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娟
摘 要:隨著人類不斷的探索金融行業和社會經濟發展方面的相關研究工作,在經濟可持續發展中,金融行業的均衡發展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在現在這種發展迅速的時代,生活中可見的保險、銀行和證券等相關的金融行業已經發展的相當的壯大,在社會交易過程中這些金融行業與人們的關系始終息息相關,起著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為現在社會的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支持,是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能幫助穩定的推進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金融均衡發展;經濟可持續增長;影響
近幾年來,我國金融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金融市場的發展和最初開始的時候相比較,發生了令人驚嘆的變化。隨著不斷地探索和研究,發現金融在我國資本市場發展過程中,對市場發展的穩定性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金融發展包含了金融交易、金融服務、金融機制的變化與進步,隨著人們對金融發展的關注,發現開始不僅僅是要追求金融發展的整體速度,而更加追求金融行業的均衡發展,根據相關的政策做出恰當的調整,針對不同的外部市場環境,改善其發展結構,達到金融均衡發展的效果,構建出良好的市場環境氛圍,為市場上各種行業的發展起到推動和穩定的作用。
一、金融均衡發展的概念和意義
1.金融發展的概念
當前,我國金融行業的發展包含了信托、保險、銀行、基金等多方面的業務覆蓋。其中最被所知的就是保險行業、證券行業和銀行企業的發展壯大。在現在的生活當中,這“三駕馬車”在金融市場中占據著不容忽視的作用,金融行業的大部分的市場和資源都被這三種金融業務覆蓋和貫穿。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雖然我們好像沒有看到他們在各種的交易活動中有創造什么實質性的價值,但是在無形之中,這些行業的發展,穩穩的推動了經濟效益的提升進步,就如現在被認知的一種提前消費的概念,這樣就在無形之中提高了人們的消費水平,推動了經濟發展。現在世界各個范圍中,每一個國家和區域的發展,經濟水平的高低,幾乎都離不開當地金融行業的發展的水平高低。當國家與區域的經濟水平越高、經濟活動頻繁,金融市場將更加寬闊;反之,金融行業則難以得到發展。
2.金融均衡發展的意義
金融均衡發展是金融行業的一個重要的目標,并不是僅是形式上的目標,金融行業想要長期的、穩定的、健康的持續發展下去,均衡發展是金融行業發展的必要條件。如果金融行業的發展非均衡,會影響金融行業的發展平衡,造成金融危機,區域和各個國家的金融發展就會產生失衡的狀況,給各個地方的經濟發展產生或大或小的經濟發展影響。例如之前2008年美國發生的金融危機,就是華爾街對金融衍生產品的“濫用”,造成了金融行業的失衡狀態,最終導致了重大的金融危機事故的發生。給美國甚至全球都造成了不小的沖擊。
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意義
在2019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統籌推進穩增長、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是2019年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和政策取向的重要內容。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就是通過社會中的各種經濟活動,實現社會活動中產生的經濟效益也是在穩步增長的一個狀態,從而能夠促使人類在這種穩步增長中不斷的消費,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促進整個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近幾年,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已經逐步的被引申到各個行業當中了,根據側重點的不同,發展經濟,最大的程度上促進人們的消費,穩定的提高和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和水平。經濟發展的水平,已經逐漸成為衡量整體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的指標;實現經濟的可持續增長,可以優化產業結構,加速實體經濟的運轉速度,縮減企業的運營成本和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浪費,獲得最高的經濟效益。同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是和金融均衡發展相輔相成的,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能促進金融行業的均衡發展,減少不均衡現象的發生,推進社會經濟市場的穩定運行。
三、金融均衡發展對可持續增長的影響
1.金融均衡發展有利于產業的優化完善
在現在的經濟活動當中,大多數人還是比較相信銀行的,保險和證券相較于銀行企業來說,沒有那么大的影響,一方面也是銀行的風險較低,所以人們對其的信任度相對于保險和證券來說是比較高的,另一方面就是我國在這兩方面的監管不夠完善導致的。特別是近幾年不斷興起的新興的金融企業,因為管理不嚴,出現明顯的違法違規的操作、經濟出現非法籌集資金等嚴重影響金融均衡發展的活動,擾亂了經濟秩序的正常運行,破壞了金融市場的信譽,造成百姓的錢財安全收到不好的侵害,嚴重的破壞了金融發展市場的穩定運行。
實現金融的均衡發展,避免“一頭大”的現象,所有行業都能得到穩定的發展,加強企業的監管力度,在法律法規上也能避免違法現象的產生,維持社會穩定的秩序,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促進人民群眾主動參與經濟活動,推進經濟活動的發展,有利于金融市場的穩定運行,實現可持續經濟發展。
2.金融均衡發展與經濟可持續增長的正向對應關系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迅猛,不僅有了量變的突破,也有了質的飛躍,2010年的經濟總量還一躍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系。這么快速的發展和我國金融均衡發展離不開關系。我國的金融還沒有達到一個相對健全的體制作為依據作為支持,所以金融行業的寬度和廣度無法擴大發展。限制了經濟交易的類型的范圍,減少了更多的人加入到財富資產分配中來,導致分配不均的情況發生,加大了我國的貧富差距;最主要的體現就是收入不均衡這一現狀,不僅僅拉大了我國的貧富差距,還嚴重的影響了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甚至還有一些貧困地區是完全無法體驗到金融服務,限制了金融行業的發展。所以金融均衡發展,能推動各個地區實現同步經濟發展,減小地區與地區之間的差距,群眾與群眾之間的收入差距,推動各個行業在各個地區的發展,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可見,金融均衡發展合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一個過程,二者都不可輕視。
3.利用金融均衡發展維持經濟可持續增長效果
在國家政策有效的執行,快速進步的經濟發展背景下,我國的經濟可持續增長獲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如何繼續有效的維持這種發展成果,是接下來我們必須關心的重點。金融均衡發展對維護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保持好的收獲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金融均衡發展,能幫助穩定經濟市場,讓經濟活動保持穩定進行。金融市場本身擁有彈性緩沖的特性,所以當實體經濟產生危機的時候,可以通過金融行業均衡作用,減小造成的危害和經濟損失。例如當非銀行部門的通貨持有意愿得不到滿足,那么商業銀行則就會因為它不能履行清償的法定義務,而被迫停業或破產。從而維持和穩定經濟市場的可持續發展。通過均衡金融行業的發展,可以強化實體經濟在遇到危機的時候的解決風險可抵抗風險的能力,最大限度的維護經濟可持續發展實現的成果。
4.維持金融業的深度、寬度和廣度,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
這幾年,雖然各個地區都得到了很大的進步,實現了一定的發展成果,但是還是有很多的地區,很多的群眾是沒有享受到同等的金融服務,使得,金融發展的寬度和廣度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這不利于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特別是貧困山區,和西部地區這種現象特別的明顯,可以通過近幾年的數據顯示,雖然西部地區在發展了,但是相對于東部地區來說差距還是非常的明顯。甚至很多的群眾根本就不了解什么是金融行業,也完全沒有機會可以接觸金融服務。這極大的拉大了地區與地區的發展距離,拉大了人們的貧富差距。甚至會造成區域發展的矛盾愈發的顯著,對經濟的發展產生消極的抵制作用。經濟的可持續增長是隨著金融行業的發展不斷的邁進前進的步伐,所以晚上各個地區的金融產業的發展,維持金融行業的深度、廣度與寬度,是實現金融均衡發展,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
結束語
綜上可以看出,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在穩定的道路上不斷前行,金融行業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是發揮著輸送能源的積極作用的。如果經濟發展是一個人的話,那么金融行業就相當于人體不斷流動的血液,持續的給經濟發展提供動力支持,是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雖然中國對金融和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研究時間較短,但是在不斷的探索和積累當中深刻的認識到金融均衡發展對中國的經濟可持續增長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因此,在我國的經濟可持續發展過程中,需要我們不斷的在金融均衡發展的道路上不斷的探索和研究,不斷的完善金融行業的產業結構,優化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度,加強推動金融的均衡發展,對金融發展的廣度、深度與寬度實施積極的完善工作,推動金融行業的均衡發展,從而穩定經濟市場,讓我們在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參考文獻
[1]劉紅.金融均衡發展對經濟可持續增長的影響分析[J].中國市場,2019(01):28-29.
[2]陽益珍.金融均衡發展對經濟可持續增長的實證分析[J].經貿實踐,2018(13):76.
[3]季曜盛.金融均衡發展對經濟可持續增長的影響探究[J].中國市場,2015(42):43-44.
[4]易鳴.金融均衡發展對經濟增長的作用研究[J].科技資訊,2017,15(36):221-223.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金融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