委著力在黨建工作績效考核上下功夫,創新實施了創先爭優“一體化雙評價”績效考核管理體系。
(一)抓好“一體化雙評價”運作。一是黨委對先鋒黨支部(單位)績效評價。按照“目標考核、指標考核、對標考核”三個維度,實行百分制考核。二是支部對“五型黨員”績效評價。按照“學習型、安全型、創新型、責任型、效能型”“五型黨員”標準進行評價。三是支部(單位)對“四型員工”績效評價。按照“學習型、安全型、技能型、效能型”“四型員工”標準進行評價,并將考核內容按照百分制細化成16個考核點進行評價。
(二)強化“一體化雙評價”考核。一是成立績效考核評價委員會。設立三個績效考核評價小組:基層黨支部(單位)績效考核評價小組;黨員績效考核評價小組;員工績效考核評價小組。二是確定評價方法。實行每周督查提醒、月度考核、季度評價通報和年度表彰獎勵相結合的“3+1”方式進行。三是產生各類先進。根據月度考核、季度評價結果,從高到低依次產生年度內礦和集團公司及以上各類先進集體和個人。
通過實行“一體化雙評價”取得以下顯著效果:實現了評“先進”向創“先進”的轉變,推“優秀”向爭“優秀”的轉變,“黨內”循環向“全員”循環的延伸,“活動”有限向“使命”無限的延伸。“一體化雙評價”績效考核體系,明確了創先爭優是一項系統工程,是一種價值追求和歷史使命。礦黨委被能源集團黨委命名為“先進基層黨組織”,泰安電視臺、《大眾日報》山東能源專版對我礦創先爭優“一體化雙評價”績效考核體系的先進經驗進行了專題報道。
二、創新形勢任務教育方式,建立“445”工作格局
(一)“四項制度”抓學習。建立了黨委理論中心組學習制度,機關科室集中學習制度,黨(總)支部書記和黨員集中學習制度,班前班后會學習等“四項制度”。通過自上而下的集中學習,使廣大員工準確了解行業形勢變化和企業的應對措施。
(二)“四大陣地”提士氣。“一臺、一網、一櫥窗、一舞臺”成為華豐煤礦形勢任務教育的主陣地。礦電視臺、企業內部網站、宣傳櫥窗四類媒體,發揮機各自特點,通過組織專訪、開辟專欄等形式,實時報道形勢變化,深入報道各類先進典型,引導廣大員工自覺融入中心、服務大局;工會藝術團將安全生產、企業黨建、經營管理、和諧穩定等方面的工作措施,融入文藝演出的節目中,直觀展現形勢變化和發展動態,提高了員工的思想認識。
(三)“五項重點”聚合力。一是分層次學習上級文件。重點學習了集團公司系列會議及文件精神,深入開展“適應新常態、迎接新挑戰、創建新業績、實現新發展”形勢任務教育實踐活動,使全體干部職工統一了思想、認清了形勢。二是認真撰寫宣傳提綱。組織撰寫了《認清形勢、負重奮進,促進企業健康穩定發展》等一系列宣傳提綱,使員工對企業形勢和未來發展戰略的實施有了新的認識。三是精心拍攝兩部外出創業專題片。自行拍攝完成了反映員工外出創業的專題片《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和《草原的呼喚》,展現出了外出創業者積極樂觀、精誠團結、奮發有為的精神面貌,讓員工切身感受到了“走出去”天寬地闊,“走出去”大有可為的美好前景。
通過形勢任務教育“445”工作格局的建立,積極為企業轉型發展建言獻策成為常態,主動參與創新創效行動、全面加強對標管理成為員工的自發行為,認真落實企業在安全生產、經營管理、企業黨建、和諧發展等方面的決策部署成為員工中的一種風尚,員工的思想和行動與企業的中心工作更加趨于協同,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進一步提高。企業先后榮獲“中國煤炭工業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省級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
三、創新道德教育形式,建立感恩教育體系
本著“繼承傳統、發揚特色”的原則,華豐煤礦黨委將“四德”教育與“感恩”文化建設有機結合,積極營造風清氣正、人心思上的良好風尚。一是開展了“懂感恩、知回報、講奉獻”等專題大討論、征文和“三個一”(每名員工每季度一次感恩承諾、做一件感恩報恩的事、提一條合理化建議)活動。二是拍攝、制作三部公益廣告,做到了“讓身邊的人說身邊的事,用身邊的人影響周邊的人”。三是舉辦了“懂感恩、知回報、講奉獻”主題巡回演講、“感恩教育”專題民主生活會、感恩主題電視訪談等活動,塑員工高尚品格,育企業“感恩文化”。四是組織開展了兩屆“道德模范和道德建設示范點”評選活動,培養、選樹了一批先進典型。五是成立了手挽手老年公益協會和志愿者服務協會,深入開展了“代理兒女”活動,定期組織義務勞動和志愿者服務活動,實現了志愿服務活動常態化。通過系列活動的影響和感召,礦區涌現出了30多年如一日,風雨無阻到井口為井下職工縫補工作服的“感動山東能源十大人物”、“集團公司助人為樂道德模范”“全國煤礦協管安全杰出貢獻獎”獲得者侯秀榮;十幾年致力于技術創新、修舊利廢,為企業創造價值3000余萬元的“礦山紅管家”等一大批樹得起、立得住、叫得響的先進典型。同時,華豐煤礦也十分重視先進典型的梯隊建設,通過深入挖掘和培養,又有一批新典型脫穎而出。其中,“愛心志愿者獻血協會”被集團公司評為“道德建設示范點”;職工劉元強連續12年累計獻出3700毫升極其稀有的RH陰性“熊貓血”,挽救了7個陌生人生命,榮獲“山東省優秀志愿者”“省管企業道德模范”榮譽稱號。
四、創新員工訴求渠道,建立“1242”工作體系
為及時了解、解決員工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華豐煤礦黨委積極暢通訴求渠道,探索建立了“1242”工作體系,即“一卡、兩書、四會、兩平臺”。
“一卡”:即管理建議卡。“兩書”:一是礦長與班組長聯系書。二是黨委書記與黨員聯系書。“四會”:政工例會、廉潔聽證會、道德評議會、職工懇談會。“兩平臺”。一是集中接訪、民生在線平臺。
通過建立“一卡、兩書、四會、兩平臺”,進一步暢通了員工的訴求渠道,能夠更好的掌握員工的思想動態,及時進行正向引導和正確解釋。近年來礦區矛盾糾紛日益減少,積極向上、勤奮工作,互助友愛、敬老愛親的良好風尚成為廣大員工的自覺行為。企業也先后榮獲“全國煤炭系統建設和諧社區先進單位”、“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狀”等榮譽稱號。
(作者單位:華豐煤礦黨群工作部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