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
摘要:在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中,Fun time作為趣味性的句型操練板塊,尚未形成成熟的教法。因此本文針對三年級的Fun time教學進行進一步學習與研究,通過聆聽多次校內外優秀教師執教的三年級相關板塊的教學,結合日常教學經歷,發現針對三年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Fun time板塊教學要做到扎實教學、趣味教學、高位教學。
關鍵詞:Fun time;三年級;板塊教學
譯林版英語新教材(三年級起點)中,將修訂前的 Look and say 板塊納入 Fun time 板塊。“Fun time 主要通過趣味性、互動性較強的游戲活動,幫助學生操練并掌握本單元所學單詞、句型和日常交際用語”。也就是說:Fun time 板塊主要是通過一系列充滿趣味的語言實踐活動,幫助學生熟練掌握 Story time 中呈現的主要詞匯和句型,以提高他們用英語進行簡單交流的能力。
一、目標合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
明確、全面、適度、合理的教學目標是整個課堂教學的“靈魂”。因此,教學目標的科學設定是一節課成功與否的第一要素。如果僅憑感覺隨意而定,就會缺乏準確性、系統性和漸進性。教學目標明確后,學生的學習任務目的性才能增強,才能在教師主導下提高學習效率。例如三年級(上)A Unit 5 Look at me! 第二課時Fun time:Make and say本課 Story time 的場景是Yang Ling 在自己房間的衣柜前換穿不同的衣服,為魔術表演做準備,她展示衣服給媽媽看,媽媽在旁評論她試穿的每一件衣服。主要學習了句型Look at my ...以及贊揚語:How nice! / Its nice. / Great! / Its Great。而本課 Fun time 教學環節是一個“做一做、說一說”的活動,句型就是 Look at my...Great。本課時還應該教學Story time中沒有教學到單詞jacket。在這樣的語言背景下課時任務較為輕松,可以將本單元的 Rhyme time 也整合在本課時教學。根據教學任務和學 情分析,可制訂如下課時目標:
(一)知識目標:
(1)全體學生能聽得懂、會說、準確認讀:Look at my Tshirt/cap/jacket/skirt. Its nice./Its great./Great! / How nice!
(2) 大部分學生能聽得懂、會說、準 確認讀 :hat/shirt/cool/lovely(3)部分學生能聽得懂、會說:Thank you./Not at all.
(二)能力目標:
(1)全體學生能在教師、家長或同學的幫助下利用廢舊物品設計制作服裝。(2)全體學生 能聽懂日常用語 Look at my...并能運用所學知識說出相應的贊揚語。(3)部分學生能根據別人的應答做出得體的回應Thank you.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 通過本課時歌謠板塊的教學,培養學生科學地記憶單詞的能力,了解并掌握 t 的發音[t]。(2)通過對學生設計成果的展示和評價,引導學生總結出:生活中的美無處不在,我們可以變廢為寶,讓我們學會發現美、創造美。教師必須認真研讀課標,反復剖析教材,根據板塊內容的特征,進行周密細致的思考,科學合理地制訂單元教學目標,并根據單元總體目標制訂出具體、明確的課時目標(包括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方面的教學目標)。
二、探索有效的 Fun time 板塊教學
(一)整合板塊,扎實Fun time教學
《英語新課程標準》中提出:教師可以對教材內容做適當、合理的補充 、刪減、替換,以滿足本地區的教學的實際需要。Fun time作為句型操練板塊,教學任務相對較輕。 因此,執教教師可以對教材進行板塊重組,如Fun time和Cartoon time組合、Fun time和Sound time組合、Fun time和Rhyme time組合。 整合板塊要注意:
(二)明確教學目標,提高語用能力
科學的教學目標是一節課成功的關鍵要素。 根據學情設計明確、全面、合理的教學目標非常重要。作為單元的第二課時,以及Story time的拓展延伸,學生需要在趣味性的操練中熟練掌握重點句型,適當輸入新單詞和新句型,提高學生的語用能力。
(三)創設整體情境,打通板塊脈絡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只有放在情境中才會有意義。 目前,大部分教師在教學設計中都具有情境意識,不管是利用書本情境還是創設新情境,都有整體視野。 在處理Fun time板塊時,主要通過人物串聯、話題串聯、情境串聯、游戲串聯等方法設計一條清晰的主線,讓學生在相對完整的主題中完成學習,體現教學功能的延續性。
三、變化豐富,靈活搭配各個板塊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教師可以對教材內容做適當、合理的補充、刪減、替換,以滿足本地區教學 的實際需 要。因 為 Fun time 是句型趣味操練板塊,教學任務相對較輕,我們可以根據每一課 Fun time 板塊的難易程度和學生對 Story time 板塊的掌握情況補充或替換,可以在課前完成相應的沒有語言交際功能的手工制作部分,可以獨立教學本板塊,也可以與其他板塊整合在同一課時教學。例如:三(上)Unit 5 第二課時New clothes show 就將Fun time 和 Rhyme time 整合在同一課時內展開教學。
四、主題鮮明,整體設計教學情境
語言的工具性告訴我們,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只有把它放在具體的情境中才變得有意義。如果語言脫離了情境,就無法體現語言的功能性,那些語言材料只不過是一堆增加學生記憶負擔的符號而已。如果教學時不整體設計教學情境,各部分之間的語言信息相對零散,就不利于學生構建相關的語言知識體系。因此,在教學設計時,首先要考慮以清晰的主線(如人物串聯、話題串聯、情境串聯、游戲串聯、任務串聯等方法)將其內容進行有機整合,形成比較成熟的教學思路,讓學生在一個相對完整的主題中完成學習,體現教學功能的延續性。
五、結語
Fun time 板塊的教學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和反思的地方,作為一線老師,只有拋掉偏見,認識到 Fun time 板塊的重要性,讓其彰顯獨特的魅力,才能全力以赴地開展合理有效的課堂教學。 當然,Fun time 的教學設計還要有趣味性,充分調動學生興趣,要以各種活動為上課的主要形式,在創設以“新”為起點的教學流程中,貫穿趣味性的活動,提高跨文化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杜玲.Fun Time板塊教學的有效性探索 [J].小學教學研究,2017(10):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