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誠
摘 要:飛機的航線維修與飛機的正常安全運行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飛機航線維修的質量也直接關系著飛機的飛行效率,本文主要針對航線維修過程中的安全問題進行探究。
關鍵詞:航線維修;安全;風險
1 引言
飛機航線維修對于飛機的正常安全運行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相對來說,飛機航線維修工作風險較高,具有人員疲勞度高、工作時間有效期短、規章嚴密和任務種類多的特點,如果沒有做好飛機航線維修工作,將會造成嚴重的事故后果。因此,必須要加強對航線維修中安全問題的重視,明確航線維修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解決,保證飛機能夠正常穩定的飛行。
2 飛機航線維修的特點
2.1飛機數量的迅猛增長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對飛機出行的需求量持續增加,導致民航總體運輸量呈現高速增長的態勢。最近五年來,我國旅客運輸量始終保持著10%以上的增長率,民航運輸總周轉量已經僅次于美國位于世界第二位,這也給航線的通航以及航線維修工作帶來了更大的壓力。
2.2航線維修從業人員增長速度較慢
從當前航線維修從業人員的增長情況來看,最近幾年來每年平均增長不超過7%,從事飛機航線維修的專業人員僅有不到十萬人。從某種程度上來看,維修從業人員的年均增長率僅為航空器數量增長比例的一半,這也導致航線維修工作壓力較大,工作任務較多,影響工作質量和工作效果。
3 當前航線維修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3.1對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認識存在錯誤
當發生不安全事件之后,工作人員要區分導致該事件的原因到底是特殊性的原因還是普遍性的原因,如果是個性的原因及特殊性的原因導致不安全事件,僅僅需要小范圍針對性地制定措施便可以對問題進行有效處理。如果問題是普遍性的,則需要明確管理方面的因素。如果錯誤地將個性的問題當作普遍性的問題進行措施的制定,不僅會大幅提高維護成本,而且也難以保證維護質量。飛機維修公司作為飛機航行的重要保障,需要在保證經濟效益的同時,做到生產與安全的平衡,避免嚴重不安全事件的發生。企業在進行風險控制措施制定的過程中,必須要綜合考慮硬件成本、人力資源成本以及管理成本等各種各樣的成本邊界。從當前航線維修實際過程中來看,存在可操作性差以及相關措施缺乏執行力的問題,員工未能充分履行自身的崗位責任,管理人員也難以承擔起管理者的角色。風險控制過程缺乏閉環控制,導致在維護措施執行開展的期間缺乏有效的驗證,有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后果[1]。
3.2員工缺乏危機意識
根據墨菲定律,風險和差錯是必然存在的、不可避免的。管理人員需要做好管理系統和監督系統的建設,從而能夠有效控制不安全事件發生的頻率以及不安全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但是在維修工作過程中,有的員工心存僥幸,沒有充分認識到海恩法則的含義,在航線維修過程中沒有嚴格按照相關標準以及公司規定開展維修工作,隨意性較強,往往會造成各種各樣的差錯,引起很多低級錯誤,嚴重影響航線的正常穩定通行[2]。
3.3缺乏對全員風險管理的重視
從當前企業開展飛機航線維修管理的過程中來看,員工和管理者都存在忽視全員風險管理的問題,認為風險管理主要是質量部門的事情,員工只需要做到執行即可。但是有很多風險是質量部門所無法監控到位的,需要貼近生產現場的員工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進行識別和認知,這也對全體員工的風險識別和控制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要求全體員工能夠充分發揮主人翁精神,將風險管理工作貫穿于航線維護工作的始終。
4 航線維修安全問題的規避措施
4.1發現危險源
找出航線維修中安全問題威脅源的方法有很多,比較常用的是魚骨圖法以及shell模型分析法。根據相關標準要求,維修單位在管理手冊的制定過程中,需要明確一種分析方法,結合工作的實際內容以及公司的要求,選擇運用恰當以及方向正確的措施,從而能夠找出類似的危險源。從當前航線維修工作來看,落后的航班計劃發布方式,缺乏有效的信息核對,不可操作的工作程序以及缺乏專業課高水平的崗位工作人員是導致航線維修風險的主要因素。在實踐過程中,只要能夠通過一定范圍的識別和管理找出相對應的危險源,便是可以應用的好的方法,足以發揮危險源識別的效能。其次,進行危險源識別的過程中,還需要加強對人為因素的分析,航空運行活動不管是哪個系統都需要人力資源的參與。在進行案例生產計劃系統當中,從航班任務分配、航班信息抄寫、計劃員信息傳遞、交接班的環節都需要人力的參與,這也是容易發生差錯和問題的環節,需要遵循和運用人文因素,保證航線維修的高效性和科學性。
4.2保持交流與溝通
有人可能認為安全管理體系(SMS)已經從理論上明確了安全作業的環境。而SMS 也可能是從組織層面上解決安全問題的最有效的方法。按照國際民航組織(ICAO)的定義,SMS 是一種系統化的管理安全的方法,包括必要的組織機構、問責辦法、政策和程序。通俗的理解是,它是一種文化轉型,是以政府法規機構到政府幫助企業建立自身的誠信系統。
4.3制訂措施
通過識別系統、查找危險源、判別風險等步驟,系統中的“問題”或是要重點解決的問題應該擺在紙面上了,接下來就是要制訂措施,去彌補,去防范。在這個環節,首要考慮的不是急于制訂防范措施,而是消除危險源。如果確實無法消除,再考慮采取防范措施。比如該案例分析出在抄寫航班信息環節存在不可避免的人為因素,要解決這個問題,考慮的是消除這個人為因素,即采用某種方式,不用人來抄寫航班信息,這樣的一個措施會徹底把這個環節的人為因素消除掉。如果能夠實現,該單位的生產計劃系統的安全性將上升到一個很高的水平,即不會再因航班信息的傳遞出錯。
5 結語
航空飛機維修風險管理任重道遠、危機重重,管理者需要有清醒的認識,要搭建健全的安全風險防控體系,做到安全風險控制常態化。同時,風險識別和控制是全體員工的職責,風險管理工作貫穿于整個維修活動過程之中,要鼓勵員工積極參與到風險控制中來,真正做到全員風險管理。
參考文獻
[1]Heather Baldwin,孫立.航線維修中的安全問題[J].航空維修與工程,2011(3):29-31.
[2]楊宇.航線維修安全評估的可靠性管理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8(15):372-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