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兵
摘 要:近年來,中國經濟繼續保持“新常態”的增長態勢,綜合國力與日俱增。自2010年中國GDP超過日本躍居世界第二位時,如何擺脫崛起國與守成國之間走向戰爭的歷史宿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成為中國從戰略決策者到學界的重大關切。隨即中國領導人提出了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宏偉倡議,成為未來相當長時間內中國對美關系的指導原則和重要目標。隨著美國新總統的即將上任,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前景更加引人關注。
關鍵詞: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前景
一、新型大國關系的內涵
2012年1月,時任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訪美時提出,中美應相互合作,彌合分歧,構建中美21世紀的新型大國關系。2013年6月,習近平主席進一步提出,中美應“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1首先,不沖突、不對抗,以和平方式解決彼此的分歧和爭端。2中美都是世界上擁有核武器的重要國家,雖然中國核武器數量遠遠少于美國,但是具有最低限度的二次核打擊能力,所以中美爆發戰爭尤其是核戰爭是雙方都不能承受的重大災難。同時,中美雙邊的經貿關系十分密切,兩國之間的貿易額達到了5980多美元,雙方互為對方重要的貿易伙伴,3長期以來,美國對中國實行高科技禁運政策,這不僅損害了中美貿易,對于其國內科技公司也是巨大的損失,也是中美貿易逆差的重要原因。
二是相互尊重。這意味著中美之間要切實地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尊重各自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3一方面,美國要平等地看待中國,尊重其大國地位和發展模式,在涉及中國的領土主權和政治制度等核心利益問題上,改變過去橫加干涉的做法和高高在上的姿態,因為中國維護核心利益的絕不動搖。1另一方面,中國也應該尊重美國的國家利益,4中國有必要向美國明確表示無意于挑戰美國在全球的領導地位,向其闡明中國愿在現有國際秩序中發揮積極的建設作用,推動國際秩序向跟完善的方向發展。
三是合作共贏。就是要摒棄零和思維,在追求自身利益時兼顧對方利益,在尋求自身發展時促進共同發展,不斷深化利益交融格局。5現存的最重要的幾大國際組織,包括聯合國、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貿易組織等都是在美國的主導下形成的,時至今日美國依然在這些機構中發揮著主導作用。但是隨著各個國家實力的動態變化,制定于二戰后的某些規則顯然不符合時代的發展,這就要求美國應順應國際形勢、積極推進不合理的國際秩序朝著公正的方向發展。只有懷著積極開放的態度,照顧到別國的合理訴求,才可以維持美國所主導的國際秩序的穩定,從而實現雙贏的結果。同時,中國在獲得利益的同時,也應承擔更大的責任,提供公共產品。中美作為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又同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并且隨著中國國力進一步發展,中美將成為塑造國際制度最強的兩國國家。如果中美能夠“在統一體系內共同發展”,兩國就可以在國際制度的建設、改革和維護上發揮“領頭羊”的作用。6
二、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構建
首先雙方應該加強戰略互信,有效緩解和消除戰略互疑。當前中美正處于崛起國與守成國的歷史節點上,由于雙方社會制度、意識形態、價值觀念的差異,雙方對存在十分深重的戰略互疑。美國對中國的擔心主要是:中國對美國領導的全球體系的挑戰;中國的政治經濟關系、政府企業關系對國際經濟體系的挑戰;中國與美國亞太盟友的關系。中國擔心美國策劃推翻共產黨政權以及中國的意識形態和領土完整;擔心美國對臺軍售、美軍對中國的挑釁以及美國和盟國一道遏制中國;中國擔心美國實行貿易保護主義和美元貶值,蓄意阻礙人民幣國際化。7所以面對這么多的互疑,雙方應該利用已經建立的100多項協商對話機制,促進實現雙方各個層次、各個領域的深入交流溝通,有效化解戰略不信任。雙方要重點利用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促進高層的進一步了解。2015年中美第七輪對話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共識,雙方同意加強雙邊合作、共同應對地區和全球挑戰、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和能源挑戰,1雙方應該充分利用這一平臺積極擴大共識、增信釋疑。
其次,雙方應該加強兩軍的交流和合作。軍事關系是中美兩國最為敏感的話題,長期以來是中美關系的短板,因此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必然離不開新型軍事關系的構建。雙方應加強高層軍事交流以及建立處理緊急軍事情況的熱線電話。2015年11月,中國海軍對美國進行友好訪問,并與美國海軍伯克級導彈驅逐艦“梅森”號、“斯托克”號和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蒙特里”號在梅波特港東南海域舉行聯合演練。在聯合國層面,雙方可以在維護行動上相互協作,深化了解、增進友誼。更為重要的是,要避免第三國對于兩軍關系的破壞,8由于美國與其眾多盟國簽署了軍事互助協議,而其中有些小國憑借美國的軍事保護,肆意侵占中國的領土、攫取中國的油氣利益。美國要避免戰略誤判,切實約束盟國的狂妄行為,從而不會卷入到一場毫無必要的戰爭中。
再次,雙方可以在反恐方面加強合作??植乐髁x是全人類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的共同敵人,中美深受恐怖主義的威脅。2012年2月,美軍擊斃了基地組織領導人本·拉登,2014年奧巴馬總統宣布美國從阿富汗撤軍。但是,隨著伊斯蘭國的做大,美國又投入到另外一場反恐戰爭中,于2014年9月和盟友投入到打擊伊斯蘭國組織的空襲中。對中國而言,東突組織也長期盤踞在邊疆地區,嚴重危害到國家和社會穩定并損害人民生命財產利益。并且近年來,東突組織有和伊斯蘭國極端勢力合作的態勢,這對中國的反恐提出了新的考驗。同時,中國應與美國在聯合國層面通力合作,掐斷恐怖組織的資金來源,對于和恐怖勢力勾結的國家和個人,實施強有力的制裁和打擊。
雙方應該加強各領域人文交流,擴寬兩國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民意基礎。從“中國皇后號”來華,中美就建立了經貿和文化聯系,隨著中美建交,中美人文交流史無前例地擴大了。中美兩國在社會文化上有不少共同之處,如都是平民社會、都信奉物質主義和實用主義、都有較強的文化包容性。9民意也是影響美國政府公共和外交政策的重要因素。但是,奧巴馬上任之初,美國對華民意的走勢不好。他采取了維護中美關系的措施,如為了保證同胡主席的首次會面,取消了計劃中與達賴的會面。然而,一年后受大環境影響,他最終屈服于政治壓力和民意,在2010年做出了對臺軍售和會見達賴等傷害中美關系的決定。中國社會主義特色民主政治也越來越重視民意基礎,政府把百姓最為關系的事情放在其議程的優先位置予以考慮解決。民間交流日益增多將成為公共外交的一種有效形式,中美這種廣泛的社會人文交流對于增強兩國互信,推動中美關系向前發展將發揮重要作用。
另外,兩國領導人應該拿出足夠的戰略眼光和政治魄力,切實踐行相互尊重,勇于調整既有政策實踐中的偏差,推動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建設。10馬克思主義重視人民大眾在創造歷史的決定作用,但它也從未忽視領袖人物發揮的引領作用。美國總統在美國外交決策層的處于中心地位??偨y在影響美國對外政策時,最有權勢,特別是當他反對一項計劃或決定將其束之高閣時。3在老布什和克林頓政府任期內,美國國會就“中國的人權狀況”和“最惠國待遇”向總統施加了強大的壓力并頻頻表決通過對華不利的法案,兩位總統也多次動用否決權延長中國的最惠國待遇。建設中美新型大國關系,要“不畏浮云遮望眼”,不能讓一時一事所動搖,保持政策的穩定,才期大國關系的形成。
參考文獻
[1]金燦榮,王浩. 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復雜性與助力[J]. 領導科學,2014,12:54-56.
[2]根據2015年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對美國國家利益的界定,包括(1)美國、美國公民以及美國盟國與伙伴的安全;(2)—個開放的國際經濟體系,在其中美國經濟強大、創新、不斷增長;(3)在美國國內和全世界尊重“普世”價值;(4)在美國領導地位推動的國際秩序之內通過更強有力的合作應對全球挑戰。
[3]陳贄 薛穎.:跨越太平洋的合作[N]. 新華每日電訊,2013-06-10001.
[4]達巍. 建立面向未來的中美關系戰略共識與長期穩定框架[J]. 現代國際關系,2015,06:1-8+16+63.
[5]王輯思、李侃如:《中美戰略互疑:解析與應對》,北京: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中心,2012年3月。
[6]參見中國政府網http://www.gov.cn/xinwen/2015-06/26/content_2884379.htm
[7]達巍. 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路徑選擇[J]. 世界經濟與政治,2013,07:59-73+157-158.
[8]金燦榮,段皓文. 當前中美關系的問題與出路[J]. 國際觀察,2014,01:71-83.
[9]李永成. 戰略意圖與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構建[J]. 外交評論(外交學院學報),2013,05:19-38
[10]杰里爾.A.羅賽蒂:《美國對外政策的政治學》,世界知識出版社1997年版,第40頁。
(作者單位:四川外國語大學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