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伍 尹伊君
摘 ? 要:藝術來源于生活,表達著作者的情懷。任何優秀的文化藝術作品都承載了濃郁而深厚的文化元素。馬雖然是生產和運輸的工具,但在藝術形象中承載了藝術家們豐韻的內心情感,體現了藝術創作中的浪漫主義情懷。
關鍵詞:馬的藝術形象;浪漫主義;文化信息;文化密碼
從事陶藝術研究以來,筆者設計和制作了很多以“馬”為紋飾圖案或者造型的作品,也翻閱借鑒了很多古代紋飾圖案,了解紋飾的發展史,但筆者一直心存疑問,在中國古代彩陶上,為什么沒看到馬的紋飾?后經查閱資料才發現,人類馴服馬的歷史才4 000多年,因此,在河姆渡等文化遺跡中沒有看到馬的影子是正常的。馬既然是生產和運輸的工具,自然需要力量和速度。雖然不知道世界上力氣最大的馬是哪個品種或者是哪一匹馬,但是筆者認為世界上跑得最快的馬,應該是穆天子的八駿。
“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八駿日行三萬里,穆王何事不重來。”(李商隱《瑤池》)這首詩寫了一個很絕美的愛情故事。傳說西王母居住在瑤池,穆王西行到瑤池時,二人邂逅生情。但穆王畢竟心懷天下,豈能在瑤池久留。“相見時難別亦難”,分別之時,西王母深情地唱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遠,山川間之,將子無死,尚能復來。”意思是說,潔白的云彩在天上飛,崇山峻嶺橫在我們的眼前,此次我們分別后,山這樣高遠,路這樣崎嶇,來日天子如果沒死,能不能再來瑤池作客?然而西王母朝思暮盼,穆王卻沒有再到瑤池。詩中后兩句是說,大王啊大王,你的駿馬一天就能跑3萬里,為什么你不再來啊?你可知道我思念的心在為你流血,我等待的情在為你守候?
后世文人把此詩當作一首政治諷刺詩而不是一首愛情的詩來解讀。筆者推斷這首詩以神話傳說入題,揭露和諷刺了唐朝帝王們不顧天下安危、不管百姓死活,一心只想長生不老,求仙拜佛,行徑惡劣。這種理解把這首詩人為地賦予了道德和政治評價的因素,并非是詩人李商隱想要表達的原意。筆者認為這純粹就是一首描寫愛情故事的詩,盡管哀婉凄清,但穿越了千年的愛情傳說,無論是怎樣的結局和格調,都是美的。正是在這首詩里,筆者第一次知道了八駿的名字:一匹叫絕地,奔跑時腳都不沾地,那哪是跑,分明是飛啊;一匹叫翻羽,揚蹄飛奔,比飛鳥還快;一匹叫奔菁,晝夜能行幾萬里;一匹叫超光,超過光速,可以追著太陽飛奔;一匹叫逾輝,馬毛燦爛無比閃爍著耀眼光輝;一匹叫超影,一匹馬身10個影子;一匹叫騰霧,可以駕著云霧飛奔;一匹叫挾翼,身生雙翼,翅膀一展就能翱翔九天。對馬賦予神奇本領,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藝術想象中樸素的浪漫主義。
這個美麗神話中的駿馬引起了后代人無窮無盡的聯想。有許多著名的作家、詩人寫了不少有關《八駿圖》的詩文。比較著名的有柳宗元的《觀八駿圖說》、白居易《新樂府》中的《八駿圖》、元稹的五言古詩《八駿圖》、李觀的《周穆王八駿圖序》等。后世畫家們也不甘落后,他們競相調動自己的想象,融入自己的情感,為我們還原出不同的八駿形象,于是有了艾啟蒙的《八駿圖》,有了郎世寧的《八駿圖》,有了徐悲鴻的《八駿圖》。尤其是徐悲鴻的《八駿圖》中所描繪出的剛勁矯健、剽悍的駿馬形象,深入人心。那是追求自由和彰顯力量的象征,鼓舞人們拼搏進取,奮發向上。300年前的書法家金冬心曾憧憬的“昔年曾躡五云端,不與人騎更好看”的境界,在這幅畫里得到淋漓盡致的表現。
昭陵唐太宗北麓祭壇兩側的廡廊里有6幅巨幅浮雕石刻作品,后人稱為“昭陵六駿”。作品中的“六駿”是唐太宗李世民曾經乘騎過的6匹戰馬。作品以形表意,通過概括性的藝術表現手法,表現了駿馬的強健和勢不可擋的氣勢,它們既象征唐太宗所經歷的最主要的6大戰役,同時也是表彰他在偉大的唐王朝創建過程中所立下的赫赫戰功。六駿采用高浮雕手法,線條簡潔,造型準確,或迅疾奔跑,或昂然站立,生動傳神地表現出戰馬的體態、性格和戰陣中身冒箭矢、馳騁疆場的情景。每幅畫面都以形象化的語言為我們講述了一段驚心動魄的歷史故事,是極為珍貴的文物。可惜它們已被美帝國主義文化侵略者全部打碎,其中的兩駿,1914年被盜賣到美國,現存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其余4幅真品于1918年在再次盜賣過程中被砸成幾塊企圖裝箱外運,幸而途經西安北郊時被發現并制止,現存在陜西省博物館。我曾久久地佇立在作品前,冥想中似乎看見6匹戰馬正踏著歷史的風塵,嘶鳴著向我狂奔而來!
在古代,馬對農耕生活的作用可能遠不如對戰爭的貢獻大。馬是運輸的工具,馬車是進攻的武器,騎兵是最重要的軍種,曾經的女真人和滿人就是靠“馬背”挺進中原的。這不能不讓我想起陜西茂陵里漢代著名驃騎大將軍霍去病墓地里的那件赫赫有名的石雕作品《馬踏匈奴》。一匹昂首挺立、威風凜凜的戰馬,將一個匈奴的武士牢牢地踏在地上。這個匈奴士兵左手拿弓,右手拿箭,胡須聳立,面目猙獰,雖然盡力狼狽掙扎,但還是被英勇戰馬的兩只前腿緊緊夾住,動彈不得。這件用一塊石頭雕刻而成的巨作沒有刻意地精雕細琢,而是因形就勢,就簡去繁,寥寥刀法,刀刀見功,顯示出雕刻者純熟的概括力和奇異的想象力。
無形的音樂同樣可還原出具體時空里的真實場景。忘不了第一次聽到二胡名曲《戰馬奔騰》時的忘我。隨著起伏跌宕的旋律,我們的眼前不禁浮現出戰馬嘶鳴不已,沙場鏖戰正急的場面。同樣是二胡曲,《賽馬》則是另一種讓人心靈震撼的意境。把耳朵所聽通感成視覺所見,這就是藝術。
藝術來源于生活,表達著作者的情懷,所以任何優秀的文化藝術作品都承載了濃郁而深厚的文化元素,通過它們,能深深感受到藝術中所蘊藏著的文化信息、傳遞出的文化密碼,這也許就是藝術形象的藝術價值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