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腦出血后腦水腫與血清鐵蛋白、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關系。方法:選取48例腦出血患者和48例健康者作為研究對象,分別納入觀察組與對照組。對兩組進行血清鐵蛋白和NSE水平檢測,對比、分析檢測結果。結果:觀察組腦出血后各時期的血清鐵蛋白、NSE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腦出血第5d的血清鐵蛋白及NSE水平明顯比腦出血第1d和第14d更高(P<0.05)。腦出血患者預后良好組與預后不良組腦出血第1d的血清鐵蛋白、NSE水平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預后不良組腦出血第5d、第14d的血清鐵蛋白及NSE水平均顯著高于預后良好組(P<0.05)。腦出血第1d的血清鐵蛋白水平、NSE水平均與腦水腫體積系數無顯著相關性(P>0.05),腦出血第5d的血清鐵蛋白水平、NSE水平均與腦水腫體積系數呈正相關關系(P<0.05)。結論:腦出血后患者的血清鐵蛋白及NSE水平明顯升高,腦出血第5d血清鐵蛋白、NSE水平與腦水腫體積系數呈正相關。
關鍵詞:腦水腫;腦出血;鐵蛋白;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相關性
腦出血指的是由原發性非創傷性腦動脈、腦靜脈或毛細血管破裂所引起的腦實質出血,本病有較高的發病率、致殘率和病死率[1]?;颊咴诎l生腦出血后,腦組織會發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學改變,如血腫擴大、腦水腫形成、血腫周圍代謝異常等,其中腦水腫形成是影響腦出血患者神經功能,導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有研究發現[2],腦出血后腦水腫的形成與鐵超載及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的高表達有著密切聯系。本研究旨在明確血清鐵蛋白、NSE與腦出血后腦水腫的關系,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在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48例腦出血患者作為觀察組?;颊呔夏X出血診斷標準,發病時間<24h,且為首次發病。同時排除使用抗凝藥物或其他可導致繼發性腦出血藥物者;伴有可導致繼發性腦出血疾病者;腦出血破入蛛網膜下腔或腦室而致水腫范圍估計不準者;伴有嚴重肝腎功能異常者;合并惡性腫瘤者;貧血者;近期發生過急性心肌梗死者。其中男25例,女23例,年齡33~66歲,平均(48.2±4.7)歲;另選取同期在本院進行健康體檢的48例健康志愿者作為對照組,對照組的健康體檢結果正常,無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惡性腫瘤、血液系統疾病、腦血管疾病等,且近期未應用過藥物。其中男26例,女22例,年齡31~64歲,平均(49.3±5.5)歲。兩組的性別、年齡接近(P>0.05)。
1.2 方法
采集兩組研究對象的空腹靜脈血,進行血常規、血糖、CRP、血清鐵蛋白、NSE水平檢測。觀察組患者在發病第1d、第5d、第14d,各檢測1次血清鐵蛋白、NSE水平。對照組僅測定1次血清鐵蛋白和NSE。
觀察組患者在發病第1d、第5d,分別進行1次頭顱CT檢查。通過頭顱CT檢查,計算血腫及腦水腫體積,體積計算采用多田公式:長徑×寬徑×層厚×層數×π/6。病灶體積=血腫體積+周圍水腫體積。腦水腫體積系數=(病灶體積-血腫體積)/血腫體積。
1.3 觀察指標
觀察組患者在發病后1個月,使用改良Rankin評分系統(mRS評分)對患者的預后情況進行評估,根據mRS評分分為預后良好組(mRS≤2分),預后不良組(mRS>2分)。對比、分析觀察組與對照組的血清鐵蛋白、NSE水平,以及觀察組中不同預后效果亞組的血清鐵蛋白、NSE水平及腦水腫體積系數,分析血清鐵蛋白、NSE水平與腦水腫體積系數的相關性。
1.4 統計學方法
研究數據運用SPSS20.0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數據比較進行2檢驗(性別構成比),計量資料( )比較進行t檢驗(年齡、血清鐵蛋白、NSE),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觀察組與對照組的血清鐵蛋白、NSE水平比較
觀察組腦出血第1d、第5d、第14d的血清鐵蛋白、NSE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腦出血第5d的血清鐵蛋白及NSE水平明顯比腦出血第1d和第14d更高,腦出血第14d的血清鐵蛋白、NSE水平明顯比腦出血第1d更高(P<0.05)。見表1。
2.2 不同預后亞組的血清鐵蛋白、NSE水平比較
觀察組患者在發病后1個月,經mRS評分顯示預后良好33例,預后不良15例。預后良好組與預后不良組腦出血第1d的血清鐵蛋白、NSE水平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預后不良組腦出血第5d、第14d的血清鐵蛋白及NSE水平均顯著高于預后良好組(P<0.05)。見表2。
2.3 腦出血患者血清鐵蛋白、NSE水平與腦水腫體積系數的相關性
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腦出血第1d,觀察組患者的血清鐵蛋白水平與腦水腫體積系數無顯著相關性(r=0.09,P=0.44),NSE水平與腦水腫體積系數無顯著相關性(r=0.14,P=0.39)。腦出血第5d,血清鐵蛋白水平與腦水腫體積系數呈正相關關系(r=0.56,P=0.01),NSE水平與腦水腫體積系數也呈正相關關系(r=0.49,P=0.02)。
3討論
腦出血后腦水腫的發生是由多種因素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如凝血塊回縮、補體激活、凝血酶產生、血紅蛋白降解產物毒性等。腦出血發生后,血紅蛋白會降解為CO、膽紅素與鐵離子,而鐵離子可通過Fenton反應產生大量自由基,從而引起生物分子的氧化損傷。臨床主要通過測定血清鐵蛋白水平來估算腦出血區域的鐵含量水平,腦出血后鐵離子水平升高,會通過結合成血清鐵蛋白的方式來減少游離鐵離子含量,此為腦出血后人體正常的保護機制。動物實驗研究顯示[3-5],腦出血后神經細胞的死亡、水腫的發生、神經功能的缺失等均與鐵有關。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腦出血不同時期的血清鐵蛋白顯著高于對照組,并且觀察組腦出血后的血清鐵蛋白水平在第5d達到最高,相關性分析顯示腦出血第5d的鐵蛋白水平與腦水腫體積系數有正相關關系。這一結果說明腦出血后血腫周圍區域的鐵沉積、水腫體積會在發病后5d達到最高峰,提示腦出血后早期腦水腫可能與鐵無關,而遲發性腦水腫的形成則主要與鐵的增多有關。
烯醇化酶是一種糖酵解代謝酶,其有α、β、γ三種亞型,其中γγ型烯醇化酶主要存在于神經內分泌細胞與神經元中,即NSE。腦組織受損后,NSE可經神經元受損細胞膜進入到細胞外部,從而引起血清NSE水平的升高,其是反映神經元受損的主要標志酶。多數研究都認為[6],NSE可作為評估神經元損傷的一項定量生化指標,腦出血、腦梗死、腦外傷等伴隨神經元損傷的疾病,患者血清NSE水平均會明顯升高。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腦出血后不同時期的血清NSE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并且在腦出血后第5d的NSE水平最高。相關性分析顯示腦出血后第5d的NSE水平與腦水腫體積系數有正相關關系。這一結果說明在腦出血后第5d,腦水腫程度最為嚴重,其引起的神經元損傷也最為嚴重,所以從神經細胞內進入到血液中的NSE也最多。
綜上所述,腦出血后患者的血清鐵蛋白及NSE水平明顯升高,腦出血后血清鐵蛋白、NSE表達水平與腦水腫體積系數呈正相關關系,早期進行血清鐵蛋白、NSE水平檢測,可為臨床評估早期神經細胞損傷程度提供客觀依據。
參考文獻:
[1]丁永宏,梁成,張建,等.血清鐵蛋白與高血壓腦出血后血腫周圍水腫的相關性研究[J].現代醫藥衛生,2018,34(08):1217-1219.
[2]劉雅芳,戴軍,石云瓊,等.血清鐵蛋白、S100B及神經特異性烯醇化酶在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血清中的表達及意義[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18,46(02):158-161.
[3]Xi G,Keep RF,Hoff JT.Pathophysiology of brain edema formation[J].Neurosurg Clin N Am.2002;13:371-383.
[4]Wu J,Hua Y,Keep RF,Schallert T,Hoff JT,Xi G.Oxidative brain injury from extravasated erythrocytes after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Brain Res.2002;953:45-52.
[5]Wu J,Hua Y,Keep RF,Nakamura T,HoffJT,Xi G.Iron and ironhandling proteins in the brain after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Stroke.2003;34:2964-2969.
[6]Persson L,Hardemark HG,Gustafsson J,et al,S—100 protein and neuron-specific enolase in eerebrospinal fluid and serum:makers of cell damage in human central nervous system.Stroke,1987,18:911-918.
作者簡介:董衛青 女 1984年9月出生 山西運城 在職研究生 主治醫師 研究方向:腦血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