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璇
摘 要:語言是人類表達的一項重要工具,是人類在交流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手段,舞蹈教學作為人們的活動之一,也需要通過語言來傳授基礎知識、組織師生教學和培養學生能力。激勵型語言作為語言的一個分支,不論是在平時的教學活動還是在舞蹈教學過程中都能起到激發學生潛能、營造和諧育人環境的重大作用,還能幫助教師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舞蹈教學需要教師具備嚴謹、簡短、有激勵性的語言功能和科學高效的課堂設計,讓學生在上課的過程中感受到輕松愉悅的氛圍。本文通過具體分析激勵性語言在舞蹈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探討其中所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辦法。
關鍵詞:激勵性語言;存在的問題;解決對策
一、舞蹈教學中激勵性語言的運用
1.增加期望值
實驗證明,積極的心態總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希望,是激勵人們不斷前進的不竭動力,心懷希望,就是相信目標的價值是無窮的并且能夠在希望的驅使下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目標,這當中就涉及到我們所說的期望值,即努力。在舞蹈教學的過程中,通過激勵性語言能增加學生的價值觀和使命觀從而引發學生學習的動機,使舞蹈教學過程更輕松順暢。
因此,在舞蹈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期望值的作用發揮到極致,通過語言的激勵作用來讓學生樹立自信心。舞蹈老師可以選擇具備相應要求的學生,為他們提供所需的訓練,明確訓練當中的要求,讓學生嚴格要求自己,再結合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和資源。對于那些基礎稍次或信心不足的學生,教師要進行細心的指導和關懷,從而提高他們的期望值;最重要的是,對于學生,教師一定不能吝嗇贊美,要多給于學生應有的激勵,注重個性化的激勵語言,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期望值,而且對于學生自己的學習成效也具有一定的肯定作用[1]。通過激勵型語言為學生增強自信心,明確學習動機,是我們教師和學生在舞蹈練習過程中共同的關注點。
2.體現因果值
人類活動的過程描述和內容分析之間的因果關系都歸結于歸因論,通過它來解釋活動中預測和控制人們行為或者環境的原理,從而改變人的自我感覺、思維和認識的意識,最終達到改變人們行為的目的,因此歸因論也可稱為認知理論。有了良好的動機就有了內在動力,它能直接推動人們進行學習,讓人們取得和保持他們應得的成就。
3重置框視值
重新框視意在為自己在經驗中、過往的過程中搭配一個最恰當的框架來表述自己,生活中所經歷的一切都有它一定的意義,這個意義取決于我們為它尋找的框架,它不是一成不變的,由于觀察事物的角度不同,框架的含義就不同,對這個事物的認知也就不同。過去的經驗常常控制人們對于周圍事物的認知,讓我們忽略了其實不同的體驗會產生不同的認知,任何事物都是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框視,就比如學生在舞蹈學習不順暢的過程中只會產生兩種心理效果:要么耿耿于懷,停滯不前,自信心喪失;要么從失誤中進行反思,吸取經驗,重新審視自己。事物無非就只有兩種結果,不是成功就是失敗,不管對與錯,它其中都包含著多重含義,選擇好與壞完全看自己從什么角度出發去框視。
二、激勵性語言在教學運用中存在的問題
1.操作的規范性問題
舞蹈教學是一個十分嚴謹的事業,教學過程中所運用的激勵性語言必須是在科學語言的基礎上提出的,那些沒有科學依據的、自我猜測的說法和含糊不清的解釋不能得到公眾的認可更不能讓學生理解話語中的意思從而使他們的認知理解產生偏差[2]。舞蹈教師的專業水平和專業技巧直接關系到他們能否運用科學的教育語言,因此,舞蹈教學運用激勵性語言的重點在于掌握舞蹈動作的訣竅和措辭的能力。
另一方面,在鼓勵學生的目的下,激勵語言會使教師發現學生更多的優點,但是對于一些性格內向、進步不明顯的同學,只要一有進步就鼓勵,給予表揚贊美,在責備時就必須做到“收持有度”,不能一昧的贊揚。從老師的表揚語言中提升自己的自信心,提高學習能力,同時也要在建議中學會成長。
2.成果評價問題
舞蹈教學是一個雙向互動的活動,“激勵性語言”效果到底如何,第四方并不好輕易評價,只有教師、學生或者家長在大量教學實踐后才能從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慢慢發掘,一般,我們是通過兩種方式去對教學過程中的細微變化和最后的成果進行雙向成效評價。
三、解決對策
1.循序漸進
其一,激勵語言配合著肢體語言使用。教師對于學生進行“激勵性語言”贊揚時,同時可以向學生比出表示非常棒的手勢,表達對學生的鼓勵,讓學生自信心倍增,用語言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隨后再糾正學生做的不好的地方,防止打擊學生學習的熱情;學生演出時老師要給予鼓勵加油,結束后給他們一個溫馨的擁抱,讓他們對自己的表演充滿信心,盡情展現自我。我們要強調的是老師扮演的是友好的形象和能和學生友好相處的朋友,因此要杜絕板著臉訓人,甚至不與學生進行交流。
其二,激勵語言配合著面部表情使用。老師的私人情緒不能帶到課堂上來,在上課之前,老師應該調整后自己的狀態,用積極陽光、面帶微笑的面容進入課堂,為學生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環境,增加優良課程的完成度。當學生獨自練習舞蹈時、因緊張而犯錯時,老師的一個微笑、一個點頭都能給學生帶來無盡的鼓勵,讓學生有自信能堅持到舞蹈結束。
2.組建科學嚴謹的研究隊伍
近年來,由于教育觀念的轉變、教育方式的改革,激勵性教育的思想越來越深入人心,受到廣大教師和學生家長的歡迎,大多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都引用了這樣的教學理念。組建一支科學嚴謹的運用方式研究隊伍至關重要,讓舞蹈教師今后能夠運用自如,并根據每個學生的個性和優缺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真正實現激勵性語言的作用。
四、結論
綜上所述,激勵性語言在舞蹈教學中有著極大的積極作用,激勵性語言的使用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舞蹈的興趣,而且能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放松心情,緩解緊張的情緒。再者,對于舞蹈教學中兩種角色之間的關系也有著緩解作用,讓師生關系更加融洽從而提升教學質量。不管怎么說,激勵性語言使用技巧上的優美和鼓勵學生的作用不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在工作學習中都能給予學生最真誠的、最有效的幫助,輔助學生們在舞蹈學習生涯健康、有效發展,當然亂用、錯用的危害也不容忽視,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謹慎使用,防止錯誤問題的產生。
參考文獻
[1]任瑞杰.運用課堂激勵性語言的實踐探索[J].基礎教育參考,2017(3):55-56.
[2]康鄢.論述教學語言在舞蹈教學中的重要作用[J].北方文學,2017(9):186-186.
(作者單位:山東大學(威海)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