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國菲
摘要:目的 分析強化溝通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手術室收治的88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4例,其中,對照組給予常規手術室護理干預,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強化溝通干預,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焦慮抑郁評分情況。結果 實施強化溝通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滿意度(90.90%)明顯優于對照組(68.1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焦慮、抑郁評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手術室護理中施行強化溝通,能夠更好的緩解患者情緒,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強化溝通;手術室;護理
近年來,“以人為本”理念在醫療服務中得到了廣泛運用,越來越多的整體性、個體化、優質化的護理模式應運而生,對于護患溝通的研究也隨之增多。護理人員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高質量的交流、溝通,有助于改善醫療服務質量,如何選擇有效的護患溝通方式十分重要[1]。本文選取88例手術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強化溝通的實際效果予以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選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手術室收治的88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4例。其中,對照組男23例,女21例,年齡21-75歲,平均(47.6±4.9)歲,觀察組男24例,女20例,年齡22-74歲,平均(48.2±5.0)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按照手術室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干預的基礎上,還需強化溝通交流,具體方法如下。①術前強化溝通:術前積極做好訪視,與患者溝通時要注意語氣溫和,并簡單易懂。對患者姓名與性別、床號等進行核對,并解釋訪視的目的,通過簡潔的語言解釋麻醉方式、手術方式,同時告知術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盡早緩解緊張與焦慮。進入手術室途中做好交流,緩解擔憂,提高戰勝疾病的信心。同時,選用對應的影像學設備對患者的具體狀況進行監測。例如:Voulson 730 Exp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將其探頭頻率保持在7.5-10.0MHz 等。確保患者進入手術室之前的體征均為正常。②術中強化溝通:進入手術室后簡單介紹手術室情況,并解釋手術期間可能存在的不適情況及處理措施。提前告知清醒患者要進行的各項操作,麻醉后嚴密觀察變化,發現不適及時處理。手術期間時刻關注情況,注意保暖,做好隱私保護。手術期間,全程陪護與照顧,術畢及時告知手術順利完成。③術后強化溝通:當患者蘇醒后將其送回病房,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屬需要注意的事情,比如術后多休息,若有不適需要及時與醫師聯系等。
1.3評價標準
評價兩組的護理滿意度,測評護理前后焦慮、抑郁評分。①護理滿意度。護理結束后對患者進行現場問卷調查,問卷為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總評分100分,評分越高越滿意,≥90 分為非常滿意,70-89分為一般滿意,<70 分為不滿意。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一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②焦慮、抑郁評分。采取漢密爾頓焦慮與抑郁量表測評,問卷總評分為100分,臨界值為50分,分越高則焦慮、抑郁越顯著。
1.4 統計學方法
本組試驗通過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計量資料通過( )來對其進行表示,t對組間進行檢驗,X2檢驗組間比較,若P<0.05則統計學有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滿意度為90.90%,明顯優于對照組滿意度68.18%,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對比
兩組患者護理前,焦慮、抑郁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護理后,焦慮、抑郁評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手術室屬于比較重要的科室,而且部分患者病情危重,治療難度較大,加上手術期間創傷影響,對自身對疾病不了解等,極易出現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難以有效配合手術,使得手術可能失敗[2]。
基于此,針對手術室患者要積極做好護理干預,尤其要強化溝通交流,促使患者及時緩解負面情緒,提高戰勝疾病的信心,更好地配合治療與護理。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護理后,觀察組焦慮評分與抑郁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手術治療作為有創性操作,部分患者停留手術室時間較短,但依舊會給患者帶來較大心理壓力,誘發手術應激,使得手術期間配合度差,為此要積極做好護理干預,加強護患溝通交流,促使護患關系和諧。護患溝通期間應采取開放式溝通交流,當患者被告知診斷與治療,要鼓勵他們主動表達自身的情感與焦慮[3]。在具體的強化護患溝通交流中,利用心理疏導緩解負面情緒,提高依從性。手術室護理人員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尤其是溝通能力,要不斷學習,學會新穎的溝通技術,提高護理期間的溝通能力,使得患者與家屬更好地接納護理人員的服務,做好配合。
綜上所述,手術室護理中強化溝通干預,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焦慮與抑郁情緒,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運用。
參考文獻:
[1]嚴俊,陳春麗.人性化護理在手術室中實施[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13):2849-2849.
[2]劉春鳳,李紅艷,馬朝陽.溝通方法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齊魯護理雜志,2014(12):73-74.
[3]孫倩.溝通技巧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2013,23(8):1979-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