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園園
摘要:目的:觀察整體護理在急診急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于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期間在急診搶救的患者120例,根據(jù)平均分配原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采用整體護理,對比兩組的患者死亡率和護理滿意度。結果:對照組患者的死亡率13.3%高于觀察組3.3%,護理滿意度85.0%低于觀察組96.6%,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整體護理在急診中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本院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廣泛采用。
關鍵詞:急診急救;死亡率;護理滿意度
急診是急癥病人最集中、病情最復雜、病情最嚴重的科室,需要醫(yī)護人員快速有效的對急癥患者進行搶救[1]。急癥患者入院前急救是否及時、診斷是否準確、護理措施是否得力等均會影響到患者的安危。整體護理能夠為患者爭取搶救時間,給予患者及時的救治,大大減少了患者的死亡率,降低患者的傷殘率,把危險系數(shù)降低,挽救一條生命,成全一個家庭[2]。整體護理的采用在急癥急救中起到關鍵的作用,提高患者搶救的成功率。因此,本院選取120例急癥患者,分別實施不同的護理措施進行觀察,結果較為滿意,具體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期間在急診搶救的患者120例,根據(jù)平均分配原則進行分組,即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0例。對照組男38例,女22例,年齡為18~65歲,平均年齡為(40.2±3.5)歲。觀察組男33例,女27例,年齡為20~69歲,平均年齡為(43.1±3.2)歲。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差異小,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迅速分析患者病情,進行分診搶救,監(jiān)測患者病情,做好記錄,有情況及時聯(lián)系主治醫(yī)生。
觀察組采用整體護理:①護理人員對收治的急癥患者,快速的觀察生命體征,了解具體狀況分析病因。②護理人員要保證患者的呼吸順暢,對呼吸困難的患者及時給氧。③護理人員對有外傷的患者,要及時處理傷口,以免再次感染。④患者如果有意識,護理人員與患者溝通,寬慰患者,降低患者焦慮緊張的心情,積極配合搶救。⑤護理人員要與醫(yī)護人員做好交接,幫助醫(yī)護人員進行準確的搶救措施,減少患者的搶救時間。⑥搶救后護理人員要根據(jù)患者的病情監(jiān)測生命體征,如發(fā)生緊急情況快速進行搶救。⑦護理人員要建立良好的醫(yī)患關系,全程陪護急癥患者,要有耐心與其溝通,消除患者及家屬的疑慮,直到患者康復出院。
1.3療效判定
護理滿意度評定標準:滿分100分,非常滿意>90分,滿意60―90分,不滿意<60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shù)×100%。
急救患者的死亡率=搶救失敗/總例數(shù)×100%
1.4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ASS16.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組間對比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低于觀察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2.2比較兩組患者的搶救死亡率
對照組患者的死亡率高于觀察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2所示:
3.討論
急診急救是在突發(fā)的情況下,對患者進行緊急的搶救。急診急救保證了患者在突然的情況下發(fā)病或是意外傷害時能夠在短時間內得到有效的治療,緩解疼痛,甚至挽回生命[3]。搶救前對收治急癥患者進行護理的環(huán)節(jié)很重要,所以急診急救中整體護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急診收治的患者病情復雜多樣,情況緊急,是醫(yī)院中最容易產(chǎn)生醫(yī)患糾紛[4]。因此,快速、準確、全面的護理及搶救,大大提高了搶救的成功率,提高患者及家屬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減少了醫(yī)患糾紛。
本次觀察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死亡率和護理滿意度均優(yōu)于對照組,這說明在急診急救中采用整體護理效果顯著,減少患者的搶救時間,降低患者的死亡率,臨床應廣泛采用。
參考文獻:
[1]黃秀娟.整體護理在急診急救工作中的應用效果[J].醫(yī)療裝備,2018,31(3):188-189.
[2]杜會勇.整體護理在急診急救護理工作中應用效果[J].包頭醫(yī)學院學報,2016,32(5):144-146.
[3]蘇丹.整體護理干預用于急診急救護理的效果評價[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6,14(18):265-265,266.
[4]姚美華,劉莉,宋露莎等.整體護理在急診急救護理工作中的效果觀察[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51):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