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學華
摘 要:“三農”問題關系我國的國計民生,對國民經濟發展的影響非常大,所以我國自建國以來就非常重視農業和農民的問題。對農村財務進行有效管理就是對農村的集體資產進行管理,不僅可以拉近干部與村民之間的關系,還可以充分發揮財物管理的公共職能,總之,農村財物管理水平的提高可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進程。但是現階段,我國農村的財務管理工作存在很多不完善的細節,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因此,目前發展“三農”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解決這些問題,完善農村的財物管理工作。
關鍵詞:農村發展;財務管理;問題;對策
一、農村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存在相當大的差異,這就導致了各地區農村財務管理人員的素質高低不一。研究分析表明,處于經濟發達地區的農村的財務管理者受教育程度相對比較高,而廣大的基層農村特別是中西部偏遠農村的財務人員只有初中學歷甚至小學學歷,這些財務人員可以說是對財務知識一無所知,只能在崗位上慢慢摸索,由這樣素質低的人進行農村財務管理,難免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甚至有的農村財務管理者直接由村干部兼任,根本沒有專門的財務管理人員,這些人對財務管理的理解也是不到位的。除此之外,農村中的青壯年勞動力多出去工作,在農村留守的基本上都是中老年人,他們文化水平普遍比較低,思想意識落后,接受新知的能力差,這就使得落后的記賬方式無法及時更新,并且使得財務管理工作沒有充足的后備力量。我國很多農村的財務收支制度都有漏洞,比如,資金的收入和支出不記賬,村中的財務都由村干部掌管,他們可以自行決定資金的用途;有的村干部法律意識淡薄,為了追求經濟利益不惜弄虛作假。還有的農村不適用規范的票據,資金往來沒有發票,糊涂賬和假賬的數目非常多,“白條”現象普遍也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二、加強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有效對策
提高村干部對農村財務管理的重視程度。村干部要摒棄落后的思想意識,一方面要使他們認識到財務管理工作與農村經濟的發展不是脫節的,二者是緊密聯系的關系。另一方面要讓村干部知道,對農村財務進行有效的管理,還可以減少甚至杜絕財務造假和內部腐敗的行為。村干部除了要提高自己對財務管理的重視,還要在村中加大宣傳,讓廣大人民群眾都認識到農村財務管理的重要性,讓他們積極參與到財務管理的工作中。在對村干部和村財會人員的教育中,廉政和財經紀律建設是重中之重。對已查處的村干部和村財會人員腐敗案件要依照法律從重處理。廣泛開展黨的宗旨、財經政策法規和廉政警示等方面的教育,促使村干部和村財會人員堅定理想信念,增強拒腐防變能力,提高村干部和村財會人員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做到清正廉潔、遵紀守法,依法管理農村集體財務。
提高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財務人員是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核心。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素質的舉措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第一,引進高素質的財務管理人員。每年我國都會從應屆大學生中選拔村官,政府應該適量的選拔一些擁有職業資格證書的財務專業大學生,將他們分配到村里管理財務,提高財務人員的整體水平。第二,要加強農村財務管理人員的穩定性,人員流動過于頻繁是財務管理工作的大忌,在交接時容易出現很多問題,村委會可以適當提高財務人員的工資和福利待遇,增加財政補貼,防止人員過快的更替。第三,可以對現任的農村財務管理人員加強知識培訓和職業道德培訓,不僅要提高他們日常管理財務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要提高他們的責任心,讓他們遵紀守法,防止他們滋生出工作散漫、弄虛作假的工作態度。第四,要針對財務管理工作建立相應的獎懲機制,工作負責、上進心強的可以給予一定的獎勵,對那些毫無責任感、知法犯法的人員要嚴懲,情節嚴重的交給法律來制裁。
制定規范的財務收支制度。為了完善農村財務的管理,還要建立規范的財務收支制度。村集體取得的各項收入應該由相應的銀行單位賬戶進行管理,禁止由村干部和會計個人掌握集體資金。村上資金的收入和支出,每一筆都要記賬,并使用規范的票據。還要規范村干部的日常行為,防止他們挪用公款,杜絕“開白條”的現象。除此之外,農村還要對村里的財務進行定期的清查,查看往來款項,檢查有無問題。從基礎上求規范,農村財務管理應嚴格按照規定工作流程、業務辦理程序、財務結算日期、支出額度審核權限等辦理,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把業務基礎工作抓細、抓實。
提高公開財務信息的透明度。農村財務管理人員要將村中財務的各項內容及時公開,讓村民知曉,保證他們的知情權不受侵犯并接受村民的監督,村民如果提出異議,財務管理機構一定要對異議給以答復。公開之前一定要保證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必須反復審核,確保信息無誤后再行公開。定期公開村級財務,及時逐項公開群眾關心的涉農資金發放、各類征地用地和拆遷補償發放、工程建設資金、農村“三資”管理和處置情況等重大財務活動或事項,接受全體村民的監督,將財務工作置于“陽光之下”,促進村干部及財會人員廉潔自律。
建立完善的監督管理機制。對農村財務管理的監督工作分為外部監督和內部監督。財務人員要定期將本村的財務計劃和財務收支狀況進行公開,接受廣大人民群眾的監督,這就要求村民提高自己的監督意識,在財務監督工作中充分使用自己的權利,農村財務機構要提高被監督的意識,不要對此產生抵觸心理。除了接受外部監督之外,村委會可以專門建立一個財務監督機構,由財務專業人員或者選拔村民代表對財務管理的日常工作進行監督,如果發現問題要及時向財務人員提出來,財務人員要馬上開展核實工作,對確實出現問題的財務,必須要進行更正,及時向財務監督機構進行匯報。
三、結語
綜上所述,農村財務管理工作關系著農村經濟的發展,關乎農民的切身利益,但是我國目前廣大農村的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很多,諸如財務人員素質低、監督機構不完善等因素都會嚴重影響農村財務的管理,因此,現階段,我們要立足中國國情,詳細調查農村的實際狀況,可以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經驗教訓,采取科學合理的方法完善農村的財務管理制度,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和職業道德。只有規范農村的財務管理,才能保證我國農民的根本利益,才能最大限度的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才能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參考文獻
[1]魏炳炳.農村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8(04)
[2]崔艷玲.新常態下農村財務管理的思考[J].農民致富之友.2017(03)
(作者單位:山東省安丘市景芝鎮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