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水文河道測量工作是水文管理的重要項目,在實際的工作中,結合區域范圍內內水文河道的特征,使用全站儀與GPS-RTK相互結合的檢測方法,可提高檢測結果有效性。本文首先對水文河道測量工作精度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其次,重點探究了兩種方法相互結合的應用模式,希望能為該領域關注者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水文;河道;全站儀;GPS-RTK
引言
傳統水文河道測量工作中,使用的設備為水準儀與經緯儀,兩種設備不能有效地適應水文河道測量工作量大的特征。在實際的應用中,觀測的范圍較小,測量的距離較短,操作程序較為繁雜,不利于提高測量工作的效率和精度。進入到現代化社會發展中,全站儀與GPS技術得到了優化與提升,如何在將兩種技術設備應用到水文河道測量工作環節,提高檢驗工作的有效性,成為了相關領域工作人員的工作重點之一。
一、水文河道測量工作中精度的影響因素
近年來,國內水文河道測量工作中,全站儀和GPS設備的應用范圍持續擴大,在行業內部的測量與操作環節不斷普及。在實際的操作中,工作人員要明確可能影響檢驗結果的因素,并對此類因素進行控制和排除,確保不會對檢驗結果的精準度造成影響。比如,相關領域的研究工作人員提出,全站儀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反射介質可能會對檢驗的精準度以及測量距離的結果造成影響,并且顏色越淺反射的信號則越強。在進行精度檢驗要求較高的項目檢測中,可以使淺色的反射物質,增強反射信號的強度,最終提升檢驗結果的精度[1]。GPS設備在實際的應用中,則會受到環境因素、天氣因素等多項指標的影響,所以在正式開始檢驗操作之前,要調查清楚局部范圍內的氣象因素,針對惡劣天氣做好預防,防止惡劣天氣對檢驗工作造成影響。在正式進行數據采集之前,需要對觀測數據進行驗證與校核,將點校核法與重測比較方法相互結合,提高檢驗結果的可靠性。
二、全站儀與GPS-RTK在水文河道中的具體應用
全站儀和GPS-RTK技術在水文河道測量工作中的應用,重點在以下幾個方面:
1.基本原理
全站儀是一種可以同時進行多角度與多距離測量的工具,集電子元件、光學與機械設備為一體的測量工具。在實際的應用中,只需要通過一次簡單的安置,就可以完成全部的測量工作。在實際的應用中,全站儀上半部分主要涵蓋了水平補償、垂直測量、水平測量和測距等四大光電系統,在實際的應用中,可以通過鍵盤輸入操作指令、參數和數據等方式,通過I/O接口將各個系統連接起來,并借助微處理方式進行處理[2]。
GPS-RTK實現了實施動態定位測量,將數據通信技術與GPS技術有機地結合了起來,并且可以通過實時測量站點的方式,在指定的坐標系統中,完成三維立體定位,最終將定位的精度精確到厘米單位。在工作中,主要是通過流動站與基準站同時接收GPS衛星發射的信號,并將其納入到WGS-84參考坐標中,對衛星跟蹤狀態、觀測值、與接收機數據鏈和工作狀態等進行分析。通過無線電臺,完成數據的接收與傳送,并使用OTF方式,對載波相位整周的模糊度進行測算。
2.應用特點
在實際的水文河道測量工作中應用全站儀和GPS設備能夠根據不同的環境、地形和水文河道特征,完成測量方案的優化,從而確保適應各種不同的測量條件。比如,在部分建筑物、高大樹木遮擋的情況下,信號會變得不好,此種情況下應用中全站儀可以有效地彌補RTK信號接收差的局限性。此外,在實際的應用中,平面精度可以達到厘米精度,在進行測量之后,可以對高程的測量精度進行優化。此種方式下,測量的精準度和數據的安全均能得到充分提升。除此之外,該方法在實際的應用中,操作方法相對于傳統的方法來說更為簡單,有效地降低了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充分避免了檢驗工作中人為失誤產生的誤差。在操作中效率較高,也可以減少工作人員安裝、調試以及搬運的時間,提高了水文河道測量工作的整體性。
3.測量作業
在使用全站儀與GPS技術進行水文河道測量工作時,前期準備工作要充分且完善。測量前期要完成工作資料收集、計劃與項目指導書的制定、技術交底以及設備安裝等。做好充足的準備之后,才可以進行下一步的工作,確保各項工作充分完善,為后續的工作打好堅實的基礎。在此基礎上,使用全站儀與GPS設備完成后續的水文河道測量。比如,在進行控制測量階段,可以使用GPS設備技術方法,擺脫傳統測量工作中需要進行控制網布設的方式。我國某地區的測量單位,在使用新型技術設備展開工作中,重點使用了GPS設備與靜態聯測的方式,對區域范圍內的測量點進行了有效控制。此種方法在實際的操作中,有明顯的優勢。但是,也需要注意對控制點的位置以及控制點的布置。控制點的位置要處于地勢較高的區域,確保數據鏈的發射和衛星信號的接收不會受到周圍環境的干擾。均勻布設控制點的位置,可以降低RTK的比例誤差。比如,國內大部分地區的測量單位,均會將控制點的布設范圍控制在1km之內,此種方法可提高測量工作的效率,如果需要進一步增強測量標準,則可以適當增大控制點的密度。此外,在進行斷面測量的過程中,要結合外業測量的實際需求,根據設計方案所提供的河道軸線與坐標資料,使用AutoCAD完成斷面左右端點坐標確定工作。比如,某地區水文河道測量單位在實際工作中,使用了1985國家高程基準對坐標系精度進行了提升,為外側工作提供了精準依據。
總結
綜上所述,全站儀與GPS-RTK的使用可以充分提升水文河道測量工作的精準度,并在此基礎上,提高檢驗工作的操作效率。相關領域的工作人員在今后的水文河道測量工作中,要結合不同區域范圍內水文地質環境的特征,明確河道的具體檢驗操作性項目的的同時,更加全面地掌握現代化儀器設備的基本應用原理、應用特征以及測量方法,全面地擴大兩項設備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李少鵬,劉俊卿,崔波.全站儀和GPS-RTK在水文河道測量中的應用[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9,48(01):71+74.
[2]朱云鋒,楊福芹.全站儀與GPS在河道斷面測量中的應用[J].中國西部科技,2010,9(12):21-23.
作者簡介:
韓仁春(1989-)男,遼寧朝陽縣人,研究方向:工程測量技術
(作者單位:沈陽工鐵鐵路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