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俊凱
摘要:國有企業黨務工作者是國有企業黨建工作任務的具體實施者,是貫徹落實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沖鋒者,是國有企業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忠誠服務者。隨著我國進入新時代,如何通過把好黨務工作者政治首關,建立健全準入機制,加強日常培訓和管理,強化考評激勵,來建設一支綜合素質優、理論水平高、業務能力強,科學化、專業化、創新化的黨務工作者隊伍,對提升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助推國有企業實現“六種力量”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國有企業;黨務工作者;隊伍建設;
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改革和發展歷史進程中,國有企業作為共和國的“長子”,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隨著我國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國有企業面對著的國內外經濟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機遇與挑戰并存。黨建工作是國有企業在全球化市場經濟競爭中持續健康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因素。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企業的光榮傳統,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國有企業黨務工作者是國有企業黨建工作任務的具體實施者,是貫徹落實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沖鋒者,是國有企業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忠誠服務者。新時代新要求新作為,國有企業如何建設一支綜合素質優、理論水平高、業務能力強,科學化、專業化、創新化的黨務工作者隊伍,對提升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助推國有企業實現“六種力量”具有重要意義。
一、國有企業黨務工作者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一)準入機制不健全,綜合能力把關不嚴。國有企業黨務工作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對黨務工作者的政治素質、業務能力、創新能力、心理素質等都有著較嚴格要求。但在實際選人用人育人過程中,存在對業務能力把握較嚴,對創新能力、心理素質等寬松的把握寬松,隨意性較強等問題,有的甚至為了完成一些緊急性工作、應付臨時性檢查隨便抓來一些人進來補位,把黨務工作者作為兼職崗位來設置,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國有企業黨務工作者隊伍的整體素質,其根本原因在黨務工作者的準入機制的不健全。
(二)培育方式單一,系統性不強。目前,有的國有企業對黨務工作者的培育方式單一,缺乏系統化、職業化、全能化的培養,常是通過組織開展大型學習班或參加全體黨員理論講座等為主,對政治理論知識和黨務工作相關規章制度的教育較多,對黨務工作實務的培訓較少,不成系統,使得基層黨務工作者對黨務工作的了解缺乏全面性,不具備模塊化和流程化條件,最終導致工作落實效果固化、創新提升較難。
(三)管理跟不上,激勵不到位。國有企業黨務工作者隊伍建設中,由于管理和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導致管理上“寬松軟”、不系統,考核措施不清,激勵措施不足,使得黨務工作者隊伍的地位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職業定位和發展方向模糊,不能為黨務工作者正身、正名、正氣,沒有“盼頭”“奔頭”,缺乏穩定性,后繼乏人。
二、國有企業黨務工作者隊伍創新建設
(一)把好黨務工作者選用政治關,確保隊伍先進性和純潔性。
黨務工作者,首先是一名普通黨員。要把政治標準放在選人用人育人的首位,作為選用培養黨務工作者的首要條件。要堅定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要堅決執行黨的政治路線,全面貫徹實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做到不折不扣、落實落細、務求實效。要堅決站穩政治立場,堅定馬克思主義立場,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堅持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斷增強政治覺悟,自覺把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為黨盡職、為民造福放在政治追求第一位,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二)建立健全準入機制,確保隊伍素質高、能力強。
要建立國有企業黨務工作者準入資格制度,明確堅定政治方向、熱愛黨務工作、熟悉黨建業務、具有一定文化程度、年齡條件等資格條件,明確人事、黨群、紀檢監察等引進工作相關責任部門的職責及任務分工,明確堅持內部流動與外部引進相結合,吸收和培養更多更好更匹配的黨務工作人才。要建立健全黨務工作者引進“考評調”工作機制:“考”即考試,主要內容包括行政能力、心理水平和理論業務知識等,旨在測試被引進者的基本素質水平以及崗位匹配程度;“評”即面試評價,結合實際開展非結構化、領導小組討論等面試活動,了解被引進者的業務知識、綜合能力、工作經驗以及動機與期望等情況,有助于雙向選擇;“調”即背景調查,通過合法的途徑和方式對被引進者提交的誠信程度和背景信息進行核查,規避勝任力風險、職業操守風險等,確保黨務工作者綜合素質和能力與國有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相匹配。
(三)調整培訓內容,創新培訓方式,確保隊伍系統化、專業化。
要結合實際調整好培訓內容,將黨務工作實例融入于理論和制度要求當中,講好講透。要積極創新培訓方式,加強黨務工作者理解能力培訓,通過設置工作文件研讀班,定期對經常性工作和重大工作任務的相關文件,進行集中研讀,培養黨務工作者的研讀和理解能力,確保對于上級下發文件的理解透徹、落實有效。要積極創新培養載體,以建立健全黨務工作者培養機制為主線,結合實際,建立黨務工作者互促提升班,班主任抓總,班長配合班主任抓總,各班委各司其責;教學人員采取請進來與內部挖潛相結合,教育方式采取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請進專業教授或學者講授理論和規章制度,請進上級相關工作人員講授工作實務及工作要求與習慣等內容;出去參觀考察黨建先進黨組織,學習先進黨務工作經驗,提升創新工作能力;出去參觀紅色教育基地和黨風廉政教育基地,提高黨務工作者守初心、擔使命的責任感和紀律意識。要成立課題研究小組,將所有培養成果固化下來,為日后黨務工作創新和防止黨務工作者流失等做準備。
(三)加強日常管理,強化考評激勵,確保隊伍結構合理、活力充沛。
要將黨務工作者納入企業干部教育管理總體規劃,圍繞企業中心工作和黨建工作,以專題講座、大班教育和小研討班、學習小組為載體,持續推進黨務工作者隊伍的系統化、專業化建設。要建立人才庫,將黨務工作者納入進來,施行備案管理,明確不得隨意調用和調整。要定期開展談心交流活動,了解黨務工作者思想動態、工作狀態,聽取意見或建議,幫助其解決思想問題和實際問題
參考文獻:
[1]黃蕾.淺談新形勢下如何加強國有企業黨務工作者隊伍建設.公司與生產,2013.
[2]屈建國.努力建設國企復合型黨務干部的隊伍[J].現代企業文化(上旬),2018(07):118-119.
[3]王麗琴.關于加強基層黨務工作者隊伍激勵機制的思考[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3(05):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