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淑文
自從《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頒布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深入學習以后,我園就幼兒的一日生活皆課程這個理念的理解和實施不斷豐富與完善。下面從一日生活的幾個環節中看五大領域的滲透及有機結合。
一、入園環節:
1、給幼兒播放一些歡快優美的音樂、歌謠等,營造溫暖、輕松的心理環境,讓幼兒形成安全感和信賴感。同時欣賞、喜歡傾聽各種好聽的聲音,感知聲音的高低、長短、強弱等變化。
2、能雙腳靈活交替上下樓梯,并邊走邊數。
3、以自己脫換衣服、鞋、整理物品為主,教師輔助,也會讓幼兒之間相互幫助。
4、每天有兩名文明禮儀小標兵迎接幼兒。
5、主動跟父母、老師、小朋友打招呼。
6、跟小伙伴或教師交流自己的情感或有趣的事。
7、能注意傾聽別人說話。
8、讓幼兒比較一下各自衣物的相同點和不同點(薄厚、長短、高矮、大小、輕重、顏色、圖案的不同等等)
9、數一數自己是第幾個來到班級的幼兒,前面有幾人、前一個是誰,后一個是誰,男孩來了幾人,女孩來了幾人?
二、三餐環節:
1、給幼兒播放一些優美的輕音樂,營造溫馨、輕松的心理環境,讓幼兒放松心情,愉快進餐。
2、餐前把食譜告訴幼兒,確定小小報餐員,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及愿意表達、主動表達的意愿。
3、認識常吃動物、植物的生長特點和營養成分,知道對自己的健康有哪些好處等等。栽培、探究個別植物的生長過程。
4、教育幼兒不挑食,不暴飲暴食。
5、懂得細嚼慢咽,但又不能邊吃邊玩或大聲說、鬧、嬉笑等,學會保護自己及餐桌禮儀。
6、餐后可讓幼兒說說吃了這餐飯的感受,都吃了什么?感覺如何?味道怎樣?吃了多少等等。能清楚、清晰、準確、完整、連貫的表達,包括用一些形容詞或描述性的語言等。
7、讓幼兒說說我們吃的這些糧食都是哪來的?又是怎樣變成(加工成)色、形、味俱佳的美食的? 從中認識(尊重)農民、廚師、保育老師的工作和辛苦勞動。
8、光盤行動:不挑食,不剩飯、不掉飯粒,愛惜糧食。
9、正確使用餐具,一手扶碗一手拿勺或筷子,知道飯菜搭配吃。
10、介紹一下父母或其他長輩的拿手飯菜,愛自己的家人。
11、說一說你吃過的齊齊哈爾的美食,了解家鄉飲食文化,激發愛家鄉的情感。
12、值日生發碗、勺或筷子,知道一一對應,點數碗和小勺的數量,知道每桌根據幼兒人數應發幾個碗、小勺或筷子 。
13、數一數這餐飯共有幾樣蔬菜,分別是什么顏色的。
14、餐前可給幼兒看一些美食圖片,了解各地的飲食文化,引發、增強幼兒的食欲,減輕、減少挑食現象。
15、先吃完的幼兒可到美工區,把吃的主副食畫下來或用彩泥等各種材料做出來,以備角色區使用。
三、盥洗環節
1、給幼兒養成及時排大小便的習慣,不能憋著,更不能為了玩,憋到一定程度再去大小便,特別是小班的幼兒,教師有時需要提醒個別幼兒及時排便。
2、看圖解掌握正確的洗手過程和方法(七步法)
3、懂得節約用水。打肥皂搓手時關閉水龍頭,水流不要太大,不玩水,用后及時關閉水龍頭。
4、會整理衣褲(脫、提褲子;洗手時擼袖子、挽袖子)
5、共用衛生間知道站隊有序等候,個別幼兒急需時懂得謙讓一下。
6、學會觀察自己的大小便,知道一天(上午、下午)上了幾次,是否正常(次數、顏色、量的多少)。如不正常,幫助幼兒查找原因,與家長溝通,及時解決問題。
7、尊重別人的勞動,保持衛生,不便到外面,學會沖洗便池。
8、教師可利用ppt課件、模型、掛圖等教具引導幼兒觀察、討論、了解人體的消化系統和過程:如吃到嘴里的東西哪去了?我的便便正常嗎?如果沒有水會怎樣?如何節約用水等等相關問題的探討。
四、間食環節
1、認識水果、堅果的外、內部特征(形狀、顏色、大小、輕重、里外、手感、內部結構、味道等)
2、一和許多、一一對應、 數、量、集合、加減法、等分等數學知識
3、 根據老師提出的不同要求來取間食。如果幼兒是圍成半圓形坐的,教師可說:“從左數第1、3、5名幼兒來取;從右數第2、4、6名幼兒來取”。“×××小朋友的相鄰數幼兒來取”。“今天我們每名幼兒發給半個蘋果,蘋果應該怎樣切?如果每人發1/4,應該怎樣切?×××小朋友拿1個蘋果的1/2,×××小朋友拿2塊1/4”。還可以設計出多種問題,包括序數,分解組成,加減法等等
4、部分果核可洗凈讓幼兒練習數學領域的知識,但要注意安全。一些果皮也可讓幼兒練習粘貼畫。
5、可用同一種水果或多種水果切出、擺出不同的造型。擺出漂亮的果盤
6、欣賞一些類似《小刺猬撿果子》的有趣故事等,并讓幼兒復述、表演。
7、學習《孔融讓梨》、《豬八戒吃西瓜》等故事,引導幼兒懂得謙讓和愛護衛生,不亂丟果皮等。
8、會用完整的語言描述水果的特征:蘋果? 大蘋果? 紅(綠、黃)色的大蘋果? ? 甜甜的紅色的大蘋果? ?我拿了一個甜甜的紅色的大蘋果? ?我吃了5粒(顆)紫色的葡萄……
9、可讓幼兒說一說采摘水果的經歷或趣事。
10、知道吃水果的好處,但不能貪多,要吃應季水果
11、簡單了解水果的產地、生長特點等,從而萌發幼兒愛祖國、愛家鄉、愛勞動人民的情感。
12、學習一些類似《木瓜恰恰恰》的有趣歌曲或打擊樂,《摘果子》舞蹈等。
13、繪畫、彩泥捏出各種水果,嘗試練習畫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及不同角度的水果。
以上是我園部分一日生活中對幼兒五大領域的自然滲透及有效結合,從五大領域以及教育目標、典型表現、教育建議等方面幫助幼兒逐一落實,真正體現來游戲和日常生活對幼兒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