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巖 陳浩
摘 要:廣播電視媒體是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先進文化、構建文明和諧社會的重要宣傳陣地,有效拓寬和延伸公眾對核心價值觀的認知渠道,提高公眾對核心價值觀的認知深度和水平,是廣播電視媒體的職責所在。本文主要闡述廣播電視媒體在傳播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上研究和探索,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推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廣播電視媒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一、履行好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職責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性質和基本特征,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1]。廣播電視媒體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宣傳陣地,有效拓寬和延伸公眾對核心價值觀的認知渠道,提高公眾對核心價值觀的認知深度和水平,是廣播電視媒體的職責所在。在思想上要強化自身的政治意識和責任意識,在工作上注重落到實處,在體制建設上健全職業規范,打造出一支具有新聞業務能力精干、政治素質過硬、紀律嚴明的廣播電視媒體團隊。在新聞報道中,要堅持正確輿論、價值取向,掌握好新聞傳播與宣傳的時效性和針對性,切準新聞傳播的連接點和關鍵點,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社會的各個領域當中,凝聚大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共識。
二、創新舉措、深挖潛能
1、與墾荒精神相結合,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共青農場是中國青年志愿墾荒精神的發源地,而墾荒精神具有其獨特的魅力和靈魂。在傳播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注重挖掘核心價值觀和墾荒精神本身內含的文化認知、精神指引和價值理念,協同構建多角度、多方面的傳播路徑和體系,充分發揮核心價值觀和墾荒精神在共青農場改革發展和現代化建設事業上的推動力和影響力,引導共青團廣大青年投身到農場的開發建設中,以實際行動奏響報效祖國的時代強音,讓共青團這面旗幟永葆鮮艷色彩[2]。
2、抓住共青農場農墾改革和建設團中央“三個教育培訓”基地的有利契機,改變傳統的認知觀念,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和引領作用,從思想、管理模式和制度上突破,制定和實施行之有效的人才政策,進一步健全人才選用、培養管理模式和機制,提升人才綜合素質,打造全國品牌和示范性教育基地,助推共青農場發展。
3、發揮中國節日對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勢作用。青年節、建軍節、建黨節、國慶節等節日具有政治意義及參與廣泛性,春節、中秋節、清明節等傳統節日具有文化意義及參與廣泛性。共青農場通過挖掘這些重要節日所蘊含的意義和傳播潛能,在農場小城中的場史館、墾荒情文化廣場、墾荒文化墻等處舉辦莊嚴莊重、內涵和寓意豐富的慶祝和紀念活動。通過這些活動拓寬傳播核心價值觀的渠道,提高民眾對核心價值觀的認知深度。
4、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創新傳播方式和生產方式。共青農場適應時代的發展,充分發揮互聯網及新型科學技術在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優勢,制作和創造出符合各類社會群眾需要的文化節目、文化產品。同時,借助移動互聯網及新型科學技術,以微信朋友圈、新浪微博、論壇等為載體,將數字化、信息化、網絡化的新聞內容向大眾進行傳播[3]。
5、思想工作創新。重點抓好新聞理念創新、方法創新和基層工作創新,把注意力放在社會基層,積極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難題的改革措施和技巧,為改進共青農場新聞宣傳工作提出了指導性建議。努力加強正面報道和輿論引導,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價值目標、取向和準則貫穿到共青農場的日常宣傳、熱點引導和輿論監督中,弘揚社會主義主文化認知、精神指引和價值理念,鞏固和壯大社會健康發展的主流思想輿論[4]。
6、增強輿論引導的有效性。要提升新聞輿論引導的有效性,第一要務就是要增強新聞導向的針對性,建立輿情監控,確立正確的溝通理念,把握好公眾的認知水平和需求,做好上情下達和下情上達。廣播電視媒體是黨、國家、群眾、社會之間相互聯系的橋梁和紐帶,需要從中營造良好的氛圍,關切公眾、社會和國家的熱點問題,找準輿論的平衡點和切入點,以需求為導向,不激化社會矛盾,遵循客觀規律,接受公眾監督。
三、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原則
1、“三貼近”原則: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提高新聞輿論引導水平,注重在內容上創新、方法上和方式上的創新以及體制上的創新,抓住關鍵點和切入點,改進新聞宣傳報道[5]。
2、堅持新聞黨性原則。新聞黨性原則是思想意識形態、政治主張和組織原則在新聞媒體活動中的體現,也是新聞工作的根本原則,其內容包括: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正確的政治立場,尊從中國共產黨的宣傳原則和紀律,積極宣傳黨的政治綱領、路線及政策,推動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
3、堅持新聞客觀性原則。新聞內容必須以事實為基礎和依據,從唯物論、辯證唯物主義角度出發,反映客觀事物的本質,確保新聞內容和引用材料準確可靠,符合事實,自覺抵制虛假報道,不能憑空臆測、以偏概全。
四、結語
廣播電視媒體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先進文化、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宣傳陣地。時代在不斷的發展和進步中不斷演變出新型的新聞媒體,重塑了新的格局。在社會發展格局多變、意識形態復雜及新聞媒體格局混亂的大環境下,廣播電視媒體需正本清源,深挖潛能,制定長效措施,提高站位,拓寬主流輿論的實現路徑,提高新聞傳媒的公信力和影響力,讓社會主義價值觀真正的深植于大眾的思想當中,推動國家的進步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N].人民日報,2012年.
[2]楊林川.弘揚墾荒精神創新創業創優共青農場再續輝煌[N].東北網,2011年.
[3]張紅艷.擔當好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職責[N].學習時報,2018年.
[4]程敏.主流媒體踐行和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與探討[N].聲屏世界,2015年.
[5]廣播電視基礎知識[Z].百度文庫,2018年.
(作者單位:1.黑龍江省寶泉嶺管理局共青農場廣播電視局 ? ?;2.黑龍江省蘿北縣東明鄉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