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偉杭
摘要:現階段,我國經濟社會在不斷地發展進步,隨著國家對教育方面的重視,美術教育的地位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美術作為一門重要學科,在培養學生的內在素養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美術課也已經是中小學課堂中必不可少的一門課程。但是經過對農村地區美術現狀的調查,大部分農村地區對美術課程的重視度仍然不是很高,有許多困境及存在的問題仍然需要被打破。
關鍵詞:美術教育、農村地區、現象、對策
1.農村地區美術教育現狀
當前,農村地區的美術教育教學設施受到經濟條件的限制,農村中小學學校的管理者對美術學科的重視度不高、教學觀念陳舊,只注重升學率的影響,所以學校只有關乎升學學科課程的設置;其次,因為教育教學的環境問題,城鄉差距很大、資源短缺經濟較落后,導致課程沒有辦法照常進行。又因為農村地區美術教師師資力量的欠缺,導致美術課基本上都是由其他科目的老師代為上課。
1.1農村學校對美術教育的重視度不夠
目前,我國仍處于應試教育狀態,只重視有關升學方面學科的學習,而忽略了對美術教育的重視,認為只有語文、數學、英語這幾門主科對學生的發展才是重要的,起著決定性作用,卻忽略了美術自身的育人功能以及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許多學校即使設置了美術學科的存在,卻從未上過美術課,美術老師始終處于“被請假”、“被生病”的狀態,導致了美術老師越來越少,越來越不被重視,有些學校的美術老師在教美術學科的同時,又教著其他學科,而美術學科的設置,只是為了應付檢查,并沒有真正體現出它自身的學科價值。
1.2農村地區美術教育資源短缺
近幾年來,農村經濟有著很大的發展,對教育問題也下大力解決,但這種情況只改變了農村的教學環境,卻仍未改變對教育教學設備的引進及投入,這些現狀依舊限制了學生對科學技術的學習。中國一直都在實行普及九年義務制教學,但由于經濟的落后,使得城鄉差距更大。而美術教育本身就不受人們重視,在美術方面的投資就更加少。
1.3美術教師師資力量欠缺
農村中小學美術課程很難開發,除了教學經濟條件落后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在于教師資源的欠缺。農村地區經濟不發達,許多剛剛畢業的老師不愿意到農村去教學,認為農村地區不利于自身的未來發展及晉升,而有愿意去農村教學的人也是為了方便回到城市學校更進一步的晉升,還有一部分是被調到縣城的學校,流失也比較大量,專業性的美術老師很少,大部分都是由其他學科的老師代課的,但是美術的專業性很強,文化課教師做不到對美術學科知識進行深入挖掘,所以大多數教師都在應付著上課,在課上讓學生自己畫畫,課后老師簡簡單單的給同學們評個分數,這也造成了資源的浪費。
1.4過于單一的教學評價
長期以來,學校老師對學生的評價僅僅停留在教師層面的專業性術語,而忽略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忽略了學生從第一節課到后來的進步,專業性的老師都沒能夠認識到評價的重要性,更別說是代課老師對美術課程的評價了。評價過程也恰恰能反映出本節課的教學是否成功,學生們是否能夠吸收、消化。
2.針對現階段農村美術教育現狀的對策
2.1改變陳舊觀念,加強對美術教育的認識
現階段農村地區學校對待美術教育問題有很多不合理的現象,需要國家、學校及家庭積極改變觀念,來提高美術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及認識度。學校應該嚴格執行《課程標準》中的內容及要求,并且要求美術老師嚴格按照《課程標準》中的要求去上好每一節課,認真上課備課,起到美術教育應有的作用。同時要設置對農村教師的規章制度,明確美術老師的教學目標和老師的職責所在。習總書記在會議中強調:“要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堅持以美育人,提高學生的審美和人文素養”。政府部門應該改變原有的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注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不再以考學為上課的任務所在,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
2.2開展新課程美術資源的開發
教育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尤其是美術學科。這門課程需要的不是照本宣科,而是結合教材中的內容同時到自然界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開展另一種形式的教學。農村具有自己獨特的課程資源——田地、藍天白云、泥巴、小溪等等,這些都是大城市中所見不到的,所以美術老師要對當地資源加以利用,創作出校本課程。
2.3加強對農村地區美術教師團隊的培養建設
學校應該加強對美術教師的培訓工作,加強對美術教師的思想培養、能力培養及教學目標上的培養,老師之所以不愿到農村學校進行工作,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經濟落后,對教師的待遇低,未來晉升的可能性小。所以,政府也要解決對農村地區教師的待遇問題,提高重視度。現在大部分師范院校的畢業生都找不到工作,城市學校進不去,農村學校又因為條件差不愿意去。這樣既造成農村學校沒有專業性的美術老師來授課,又造成了資源的浪費現象。如果政府注意到了這個問題,那么既解決了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又解決了農村學校缺少美術教師的現象。
2.4教學評價合理
評價對學生來講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作品檢驗的是一節課的成功與否,教師的評價要因人而異,要針對不同的學生用不同的評價標準,并且在評價中要明確的指出學生的缺點及發展方向。因此,教師要采用多種方式評價的方法對學生做出評價,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基礎水平,關注學生是否努力,照著他原有的水平確認他是否在進步,要采用過程性評價;最好給每位學生準備一個檔案袋,把學生一學年的作品都放在檔案袋中并且記錄下來學生進步的過程;要注重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上課是否積極努力學習,對待作業是否認真完成,要采用表現性評價的方法,同時教師要尊重差異,給予每個學生進行具體的指點和引導,讓學生愉快的學習,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徐靜京.淺析農村小學美術教育存在的對策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6(24):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