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振興


隨著三月的兩會召開,從國家層面上釋放多很多的利好消息,比如股票上漲,稅費下降。作為一名電商路上的知識搬運工,我也來談談一些近期的看法:
1.社會在轉型,專業需深化
現在的技工院校選擇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仿佛已呈現下降趨勢,這些都是世紀寶寶,也許他們的眼光不再是當年由父輩做主選擇專業,而是加入了自己的想法。整個社會各行業都在轉型,由粗放型轉到集約型,由環保型轉到綠色生態型,一些靠出賣體力的勞動者都退回農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而繼續留在城市打拼的竟然大多數都是新生代--70后,80后。又聯想到1997年左右,整個高等教育流行報讀計算機專業,正是這個新生代導致了互聯網在風起云涌,方興未艾。而世紀寶寶的出現,就是這個新生代的二代了。
從上表不難看出,70后80后與自己的下一代人相比較,不那么自由,消費觀念有明顯的差別。實際上,除了年紀和臉上的皺紋數等等,表面雖有區別,但實質是相同的。每個時代有代表這個時代的產物,也許這會影響你的一生。但目的都是一樣,幸福感。但一代又一代的人,在年輕的時候思想、追求都所差無幾。每個時代都有屬于自己的“自由”“潮流”“愛情”“理想”“奮斗”......零零總總,但愿70后、80后、90后都能找到屬于自己想要的幸福!
所以我認為,目前的電子商務教育要轉型,要繼續深化,要根據需求者的真實想法而動。也不難看出,天貓、京東、亞馬遜平臺電商,小米的饑餓營銷,微信的崛起,新媒體的爆發,共享經濟的異軍突起,團購模式的出現,特賣代表唯品會,經過短暫幾年的蓬勃發展,2018-2019有出現了很多的新形式:短視頻、抖音、直播、拼多多、海淘海外購、速賣通、微信公眾號等。以上種種,都在標志著技工院校電子商務專業教育,要因風而動,早點轉型,迎接變化,擁抱需求,創造未來。建議:電子商務專業朝1.新媒體運營方向、2.視覺視頻營銷方向、 3.跨境電商方向、4.商務數據方向,盡早定位,細化發展,精耕細作。
2.教學對象在變,教學方式也須變
技工院校的教育不同于職業院校的教育,講究實際技能和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必須看到的是這幾年由高級技工學校升格了不少技師學院,但是在社會影響上,力度似乎仍舊不夠,很多老百姓甚至還停留在過去的對技校印象上。而事實上呢,技工院校的高技生是由兩部分生源組成的,一部分是中技生、中專生升入高技的,一部分是高中畢業(其中有個別是考取了職業技術學院大專,但迫于學費等問題,選擇技工院校享受免學費待遇的)的。
這兩部分人融合到一個班集體,就好像兩條河流交匯處一樣,呈現出不同的顏色,表現出不一樣的學習氛圍。加上家庭因素、自身素質、先天條件、后天培養等各種因素,就讓班級變得五彩繽紛,無疑增加了班級的管理難度和教學難度。個人認為比較可取的教學方式是:隨機分組,小組合作探究,任務驅動,及時評價,恰當鼓勵,經常提醒,鼓勵參賽,適當指導,培優激后,接地氣式談心,用活動促管理等方式來組織教學和班級管理,真正讓學生學有所長,具有工匠精神,成為社會有用之才。
以上僅個人拙見,歡迎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