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美琪
摘要:灌溉技術是農田水利工程的基礎性技術,因此,保證灌溉技術的高效節水性對發展農田水利、節約水資源有著重要作用。本文將以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為重點,從應用方式以及應用管理措施兩方面進行詳細闡述,希望能夠為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提供一些工作思路,僅供參考。
關鍵詞:灌溉技術;農田水利;技術推廣;示范基地
引言:
我國作為農業大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是一項基礎性建設,對我國農業以及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目前我國的水利工程建設不夠完善,還存在著相當普遍的水資源浪費現象,所以加緊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迫在眉睫,以此實現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達到節約水資源、促進農業健康發展的目的。
一、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在農田水利中的具體應用方式
目前我國的高效節水灌溉技術開發已經取得初步成效,開發出了多種適合不同地區使用的灌溉技術并進行推廣,至今已經在我國大部分地區投入使用,節約大量水資源,使用效果良好。具體有以下幾種應用方式:
第一是微灌、滴灌與噴灌技術,此三種方式較為相似,微灌與滴灌主要是利用灌溉設備對植物根部進行小范圍灌溉,保證植株能夠吸收到滿足生長需要的水分即可,適用于干旱、半干旱等水資源短缺地區,而噴灌目前已經有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動式三種類型設備,均有初期投入小的優勢,所以較適合經濟程度較為落后的山區;第二是井灌式節水技術,此項技術主要是針對其他灌溉技術無法對水位較低的地下水進行利用而開發出的節水技術,利用專業汲水設備將地下水抽調出來引導至田間,再利用其他類型節水技術進行灌溉,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證農田區域水源充足;第三是低壓管道輸水灌溉技術,與井灌式節水技術主要應用于汲水相類似,此項技術主要應用于運水過程,將灌溉用水以低于0.2MPa的低水壓通過輸水管道直接運送至田間,減少水資源在運送過程中的損耗;第四是渠道防滲技術,在南方水稻種植區內,多采用溝渠灌溉的方式從事水稻生產,此種灌溉方式會使水資源從溝渠中流失,而利用混凝土對溝渠進行打底,則能夠有效組織水資源通過溝渠滲入地下;第五是植物調虧灌溉技術,與以上幾種針對于水資源進行合理分配與使用的技術方向不同的是,植物調虧灌溉技術是從農作物的生理特點出發,根據植物對于水分虧缺的反應人為主動地施加一些水分壓力脅迫,進行影響農作物的生長歷程,對植物進行抗旱訓練,換言之就是以增強植物抗旱性的方式減少水資源投入,以此達到高效節水的目的[1]。
二、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在農田水利中的應用管理措施
(一)加大節水灌溉技術推廣
在開發出高效節水的灌溉技術之后,為了使它能夠廣泛應用于農業生產活動中,需要進行一系列的推廣活動,比如利用電視公益廣告、開展專家講座等方式,以這些方法向農戶傳遞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優勢,使農戶對此項技術有充足的認識,并能夠在日后的農業生產中主動使用此項灌溉技術,以此來提高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率。以新疆博州溫泉縣為例,該縣一直以來都是使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不僅水資源浪費嚴重而且是土地開始朝鹽堿化、荒漠化方向發展,使農戶收益逐年下降,農業發展停滯不前,為改善此種情況,當地政府積極引入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并通過技術推廣部門加大推廣力度,邀請專家蒞臨有關此項技術的推廣講座講解有關新型灌溉技術的操作方法與優勢,帶動了當地灌溉技術水平的發展,有效緩解當地農業發展困境。
另外,由于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初期投入對農戶來說仍較大,所以使此項技術遲遲得不到開展。對此,國家應出臺相應的扶持政策,對使用節水灌溉技術的農戶給予補貼,降低農戶在基礎設備上的經濟投入,以此種方法鼓勵農戶使用新型灌溉技術。
(三)增強農業工作者技術水平
由于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具有一定的專業性,所以在進行技術推廣的同時還要注意提高農業工作者的技術水平,使其能夠熟練掌握灌溉技術并能夠獨立完成設備的簡單維修。此項工作同樣通過舉辦講座來完成,在講座上系統講解該技術的使用方法與要點,并對農戶提出的問題進行詳細解答,也可以通過建立灌溉技術示范基地來完成,在區域中心建立示范基地,邀請各地區、村鎮農戶代表到示范基地參觀學習,此舉能夠使農戶真切感受到新型灌溉技術的優勢,相比枯燥的講座宣傳更具有生動性,也更能引起農戶注意,幫助其建立使用新技術的決心,在參觀教學完成后,由代表向各地區、村鎮農戶傳播新型技術,完成推廣工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基地建設時,要注意避免對周圍環境造成破壞,一旦影響周圍農田供水,示范基地將宣告失敗。
(二)完善技術管理
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具有多種應用方式,在決定使用何種具體灌溉方式時,要結合當地具體情況,因地制宜地進行分析,如干旱地區使用滴灌、半干旱地區使用微灌,南方季節性缺水地區使用溝渠防滲技術與步行式灌溉技術相結合的方式等,并且要通過種植試驗確定適合當地地區合理的灌溉時間與灌溉水量,將季節影響與天氣預警納入到考慮因素之中,如在雨水量較大地區縮短灌溉時間與水量,而較干旱地區則適當延長灌溉時間并增大灌溉水量,保證其土壤含水量能夠持續滿足農作物生長需要。另外還可以將保水地膜應用到節水工程當中,利用地膜的封閉性阻止水分蒸發,起到涵養水分作用,能夠進一步降低灌溉水量[2]。
(四)注重水利工程后期管理
由于目前我國農戶的文化水平普標較低,所以一些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灌溉設備維修工作無法完成,最終導致設備與技術荒廢。針對此種情況,政府應組建專業的技術小組,在所轄范圍內的各區域進行定期巡查,對出現問題的灌溉設備進行及時維修與更換,并教導農戶維修方法,以增加灌溉設備使用壽命與效率,減少國家財政支出。
總結:
總而言之,使用滴灌、微灌、噴灌等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并施行改進措施,能夠為農業生產的可持續性增長提供有效保證,但是需要政府與農戶雙方面共同努力,將節水技術真切應用到農業生產活動當中,才能夠完善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促進農業經濟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良軍.淺談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技術[J].建材與裝飾,2018(45):273-274.
[2]郭建利.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發展與運用[J].居舍,2018(34):5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