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婉婷
摘要:自國際排聯成立以來,經過70多年的逐漸發展,排球運動成為世界上最受群眾歡迎和參與最廣泛的運動之一。本文將以2019世界女排聯賽騰訊體育中國女排的報道作為研究對象,對其報道框架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騰訊體育;世界女排聯賽;中國女排;報道框架
一、研究對象
本文以2019世界女排聯賽期間騰訊體育對中國女排的報道為主要研究對象,研究的報道文本所選取的時間范圍限定為世界女排聯賽第一輪開賽前一周至總決賽前一周(具體的時間段根據比賽的實際情況做出安排)。
在樣本的選擇原因上:2019世界女排聯賽是世界規模較大的女排比賽,具有極高的關注度和廣泛接受度,吸引著大眾的眼球。騰訊體育對中國女排賽事的新聞報道更具有體育賽事的代表性,更符合大眾的需求。
二、騰訊體育世界女排聯賽中國女排報道框架研究分析
20世紀早期框架理論進入到大眾傳播學領域,由戈夫曼首先提出并經過其他逐漸發展完善,成為一個較為成熟的理論。本文筆者針對目前體育新聞報道研究的基本框架,從報道數量、報道體裁、報道主題、消息來源、報道立場五個角度研究2019世界女排聯賽騰訊體育中國女排的報道,借此為體育新聞報道提供借鑒。
(一)報道數量
騰訊體育對中國女排的報道數量居多,從開賽前一周就一直對比賽保持密切關注,這基本符合新聞媒體對重大體育賽事的報道規律。從比賽開始之前騰訊體育就一直對“中國女排”保持密切關注。
(二)報道體裁
通過查閱騰訊體育在2019世界女排聯賽期間對中國女排的報道,可以發現騰訊體育對中國女排的報道體裁主要采用以消息為主的形式,報道形式與圖片、文字、評論、視頻相結合,報道體裁以消息為主解讀事件進程,以球迷、受眾更清晰全面的了解賽程真相。
(三)報道主題
筆者通讀了騰訊體育在2019世界女排聯賽期間對中國女排的報道,總結了這些報道的主題,并將這些主題進行匯總和分類,得出這些主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
1.展示中國女排體育運動飛速發展
該主題報道數量較多,雖然篇幅不大,但出現的頻次在騰訊體育整個世界女排聯賽中國女排的報道中所占比重非常高。該主題報道結構比較單一,以展示我國女排運動在世界上的領先地位為主,對中國女排在世界女排聯賽中的表現都持正面態度。
2.積極培育新一代優秀女排運動員
該主題主要介紹了中國女排在世界女排聯賽中的優越表現雖然塑造了新一代精神偶像。可目前女排運動仍然存在普遍關注度不高、運動員待遇下滑等問題。如果連隊員生存已成問題,那么就更難言發展。對次,筆者認為,女排運動無論是營造排球氛圍,還是培育球迷市場,前路仍然漫長,也許我們都欠中國女排一張“門票”。
3.圍繞世界女排聯賽中主要中國女排運隊員朱婷等人為代表的報道
該主題主要介紹中國球迷粉絲去現場觀看女排比賽,對比賽隊員送上誠摯祝福和期盼女排隊員凱旋歸來,一眾球迷積極熱情的與女排隊員合影。球迷們熱情去現場看望他們心目中的英雄,氣氛達到了高潮。
4.世界女排聯賽中國女排賽況
據統計,騰訊體育在2019世界女排聯賽期間對中國女排賽況的報道所占數量為最多,對現場球迷的反應和隊員近況的報道數量也較多。報道賽況的同時介紹當時的比賽情況和賽事背景,這可以給不了解賽況的受眾提供更多信息,報道主題集中。
(四)消息來源
報道消息來源具有選擇性且多出自于事件當事人,騰訊體育傾向于采用前方體育記者獲得的第一手資料。由此觀之,媒體從業人員的報道工作在本次世界女排聯賽中國女排的報道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體育新聞媒體從業人員充分扮演了“把關人”角色。
(五)報道立場
報道立場上基本一致,主要以中立的立場來報道,對賽事不發表個人評價,都是為了滿足受眾的信息需求,立場大多保持中立對女排賽況本身等其他現場突發事件不發表評論。
三、報道不足
(一)設計風格缺乏新穎性
新聞內容通常以圖片、標題、消息、視頻的形式呈現,設計內容缺乏新意難以突破現存的固有形式。“唯速主義”現象加劇,僅僅以快為宗旨的新聞報道觀念。這種盲目追求時效性的新聞報道現象,大大限制了騰訊體育的體育新聞報道發展。
(二)內容相似度高
騰訊體育中國女排的新聞報道在擴大比賽報道信息量的同時也帶來了信息內容相似度高的問題,如常用來展現女排現場比賽狀況的照片,這些照片重復使用率頗高,降低了騰訊體育對女排賽事信息的再創造,減少了受眾了解女排賽事詳情的渠道。
四、改進策略
(一)重視報道信息的整合和重建
對中國女排賽事信息進行有效的整合至關重要,不僅節約成本更滿足受眾獲取女排賽事信息的需求。騰訊體育可以通過對女排賽事進行連續的、階段性的報道。這樣一來,可以最大限度的吸引受眾,使得賽事的信息更加快速廣泛的傳播開來。
(二)加強報道的體育專業性
騰訊體育對中國女排報道不應只滿足受眾對女排賽事的簡單了解與認知上,更應該從專業性、深刻性、技術性的角度來報道體育賽事。因此,騰訊體育新聞從業人員應該更加注重女排賽事內容的多元化、多角度化、技術化和規范化。
參考文獻:
[1]高紅波.論手機多媒體對我國媒介生態的影響[J].中州學刊,2010(01):14-17.
[2]曹玉枝.移動新聞客戶端發展走向探析[J].中國記者,2013(10):21-24.
[3]周杰.原創 熱點 評論——倫敦世界女排聯賽中國女排聯賽世界女排聯賽中國女排微博報道的啟示[J].新聞與寫作,2012(09):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