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老年化時代背景下,如何妥善安排老年人群生活方式成為當今社會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如今,各界社會組織均為老年人搭建了養老平臺,但我國普遍養老水平仍局限于硬件養護階段。老年教育尤其是音樂教育,是一項具有深遠意義的工作。
關鍵詞:老年化;音樂治療;音樂教育;措施
一、人口老年化現狀及社會養老問題分析
目前,迅速發展的人口老齡化趨勢已成為我國嚴峻的社會問題。截止2018年,60周歲及以上人口達24949人,占全國總人口的17.9%,對比2017年同比上升0.6%。預計到2024年,65周歲以上老年化人口將增加至7400萬余人,占總人口比例超20%,我國老年化社會已然到來。
在老年化時代背景下,如何妥善安排老年人群生活方式成為當今社會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如今,各界社會組織,諸如社區、學校、慈善機構等均為老年人搭建了養老平臺,但我國普遍養老水平仍局限于硬件養護階段。老年教育尤其是音樂教育,是一項具有深遠意義的工作。
二、老年音樂教育的必要性
1.音樂的治療價值能幫助老年群體保持社會行為
音樂治療的方法包括視聽、演奏、創作等多個手段,通過音樂投射及音樂聯想釋放不同頻率的聲波振動,作用于人體各個器官系統使之產生有益的共振。節奏鮮明的聲波作用于大腦,刺激大腦皮層神經,促進體內活性物質分泌,調節腸道蠕動,增強人體免疫功能;節奏舒緩的聲波可加速血液內啡肽分泌,達到鎮痛作用。有案例證實,英國倫敦,音樂治療先驅塔瑪伊諾曾為接受腦腫瘤手術后出現失憶、呆滯后遺癥的患者,以患者曾經最為熟悉的搖滾樂旋律成功修復受損腦神經,恢復記憶力。
音樂治療具有為被治療者提供安全感,增加創造性表達能力的治療目標。老年群體普遍存在社會認同感缺失的心理。音樂治療具有群體性特征,在正確的引導下,開發老年人音樂同步能力,開導音樂思維,激發再創造式音樂能力,增強老年人共情能力,保持社會性行為,讓老年人在音樂互動中獲得自信。
2.通過音樂學習產生情感共鳴
音樂學習與鑒賞是一種情感體驗的過程,《音樂課程標準》中指出:“通過音樂學習,使學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潛移默化中建立起對一切美好事物的摯愛之情,進而養成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和美好未來的向往。”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通過了解音樂的結構與情感表達,使學習者得到情緒釋放,產生情感共鳴。
情感體驗增加了音樂學習的德育功能。從心理學角度上看,情感是人類對外界事物特定的反映模式,是人類對于外界事物是否合符自己需要的表現形式。音樂是極富情感的藝術,在音樂學習過程中,通過親身感受音樂所呈現的藝術語言,結合自己的主觀思維去思考,從而產生情感共鳴,幫助情感宣泄,培養審美情操。
三、老年音樂教育的手段措施
1.重視音樂教育科普宣傳
各級政府需加大宣傳力度,向公眾普及音樂教育的重要性,提高老年人對于音樂活動的重視。同時,政府應發揮其自身影響力,聯合各類社會媒體在不同地區開展音樂交流活動,為廣大老年群體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挖掘特色音樂元素,不斷豐富音樂活動形式。音樂不再局限于熒幕之后,而應真正走入基層與群眾。
2.政府與社區緊密合作,加強基層音樂文化建設
發展老年音樂教育事業需要以堅實的物質成本為基礎,要做到老年音樂教育事業蓬勃發展,應充分利用社會群體的作用。目前,各大社區已基本設置社區老年大學,但仍存在學位“供不應求”的現狀。對此,社區物業及開發商應加大建設力度,在社區硬件及人員設備正常運作的前提下,放寬老年大學學位供應,壯大老年大學發展規模。同時,政府應積極支持相關項目,加大老年大學機構的經費投入,開辟更多渠道,幫助社區進行人才及資金引流。老年音樂教育應實現老年人足不出戶接受音樂教育的基層化趨勢。
3.鼓勵各界專業人士參與到老年音樂教育事業中
目前社會老年教育機構存在專業性音樂人才匱乏的情況,政府及各界社會組織應搭建與專業機構互通的平臺,組織藝術類院校師生參與到老年音樂教學實踐中來。同時,為專業性藝術人才提供相應福利,為藝術院校畢業生及退休教師提供就業機會,定期在老年教育機構開設講座、音樂會等音樂活動,調動專業性人才參與老年音樂教育的積極性,即為老年群體提供了專業的學習平臺,也解決了社會就業緊張問題。
4.豐富創新音樂教學方式
傳統音樂教育注重于對樂曲的理論化處理,包括讀譜唱譜以及音樂曲式結構的剖析。對于老年群體來說,過于專業理性的教學方式讓他們感受不到音樂的趣味,從而降低學習音樂的積極性。老年音樂教育機構應注重音樂課程的互動性,著重介紹樂曲外延的創造背景,結合歷史、文學等元素以故事形式作闡述。同時,開發老年人音樂創作思維能力,以群體為模式,利用身邊的資源進行音樂創造,讓老年人感受到音樂就在身邊的樂趣。
四、結語
基于身體機能老化的生理特征,老年人群具有抗壓力弱、專注力弱的心理特征。因此,老年音樂教育有別于其他形式的教育。在物質發達的社會環境下,老有所養老有所依不再局限于解決物質條件,更在于精神層面的關愛。如何提高老年群體學習興趣,如何為老年人創造科學的學習環境,如何提高全民老年化音樂教育意識,這些都需要音樂工作者不斷探索鉆研。
參考文獻
[1]姜雪,關注學生心理—初中音樂欣賞教學研究,東北師范大學,2005
[2]劉敏麗、姜艷春,淺談老年大學的音樂教育工作,音樂時空,2014年11期
作者簡介:
王紫瀅,1994年8月6日,漢族,女,廣東省廣州市,文學學士學位,音樂教育研究方向
(身份證號碼:44018119940806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