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美清
摘要:作為教育領域資訊傳播、提升輿論公信力、引導力、影響力的核心渠道,校刊歷來承擔著黨政喉舌、聯系群眾、服務師生等重要職能。而校刊編輯的職業素養則決定著校刊質量的高低。優秀的校刊編輯需要具備包括政治立場堅定、專業技術過硬、創新思想活躍等職業素養,而提升校刊編輯素養的方法既有樹立高度責任心,也包括校刊編輯保持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習慣,及積極擁抱互聯網等。
關鍵詞:校刊;編輯;職業素養
一般情況下,校刊編輯與不少報刊、雜志社編輯的分工大體相同,也是主編與責任編輯兩個核心部分。主編掌控的是較為宏觀的整體事務,比如制定院校每學期校刊的出版計劃、負責組織重大活動的采訪報道、校刊校對、發稿和發行等工作。而責任編輯則負責更加具體的業務,如組稿、審稿、改稿、定稿、選稿、寫稿、本版校對等事務。
一、校刊編輯應具備的職業素養
(一)政治立場堅定
意識形態決定文化前進方向和發展道路。要加強理論武裝,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作為站在校園傳播領域最前沿的成員之一,校刊編輯自身必須要有政治立場堅定的職業素養“托底”,才能確保校刊稿件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等各方面形成強大的理論武裝。
尤其是在多元思想越來越全面影響社會各領域的新時期里,校刊編輯必須時刻能夠將正確的政治方向置于業務工作的第一位。只有當校刊編輯具備了足夠堅定的政治立場,其業務工作才能具備更高的政治理論水平,才能具備更強的辨識力、甄別力,進而使輿論導向保持科學性與正確性。
(二)專業技術過硬
一個合格的校刊編輯應當是其專業活動中當仁不讓、卓有成效的技術專業人士。即,校刊編輯要具有較高水平的綜合判斷力,能夠迅速辨識稿件、信息的真假性。同時,其還需具備相對敏銳的社會洞察力,能夠在較高程度上把握社會主流思想的整體脈動,能夠形成相對整體化、全局化的輿論表現力。在此基礎上,校刊編輯還能夠較為準確地抓住傳播受眾與媒體之間的輿論契合點,以及傳播材料的二次落點,并且具備足夠貼近基層人民群眾基本生活實踐的編輯靈感,從而報道出讀者樂于接受、容易認同的作品。
(三)創新思想活躍
在全社會已經進入創新2.0的宏觀背景下,校刊編輯也同樣處于輿論傳播持續優化創新的前沿陣地。創新已經成為各級各類院校校刊轉型升級的重中之重。因此,活躍的創新思想也是新時期優秀校刊編輯應當具備的職業素養之一。
創新思想在校刊編輯職業素養的體現多種多樣。比如在傳統文字稿件基礎上更加擅長使用圖片資源。或是對社會熱點、焦點問題具備高度的前瞻性、預見性,能夠預先在校刊排版、校對過程中留足夠的排版空間,給即時發生的重大新聞騰出空間。再如,隨著民眾對于新聞傳媒需求的快速變化,社會熱詞頻繁出現,刷新著校刊讀者的視覺關注點,而擅長創新的校刊編輯往往能夠以更快的速度抓住這些新詞、熱詞,進而在版面設計、稿件標題等方面及時再現,從而快速吸引讀者眼球。
二、校刊編輯提升職業素養的路徑
(一)樹立高度責任心
應當說,無論是否校刊編輯,任何傳媒從業者提升職業素養的基本前提之一都是有高度的責任心。只有本著對讀者、刊物、稿件等高度的責任意識、職業態度,編輯才能具備合格的從業資質與優秀的職業素質。因此,樹立高度責任心是校刊編輯不斷提升職業素養永恒的路徑之一。無論何時何地,責任意識、責任觀念、負責精神都是決定校刊編輯能否具備優良職業操守、道德、素養的前提條件,這不會因為時代或崗位的變化而有所改變。
(二)保持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習慣
校刊編輯提升職業素養的過程通常也是堅持不懈的學習過程。學習理論知識、實踐技能;學習行業內其他優秀成員的業務模式、觀念和態度;乃至擴大到本專業以外其他行業從業者更為良好向上的精神面貌等。學習是實現校刊編輯職業素養全面、持續提升的關鍵舉措。
因此,一名合格校刊編輯需要保持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習慣,不能因為取得了些許成績就志得意滿、止步不前,也不能因為工作過程中遭遇暫時的不順利而放任自流、得過且過。只有持之以恒地學習,編輯工作過程中存在的缺陷、出現的問題才有可能得到彌補。這是一個只能經過時間積淀才能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長期過程,只有堅持才能有所成就。
(三)積極擁抱互聯網
信息時代大背景下,互聯網已經成為繼傳統四大媒體之后快速成長的第五媒介。網絡不僅因其速度和范圍的前所未有而使線上傳媒在短短數年內便能與傳統傳媒分庭抗禮,且越來越多的新媒體正在成為傳統媒體獲取資訊熱點的主要渠道。故,積極擁抱互聯網也是校刊編輯求新求變的重要手段。
這不僅需要校刊編輯掌握一定的網絡基本知識和技能,而且要更為主動和積極地融入網絡、使用網絡,并從網絡中學習新觀念、新技術,進而通過五大傳媒彼此間的對比找到創新求變的新途徑。
三、結束語
作為院校師生、教職員工極為主要的交流渠道,校刊不僅是校園內外相關事件宣傳報道的主陣地,也承擔著黨政行政喉舌的重要職責。而作為聯系讀者與作者間最主要的紐帶,校刊編輯的職業素養往往也決定著校刊質量。因此,不斷提升校刊編輯的職業素養不僅決定著編輯自身職業生涯的拓展,也影響著校刊傳遞資訊、指導工作、聯系群眾等根本職能的體現,是新時期校刊與時俱進、實現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的關鍵因素。
參考文獻:
[1]楊婉坤.新媒體時代如何有效做好新聞編輯工作[J].西部廣電視,2018,3(06):160,162.
[2]劉蓉.電視臺新聞記者應如何做好新聞采訪與編輯[J].新媒體研究,2018,2(17):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