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良錦
摘 要:在如今的小學數學教學當中,為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出學生數學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促進學生實現更好的學習、成長與發展,教師就應當合理的應用合作教學法,組織、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合作學習。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實際教學工作經驗與學習認識,首先簡單分析了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價值,然后主要就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課堂的開展提出了部分探討性建議,以期能為教學實踐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
在小學的教學課程體系當中,數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教師必須要引起高度的重視,加強教學方面的研究、探討與實踐,不斷的優化、改進教學,采取科學的教學方法,使學生通過對數學的學習,實現更好的學習、成長與發展。
一、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價值
數學一直以來都是小學教學課程體系當中最基礎、最重要的學科,其教學內容雖然還非常的簡單,但是卻能夠為學生今后長遠的數學及其他相關學科的學習奠定基礎,更為重要的是能夠讓學生掌握在現實生活當中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的實踐能力,讓學生獲得真正意義上的主體性核心素養發展[1]。不過從以往實際的教學情況來看,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是較低的,并不能達到令人非常滿意的效果,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限制,教師占據了課堂教學的主導地位,學生只能被動的參與教學,這極大的削弱了學生的主體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縮小了學生自主思考、探究的空間,發揮不出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基于合作教學法的教學方式,其能夠高度的體現出學生在教學過程當中的主體地位,基本的教學操作是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小組中的每個人都必須要自主思考、切實行動,為小組的學習做出自己的貢獻,這就能夠讓學生從主觀上真正積極、主動的投入到教學中來,發揮出自身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并獲得深刻的主觀學習體驗。同時,在合作學習當中,學生通過相互之間的溝通、交流、探討,還能對彼此產生積極影響,開拓對方的思維、眼界。將這種教學方法應用到小學數學的教學中來,可以顯著提升教學的效率、質量,使學生實現更好的學習、成長與發展。
二、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課堂的開展
(一)通過小組合作進行課堂導入
以往,在小學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對于課堂導入的設置,往往不夠重視,很多時候都是一開課就直接平鋪直敘的開始教學,這其實會給學生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只能讓學生被動的參與到教學中來,不能讓學生產生主觀的學習興趣、探究欲望,所以不少學生都會在教學當中出現走神、發呆、開小差等現象,這會嚴重的影響到教學成效[2]。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合作教學來進行課堂導入,激發學生主觀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教學氛圍,進而讓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學中來,這是保證小學數學教學成效的一個重要基礎條件。
例如,在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分數大小比較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首先用故事設置一個背景,說唐僧準備了一張大餅作為干糧準備在取經路上吃,但是在路途上,豬八戒偷吃了整張餅的2/6,孫悟空偷吃了整張餅的1/3,沙僧擔心師傅責罵所以沒有參與偷吃。被唐僧發現偷吃之后,豬八戒和孫悟空相互推諉了起來,非說對方吃得更多,問到底誰是誰吃得更多呢?以這個故事背景為基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相互探討到底是誰吃得更多?大家都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激發出學生的探究欲望,課堂氛圍活躍起來過后,教師再順勢的切入課堂教學,就能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配合教學,保證教學取得理想成效。
(二)在教學情景中引導學生小組合作學習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必須要著力于培養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實踐應用能力,為此教師應當根據教學內容,結合生活中的現實情況,創設教學情景,并讓學生共同參與到情景中來,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發揮出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加深自身的學習體驗,共同積累數學知識的實踐應用經驗[3]。
例如,在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混合運算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教室創設為商場、小賣部的情景,用課本、文具盒、筆等作為商品,再分發給學生一些游戲紙幣,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參與情景學習,分別扮演賣家和買家的角色,嘗試應用數學知識計算折扣、應付和找零。這樣一來,學生就可以將數學理論知識聯系到生活實踐中來,得到數學知識的實踐應用鍛煉、經驗積累,這樣其在今后相似的生活情景當中,也就能夠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的生活問題。
(三)在游戲教學中引導學生小組合作學習
對于小學生來說,數學學科是較為抽象和枯燥的,這主要是因為小學生的思維還明顯的偏向形象思維,抽象思維能力較差,同時思維非常的活躍,自我的身心控制能力較差,可能剛剛開課的時候,注意力還較為集中,但一段時間之后,便會開小差,和教師的教學“貌合神離”。所以,教師可以嘗試將教學與游戲相結合,做到寓教于樂,通過游戲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游戲中實現對知識的學習、理解和掌握。同時,教師還應當重視學生對游戲教學的小組合作、集體參與,這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對學習的參與興趣,使學生共同進步[4]。
例如,在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有關統計的教學中,教師便可以引入“大富翁”游戲來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以大富翁游戲為載體,指導學生進行學習、練習。小組分工,一位學生負責擲骰子,一位學生負責統計骰子點數,另兩位學生負責繪制不同形式的統計圖,一次過后再輪換分工,這樣一來學生便既游戲了,也學習、實踐、練習了,能夠更好的掌握統計知識及應用能力。
三、結語
除了上面所提到的幾點之外,教師還可以幫助學生組建數學學習興趣小組,在課后為學生提供一些擴展性的學習、研究問題,讓學生利用課外的時間,將數學學習作為一種興趣,共同探討、解決問題,通過“集體效應”,來使學生更主動的參與學習,實現更好的學習進步。
參考文獻
[1]張柯柯.小學數學合作學習知識構建的探究[J].基礎教育論壇,2018(31):11-12.
[2]趙艷輝.試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8(29):129-130.
[3]王金興.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及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J].教育觀察,2018(10):126-128.
[4]溫華鳳.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8(03):249-251.
(作者單位:廣東省南雄市油山鎮大塘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