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晶梅
由于受到當老師的外公、兩位舅舅的熏陶,對老師的敬佩,對老師這份神圣職業的敬重,我在1989年終于考上我夢寐以求的道縣師范學校。1992年終于成了一名光榮的教師。從事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我想:我是最幸福的。從此,我想要當一個優秀的老師,這是我的夢想。一晃已經有26年了。回想這些年的酸甜苦辣。不是真像我想象中的天真,事事如意。追夢的路是坎坷的。遇上學生不聽話心煩;成績不理想心煩;家長不講理心煩;瑣事多,心煩;分下去的任務,老師完成得不夠好,心煩;看到一個個同學都住上了高檔的小區房,心煩.....這種狀況的出現,也許導致教師的職業倦怠吧。這種倦怠也只是困擾我一小陣子,不會很久,但絲毫沒影響我對夢想的追求。由于我努力上進,取得不少的成績。也獲得不少的榮譽。2008年擔任學校的教導主任,2014年擔任五小的副校長。2004年我被評為小學高級教師,2018年又評為了副高。曾兩次被進修學校聘請為暑期培訓的教師。多次被教育局聘請為進城教師試教的評委。多次被評為“縣優秀班主任”“縣優秀教師”。2016年還被評為“永州市師德標兵”。有六篇論文發表在國家級的書刊上。更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我做行政,還是不做行政,我一值戰斗在教師的第一線。引領學校的教學,上語文課,從來沒有間斷過。在課堂上靜聽花開的聲音,我覺得自己是非常幸福的教師。那我以前的心煩、職業倦怠又是怎樣克服的呢?
我想:教師產生職業倦怠是正常的,就如同人們常常會患感冒一樣,而優秀的教師最容易產生職業倦怠。產生職業倦怠只是人生的一個交叉路口。如果處理得當,或許能夠找到教育人生的新方向,將危機化為轉機,還能將轉機變為再一次成長的契機。如何克服教師職業倦怠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努力:
一、不攀比、保持一顆平常心
以前,同學聚會時,免不了談老公孩子、買車買房、買高檔家具.....每當談到與經濟有關的,我就緘口不說,做個忠實的聽眾。最初幾次,我很受傷。覺得自己的這份工作,沒有給家里帶來榮耀。后來我說服自己,不談錢的時候,我有夢想,我要做一個優秀的教師,我的精神世界是充裕的,在學校的生活,我很滿意,挺快樂的。況且經濟上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就這樣,我不再那么糾結,不和別人比,保持一顆平常心。
有的教師具有遠大的教育理想和飽滿的工作熱情,就像我有比較高的目標。一旦工作一時停滯不前,或者工作壓力加大,很容易產生職業倦怠。一個人的時間、精力和能力有限,不是人人都可以攀登珠穆朗瑪峰的。需要教師量力而行,正視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自己的精力和時間,對自己要求要適度,不要過高,適當評價自己的工作,對自己不要求全責備。順境時,心態平和;逆境中,心態冷靜。時時保持一顆平常心。
二、重新燃起激情之火
要克服職業倦怠,就必須重新燃起激情之火。想想曾經的夢想;想想教育中的美好的事情;想想每天在你面前綻放的笑臉。教育需要激情,因為教育是心靈的對話,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是以心激心,以情激情的活動。激情,使教育富有感召力、震撼力,使教育增添光彩,也使教師煥發青春,精神抖擻地工作。于漪說:激情是教師必不可少的素質。美國學者威伍在《激情,成就一個教師》中說:想要成為好教師可能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志向更高和激情奔放的。偉大至少一部分出自天賦,這是無法傳播的。然而,偉大的教師一定是激情的教師。這種激情指對生命的熱烈擁抱,對世界的強烈熱愛,對夢想的執著追求,對一切未知的不屈不撓的追問。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師具有激情,克服職業倦怠就是輕而易舉的了。
三、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獲得新的成就感,取得新的成績
這是克服職業倦怠的良方。自己的專業水平不斷提高,從一個高度躍向一個新的高度,工作得到領導的器重,同事的贊嘆,學生的認可,家長的肯定,就會獲得新的成就感。而獲得了新的成就感,就會更加興致勃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投入到研究中去,從而進一步提高水平。這樣形成了良性循環,職業倦怠自然就銷聲匿跡了。比如我:我邊教邊學,邊學邊教。我第一學歷是中師,相繼我拿到了大專、本科的學歷。信息技術不斷提高。把多媒體與教學融合,讓我的課堂大放光彩。有機會就參加各級各類的學習、培訓。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每年在學校,我都帶頭上示范課。
四、豐富自己的生活,提高生活質量。
教育的本質是讓受教育者享受幸福,追求幸福。這樣,從事教育的教師就應該首先享受幸福,成為幸福的人。而我們過多地要求教師做蠟燭,做火炬,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實在過于悲壯悲涼。老師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往往犧牲了自己的時間,犧牲了自己的健康,甚至犧牲了自己的家庭,犧牲了自己孩子的前途。成年累月奮戰在教育第一線。這樣心靈枯竭,一遇到特殊情況,自然會產生倦怠感。要改變這樣狀況,在緊張之余,雙休日,我常聽聽音樂,跳廣場舞,和老公參加體育鍛煉,打羽毛球,跑步.....每到暑假,我和一群好友至少到一個大的旅游景點去玩,如:北京、上海、杭州、南京、桂林、貴州、云南.....既飽覽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又增長了見識、愉悅了身心。平常短假,和家人朋友到周邊鄰縣旅游景點游山玩水。做到極度放松開心。豐富自己的生活。哪來的倦怠感?只有更有激情地工作。用幸福塑造幸福,用美好引導美好。
五、不斷創新
我教畢業班教的最多,教材不換,用的總是那本教材。但是教完一個學期,書上的備課筆記越來越多。鉆研教材,教法,我都會體現在我的教科書上。有的老師工作五年、十年,拿到了相應的職稱,覺得教材吃透了,教法掌握了,于是,按部就班,亦步亦趨,心甘情愿地重復昨天的故事,產生了年年月月花相似的感覺,職業倦怠自然而然就應運而生了。其實,教育是永遠年輕的事業,教育的每一天都是一首雋永美麗、動人心魄的詩;教育的每一天都有讓人憧憬的夢,引人不懈拼搏的夢。教師相信孩子的心靈是蔚藍的、浩瀚的,孩子們就像含苞待放的花朵,每一天都在成長具有這樣觀念的教師會有強烈的使命感、責任感,就會不斷創新,即使是教過幾遍的教材,也要重新思考,重新備課。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相信太陽每天都是新的,會譜寫出嶄新的教育樂章。
六、給自己的心靈放假,給自己以一定的休閑
在我做教導主任時,一個星期上五天班,在學校馬不蹄停,雙休日還在學校加班,沒有一刻是空閑的。令人心力交瘁、倍感痛苦,為此,我合理的安排時間,再也不連年累月地眼睛一睜,忙到熄燈。人如果過于緊張,過于疲勞,就會影響身心健康。教師的工作越來越為社會所重視,越來越為家長所重視。家長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師的壓力越來越大,這是不爭的事實。教師要善于做到勞逸結合,有張有弛,給自己以一定的休閑,比如,上完課后,不要急于伏案工作,可以閉目養神,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徹底休息十分鐘八分鐘。一周內,找個適當時機,給心靈放一會兒假。這樣做有利于調整心態安撫心靈緩解壓力。
七、要寬容,廣交友。
教育之路不會永遠一馬平川、艷陽高照、掌聲雷動,優秀教師取得成績后,難免遇到諷刺、挖苦,甚至無中生有的誹謗,這對職業倦怠無疑是火上澆油。怎么辦?要寬容,要大度。最好能做到化干戈為玉帛,相逢一笑泯恩仇。還可以交幾個知心朋友。促膝談心,傾心相助,互相鼓勵,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敞開心扉,向朋友傾訴煩惱苦悶。這樣心靈的天空會雨過天晴。
總之,我們在教育教學中,不斷摸索,找到既能搞好工作又能使自己愉悅身心的好方法。做一個優秀真正幸福的老師。
(作者單位:湖南永州寧遠五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