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聯合國憲章》第51條對自衛權進行了規定,同時根據習慣法原則,行使自衛權須符合必要性和相稱性。但是在當代恐怖主義活動盛行的背景下,以美國為首的一些國家大力支持先發制人自衛行為,使自衛權行使的前提、強度等條件的適用都呈現擴大化的趨勢。因此要更好的行使自衛權,必須先從完善安理會對審查自衛權的報告程序、完善對國家濫用自衛權的制裁制度等方面著手進行完善。
關鍵詞:自衛權;武力攻擊;先發制人;安理會審查制度
國家責任制度被公認為國家固有的權利,自衛權是指國家作為國際法主體享有的一項主權權利,但其功能以及重要性在不同法律體制下體現的不同。在傳統的國際法上,由于法律上對使用武力的管制欠缺,對于訴諸戰爭國家擁有當然權利。
一、自衛權概述
(一)自衛權的含義
作為主權國家的一項基本權利,自衛權是國家遭受到外來入侵時,進行武力回復的權利。奧本海認為,按照國際習慣法的說法,若一個國家受到攻擊,它有權利在必要情形下使用武力使自己不受攻擊。事實上,自衛權的概念是與禁止使用武力是相伴的,該原則禁止的是非法使用武力這一行為,而非合法使用武力的情況,而主權國家行使國家自衛權就屬于合法使用武力。
(二)自衛權的由來
《聯合國憲章》制定之前,一著名案例及其事件基本上鞏固了自衛權在國際法上地位。1937年,英國駐加拿大的殖民地政府遭地方叛軍反抗,英國就覺得加羅林號也幫了加拿大叛軍,基于此,英國就對處于美國境內的加羅林號進行了攻擊。當時兩國正處在和平狀態,美國立馬提出異議并要求賠償損失,但英國又認為該船只援助叛軍這一行動構成對其政府的有力威脅,因此英國對美國境內的該船進行武力上的攻擊屬于自衛行為。同時也明確了必要性原則與比例性原則。
(三)國家自衛權的法律依據
國家自衛權法律依據由《聯合國憲章》、《國家對國際不法行為的責任條文草案》、1970年《國際法原則宣言》共同構成,具體如下:
1.依《聯合國憲章》的規定,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自衛權是國家當然的權利,不要任何授權。行使自衛權的前提之一是一國已經遭受外來的武力攻擊。自衛權的行使一國需嚴格按照程序上的報告義務進行。
2.依《國家責任條文草案》規定,一國遭他國武力侵犯時,支持國家反抗,即使自衛權涉及到武力,但因其反抗的是他國的非法使用武力的行為,所以這種武力反抗合法。
3.1970《國際法原則宣言》,國際法基本原則之一的禁止使用武力原則被確定。簡而言之,不使用武力原則排除的是非法使用的行為,非合法使用的情況,國家行使自衛權是一種合法情況,所以它與該原則并不矛盾。
二、國家行使自衛權的條件
特定前提下,國際法排除不法自衛,國家行使自衛權也無需承擔任何責任,所以,行使自衛權必須進行嚴格的條件限制進行。
(一)國家行使自衛權的前提必須是已經遭受外來的武力攻擊
依據《聯合國憲章》規定,僅會員國“遭武力攻擊”方可行使自衛權,但其并賦予“武力攻擊”定義,并且在其他條文中也未使用這一說辭。但第51條保留了其當然權利,所以該權利就包括對任何攻擊作出回應。即無論是外國還是恐怖主義組織發動的武力攻擊,受攻擊的一國都有權行使自衛權以此回應。
(二)國家行使自衛權必須遵循相稱性原則
依《聯合國憲章》的規定,對于自衛而使用武力的程度并未提供可遵循的規則。國家在遭武力攻擊時使用自衛權的程度須限制于回應的限度。此所謂比例原則。若一國遭到他國一系列的、不同類的攻擊,比例條件并不意味該國不可反擊。適用該原則只可根據結合各個事件綜合判斷其是否成比例。超過比例是武力報復。
(三)國家行使自衛權必須符合國際法的程序要求
依《聯合國憲章》的規定,一國向安理會報告并非只個形式,而向其報告的目的才是判斷國家使用武力的是否合法性問題。所以當爭端的各方都堅定自己立場的時,由一個中間部門進行判斷就很必要。
三、國家行使自衛權的國際實踐
(一)踐行禁止使用武力原則
許多國際法文件都確定了禁止使用武力原則。但憲章卻又規定了國家享有自衛的權利。從目前國際實踐來看,國家在行使自衛權的同時,仍需遵守這項原則,因為其同樣是國際法的一個原則。
(二)以美國為首的國家行使先發自衛權對傳統自衛權的挑戰
先發制人的自衛權即通常所稱的預防性自衛權,并非新出現的問題,先發制人自衛給傳統的自衛權帶來了挑戰。“9·11事件”后,美國認為傳統的自衛的理論再也不能滿足保衛本國利益的要求,所以大力提倡后者并將其實踐,先發制人的自衛也因此再次成為了學界討論的熱點。
1)先發自衛權提出。先發制人對于西方國家有著很深的思想基礎。但美國政府是完全把先發制人予以實踐的。2)先發自衛權對傳統自衛權的挑戰。首先是,破壞國際法基本原則。其次是,沖擊國際法公認的自衛權理論。還有先發自衛權對傳統國際法所要求的程序上的沖擊,但在實踐中先發自衛權對于立即報告義務并未履行,致使國家自衛權的行使濫用。
四、完善自衛權行使條件之建議
筆者認為除了對自衛權理論本身要進行探究外,還要綜合各個方面因素以考慮如何完善自衛權的行使,也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自衛權的行使被濫用。
(一)建立安理會審查機制
筆者認為安理會依《聯合國憲章》所賦的職責,應當設立專門委員會,可在交戰國以外的其他國家選出,以監督交戰國自衛行為的情況,但在表決的時候,應該舍棄違法嫌疑國的表決權,這樣有助于自衛行為相稱性的判定,也便于確定自衛行為事后賠償。
(二)完善國家濫用自衛權的制裁制度
1)明確違反自衛權的責任制度。國際上應當明確違反自衛權侵略的界定和責任。賠償侵略產生損失結果。2)加強國際法的執行力度。現在的國際法正是缺乏對應的強制措施以保證其實行。因此,不僅僅要完善責任制度的相關法律規范,更要保證國家自覺承擔其責任。
參考文獻
[1]詹寧斯、瓦茨修訂,王鐵崖等譯:《奧本海國際法》(第一卷第一分冊),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995版,第 308 頁.
[2]程曉霞《國際法》[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頁.
[3]邵津《國際法》[M],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1頁.
作者簡介:
趙星(1995-),女,甘肅文縣人,漢族,甘肅政法學院在讀究生,就讀于合同法專業。
(作者單位:甘肅政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