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軍
摘要:廣播與紙質媒介最大的不同就是聲音的體現。作為一名合格而又優秀的錄音師,要有對精彩的聲音元素進行采集的能力,并將其應用在新聞錄音報道中,經過后期制作,還原新聞現場的真實性。本文就如何發揮聲音元素凸顯錄音報道的現場感淺談自己的體會。
關鍵詞:廣播;錄音報道;聲音元素;新聞現場感
廣播不同于報紙、電視等其他媒介,它依靠聲音來展現魅力。對于廣播錄音制作而言,運用聲音元素最能凸顯出錄音報道的現場感,這個過程看起來十分單調和單向,但是,只要將聲音元素精準把握好、運用好,就有助于廣播錄音報道內容的精彩,并在創新媒體時代將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利用廣播制作技術還原現場聲音的真實,形成具有強烈現場感、畫面感的錄音報道。
一、人物采訪的錄音制作
人物談話,指語言內容中與主持人語言敘述不同的一部分。雖然這部分內容占據了相對較小的空間比例,但它可以被看作是廣播錄音報道的靈魂。有時,即使是幾個簡單的人物對話,也會有效地延伸廣播錄音報道的整體水平,這也是廣播錄音報道區別于其他形式媒介新聞的最突出特性。其他媒介的新聞只是體現在文字上,而廣播錄音新聞完全不同的是它真正走向現場采訪,突出人物的聲音特質,以聲傳情。
首先,人物談話錄音要對典型性、代表性以及精準性等特征進行關注,在選人開展采訪談話時,畢竟要面臨著采訪、錄制兩步驟。在采訪中,需要針對既定主體實施問題提醒,同時,將被訪者的回答進行錄制。錄制過程中要根據稿件內容選出不同的背景進行錄制。比如,單純的人物訪談,要注意錄音背景的干凈純凈,只是為了凸顯被采訪者的聲音。而對某項活動現場人物采訪,則要將人物采訪語言與活動現場背景相結合,以背景音襯托稿件內容,但也要注意不能將現場背景聲音太過突出。
其次,對于人物的采訪錄音制作,要有選擇性的截取長篇幅繁瑣的內容。在進行制作時,應注意制作銜接部分的音量大小控制,會話內容的合理性和完整性等。避免由于不適合的聲音效果影響到整體的錄音制作效果。
由于現場采錄,多數被采訪者都是即興發揮,這就難免會出現停頓思考、語句重復、個人口頭禪等。對于停頓思考,在制作剪輯時要注意留氣口;對于重復的語句以及口頭禪,要注意邏輯重音的銜接,剪輯的越自然越好。
二、利用背景音響凸顯新聞現場感
廣播媒體不同于其他媒體的一個特征和本質屬性即為聲音音響,添加聲音音響效果會使廣播與其他媒體有所不同,會讓聽眾通過聲音增加現場感,仿佛身臨其境。這也是突出廣播優勢的關鍵途徑。
背景音響的作用可歸納為幾點,即對環境氛圍進行烘托、暗示了人物性格特征、渲染人物情緒、使聽眾同新聞中的人、事形成互動,隨著新聞事件的發展而深入其中,提升表達效果,讓聽眾去“聽”現場,感知現場。
比如曾經做過的一篇新聞錄音報道《最美丁慧 人人可為》。事件發生在遼寧錦州南火車站,剛從列車上下來的一位老人突發心臟病暈倒在站臺上。正在等車的遼寧錦州醫科大學大二學生丁慧聽到車站求助廣播后,立即跑到事發地點對老人進行搶救,直到老人蘇醒,救護車趕到,由于救助及時,老人轉危為安。在做這篇錄音報道時,在這篇錄音報道開頭,先后運用站臺背景音效、時鐘滴答聲、心臟跳動音效、現場救助的聲音以及救護車音效等,讓聽眾隨著事件報道,增加緊張感,突出了現場效果。
三、新聞錄音報道中也可適當引用音樂背景
一篇好的錄音報道,除了可以通過記者描述、被采訪對象的聲音訪談以及音響音效的運用等等,將事件講述清楚,使聽眾感受到現場氛圍外,我們還可以利用與采訪主題相關的音樂來凸顯一篇錄音報道。比如采訪女足,在錄音的結尾,一首《鏗鏘玫瑰》緩緩響起,帶動聽眾情緒后,壓混配上記者的結束語,通過近處記者的聲音真切清晰和遠處歌曲聲音的隱隱約約以及與稿件內容相貼切的歌詞,突出了稿件主題,能深深的抓住聽眾的耳朵,帶動聽眾的情緒,產生共鳴。
四、錄音報道中壓混的技巧運用
在新聞錄音報道制作中,有時候采訪的素材是大會發言人的演講稿、地方方言或者是外語,這時候需要用到壓混。那么采訪原聲放多長時間再出記者旁白,我覺得這需要一定的技巧。要根據被采訪者講話的氣息停頓或語意轉合適當的加入旁白。這樣的好處是能夠適當完整的表達被采訪者的意思,展示被采訪者的風采,同時能顯示出現場感以及語意的完整性。如果被采訪者是外國人,在錄音制作時需要交替傳譯的話,一定要注意外語、翻譯的話以及記者的旁白三者的比例,正常音量應該是弱——較強——強。在壓混外語時,也許有人會說反正有些聽眾也聽不懂外語,出一點點同期聲直接進入翻譯旁白就可以了。我覺得這樣制作,既讓聽眾在聽覺上會覺得不舒服也是對被采訪者的不尊重,最好的做法就是在被采訪者語氣轉換時或者是邏輯氣口加入翻譯的話,這樣在聽覺上會顯得好一些。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廣播錄音報道的制作不僅僅單純是采錄,它需要制作者對稿件有深度的熟悉和了解,運用各種音樂音響效果突出新聞事件的現場效果,將事件現場場景、人物的情感等需要畫面和文字表達的東西用聲音表現出來,展現廣播的魅力,為人們提供更加精彩、震撼聽覺的廣播新聞錄音報道。
參考文獻:
[1]王建河.廣播錄音報道中的聲音元素[J].青年記者,2012,21(12):70-71.
[2]朱惠民.看得見的聲音圖畫——淺談錄音報道中音響的表現力[J].聲屏世界,2006,15(4):27-28.
[3]趙希源.用聲音詮釋聲音[J].中國廣播,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