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霞
摘要:目的:分析手術室護理干預對預防骨科無菌手術切口感染的臨床效果。方法:分別在2017年7月-2017年12月、2018年1月-2018年6月期間經由抽簽法各選取上肢骨折患者34例,即對照組、觀察組,前者予以常規護理方案,后者予以常規護理+優質手術室護理干預方案,分析組間護理效果差異。結果:觀察組術后7d VAS疼痛評分、PSQI評分及顯著低于對照組及干預前(P<0.05);觀察組干預后切口感染率顯著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上肢骨折患者加強治療期間的護理服務質量,有助于減輕其疼痛程度,降低感染風險,改善預后。
關鍵詞:護理干預;上肢骨折;術后疼痛;切口感染率
上肢骨折是臨床上發病率較高的四肢骨折,比如肱骨骨折、腕骨骨折等,嚴重干擾患者正常生活、工作,故需予以科學護理的護理干預,一方面減少患者因對病情不了解、擔憂療效等方面出現的負面情緒及心理問題,另一方面,了解患者病情,從而盡早減輕患者痛苦、優化預后[1]。本次研究以上肢骨折為例,以2017年7月-2017年12月、2018年1月-2018年6分別作為對照階段及研究階段,以此期間就診的上肢骨折端患者各34例,分別采取常規護理、常規護理+優質手術室護理干預方案,分許組間護理效果差異,旨在討論手術室護理干預對預防骨科無菌手術切口感染的臨床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以2017年7月-2017年12月、2018年1月-2018年6月期間,在本院骨科就診的上肢骨折患者群體中依據抽簽法各隨機選取34例分別作為對照組、觀察組試驗樣本。對照組,男19例,女15例,年齡20-67歲,年齡平均(47.41±11.50)歲;重物砸傷20例,交通事故11例,摔跌傷3例。觀察組,男17例,女17例,年齡21-70歲,年齡平均(47.90±11.44)歲;重物砸傷21例,交通事故8例,摔跌傷5例。對比組間一般資料差異,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納入標準
納入標準:(1)入院后接受血常規、影像學檢查,結合既往創傷史、臨床表現,明確上肢骨折診斷;(2)意識清楚,無精神系統疾病;(3)患者、家屬對本次研究內容知情同意,自愿參與。
1.3排除標準
排除標準:(1)除上肢骨折以外其他骨折;(2)無法耐受手術治療;(3)依從性較差;(4)傳染性疾病;(5)凝血障礙;(6)腫瘤。
1.4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方案;觀察組聯用常規護理+優質手術室護理干預方案,主要內容如下:(1)在例會中通過討論,制定患者護理需求表及手術切口感染風險全面評估表。(2)通過發放健康教育手冊、面對面交流、播放視頻等方式與患者溝通、指導其掌握上肢骨折、無菌操作及術后切口感染等相關健康教育知識,保證耐心溫和態度與患者、家屬交流,填寫護理需求表及個人風險評估表。(3)在護理過程中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則,降低感染風險,尤其是手衛生[2];將護理操作集中在一定時間內完成,動作輕柔、準確,避免對患肢造成過多牽拉。(4)接臺手術間隙應通過空氣凈化機消毒手術室,時間至少20min。
1.5觀察指標
觀察指標比較:(1)組間干預前、干預后7d VAS疼痛評分、PSQI評分差異,其中,VAS滿分10分,分數越高,患者越疼痛,PSQI評分,滿分21分,分數越高,提示睡眠質量越差。(2)組間干預后切口感染率。
1.6統計學分析
以SPSS17.0軟件為數據分析軟件,經由百分比(%)表示計數指標,以( )表示計量資料,分別開展 檢驗以及t檢驗,以P<0.05為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組間干預前、干預后7d VAS疼痛評分、PSQI評分差異
觀察組術后7d VAS疼痛評分(2.11±0.75)分、PSQI評分(9.60±2.11)分及顯著低于對照組的(4.50±0.88)分、(13.30±3.12)分(P<0.05);觀察組干預后7d VAS疼痛評分、PSQI評分顯著低于干預前的(7.57±1.02)分、(16.73±3.77)分(P<0.05);對照組干預后7d VAS疼痛評分、PSQI評分顯著低于干預前的(7.28±1.74)分、(16.45±3.90)分(P<0.05)。
2.2組間干預后切口感染率
觀察組干預后切口感染率2.94(1/34)顯著顯著低于對照組17.65%(6/34)(P<0.05)
3.討論
上肢骨折比較常見,比如近端NEER三部分骨折[3]等,術后疼痛劇烈,特別是在發病及治療后康復初期,而在康復期間的疼痛使得患者對康復性訓練產生抵觸、抗拒心理,不利于其預后,而且存在術后感染等并發癥,故需在圍術期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則,并在限制高危探視人群在術后過多探視患者,同時做好手術器械消毒及信息核查工作。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采取常規護理+優質手術室護理干預方案,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后7d VAS疼痛評分、PSQI評分及顯著低于對照組及干預前(P<0.05);觀察組干預后切口感染率顯著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上肢骨折患者加強治療期間的護理服務質量,有助于減輕其疼痛程度,降低感染風險,改善預后。
參考文獻:
[1]劉遵勇,余迎浩,姜德欣,等.上肢洗方輔助微型鋼板內固定治療近節指骨骨折臨床研究[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7,35(8):2173-2175.
[2]萬峰格,鄒吉鋒,曹海云,等.上肢骨折術后傷口感染細菌種類與藥敏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7,27(9):2068-2071.
[3]顧敏.循證護理在改善上肢骨折護理疼痛、心理狀態和生活質量中應用[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6,23(S1):372-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