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完善,大學語文作為高校的一門基礎性課程,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當代的教育需求,只有不斷的進行教育模式的紅革新才能促進大學生的成長。隨著教師在這方面認知的提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引入取得了較大的成功,它對于培養高校學生的文化素養有極大的幫助。本文則是就翻轉課堂在大學語文教學改革中的影響與創新為議題展開討論。
關鍵詞:翻轉課堂;語文教學;影響
引言
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在一些歐美國家相對盛行,在我國高校的運用還是極少的,相信只要高校教師愿意嘗試引入,對于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字功力還是有一定作用的。
一、翻轉課堂對大學語文教學改革的意義
1.師生角色的互換
傳統的教育觀念和教師的地位已經決定了師生地位的不對等,加上教師的知識儲備量遠超于大學生,教師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就更加不可撼動,這也就決定了教師的單一灌輸式教學手法。但其實,這種不對等的地位是不正確的,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他們有義務去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上來,這點,完全被教師拋棄了。學生并不是盛納知識的一個容器,他們自身是具備思想的。而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可以通過提前預習新的知識,而對新的知識內容有個大致的了解,化被動為主動,這樣的學習才會有利于學生的進步,到了真正的新課課堂上,學生就可以通過之前的預習,提出幾個不太明白的問題,讓教師幫助解答,這樣一來,教師也只是答疑解惑者,在學生的學習中只是起到一定程度的輔助作用,相信在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中,學生也會提起一定的學習興趣。
2.課堂教學的前提是預設的彈性預設
教師每當在進行新課時,都會提前進行備課,這是個不錯的習慣,可是這種習慣某程度來說對學生也有一定的限制,教師只是按照自己預先設計好的課程進行講解,學生的想法無法及時的融入進去,大學生的思維本身已經相對成熟了,在一些知識內容里自然會發現許多問題,但是卻無法提出來,對于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本身就是一種打擊,這樣就很容易覺得教學過程枯燥,所以,教師不可以為了自己的教學設計而忽視學生的想法[1]。但是相較于翻轉課堂這種教學模式,它只是對于課堂設計有一定的預設效果,中間可穿插的內容是一個變量,彈性空間較足,整個教學過程下來,靈活性較高,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特性來進行知識的傳授,從而使得教學的目的更加突出。
二、翻轉課堂在大學語文中作用的實現途徑
1.課前準備
要知道,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都是大相徑庭的,所以教師一定要結合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有效的學習策略來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在語文教學中要想運用翻轉課堂的模式,首先就要制定一個嚴謹的課前學習任務表,表上要清楚的列明預習中所要解決的一些問題,然后再通過班級里的交流群,微信或者QQ平臺,把任務表傳輸上去,然后可以在班級內部劃分幾個學習小組,組長可以由組內成員推舉,小組長的任務就是第二天新課之前把組內成員的任務表檢查清楚,看看完成情況,并且推舉一個做的最好的在課上進行展示。
2.課堂教學過程
在課堂的開始,教師就要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抽查,檢測一下大家的預習效果,可以是對課文的總結或者是詞句的解析等,然后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進行組內的討論,基于自身對文章的理解,提出一些問題并試著解答出來,適當的給予學生一些討論時間,然后找出小組代表上講臺進行結果的展示,把組內解答不出來的問題[2],拋給全班同學,幫助其解答,或者請教師解答亦可。再者,教師可以找一些同學進行文章的朗讀,在朗讀過程中,其他同學要帶著自己對文章的理解總結出文章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情感,之后請學生闡述一下自己的觀點。在課堂上剩下的時間里,可以安排一下之后的新課預習內容。對于一些課后練習的課程設計,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回顧一下上堂課的主要內容,溫故知新,然后再安排學生做一些相關的練習題,這樣才有利于高效課堂的塑造。
3.課后
在課后的時間,教師對于課前發的任務表完成情況進行檢查,任務表并不是一個表面的東西,而是要求學生認真的對待,所以教師一定要加以重視,看看有哪些同學沒有按時按量的完成,并了解他們的未完成情況,與此同時,與他們私下做好溝通交流,充分發揮好課前的預習效果和作用。對于學生的課后練習也要及時的批改,從他們的錯誤中發現學生掌握知識的扎實程度,把握學生的薄弱環節,做好及時的補救工作,夯實他們的基礎。除了教師要搞清楚課堂上學生的主體地位,家長也應該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加以支持,爭取為學生創建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為學生將來的發展鋪路。
三、翻轉課堂在大學語文教學中的適應問題
1.工具性
其實語文的學習,也就是語言的學習,所以在大學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增加與學生交流的機會,學生與學生之間更是如此,傳統的教學模式就是忽視了這一點,使得師生之間的交流少之又少,翻轉課堂的運用則剛好彌補了這樣的不足,所以,值得在教學過程里普及。
2.基礎性
語文對學生來說,是一門基礎性課程,語文的傳承即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也是語言的傳承[3],作為我國人民的母語,也就是漢語,社會大眾從小就已經習慣了對它的學習。因此,頗具靈活性的翻轉課堂是十分適合用來學習語文這門學科的。
3.人文性
大學生的語文教材中是有很多優秀的文學作品的,這些作品所展現的內涵和精神是很值得當代大學生學習的。而且語文課程的人文性特點十分明顯,這種特點也在某種程度上加強了翻轉課堂的教學優勢。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只是通過教師的語言描述來體會文章作者想表達的感情,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可翻轉課堂卻加入了許多新的元素,學生可以通過自身的學習以及在課上和同學的討論,或者通過一些微視頻的觀看,來更加深層的剖析和理解文章的內涵,從而獲得更多彩的審美體驗。
四、總結
綜上所述,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是基于傳統教學模式基礎上的一次重建,真正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把好的一面都保留下來,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是值得教師推崇的,于學生而言,也是提升自身語文能力一個不錯的方法,所以對教育體制的革新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孫旭東.翻轉課堂在大學語文教學改革中影響與創新的探討[J].現代交際,2018,05:5-6.
[2]裴婷婷.翻轉課堂在大學語文教學改革中的影響與創新[J].電腦迷,2018,02:134-135.
[3]山笑珂.翻轉課堂在大學語文教學改革中的影響與創新[J].語文建設,2016,29:5-6.
作者簡介:
侯艷紅(1974.09-),武漢城市職業學院,文學教育,副教授,本科學歷,籍貫湖北。
(作者單位:武漢城市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