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路
摘要:瀝青砼地面技術直接影響著道路工程的質量,提升工藝精度對提升工程質量有積極意義。因此,務必重視瀝青砼面層的操作技術,有效引入創新型的操作理念,提升實踐的操作精度。由此,只有保證工程中各項操作步驟的精準性,如攤鋪、碾壓、運輸等工作,進而有效地提高工程的實踐效益。基于上述,本文分析了現階段瀝青砼工程中的工藝流程,針對操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優化策略。
關鍵詞:道路工程;瀝青;混凝土;施工
從綜合的角度來講,道路工程的正常運維為我國工業、商業、農業提供了后勤支持,提高了經濟的交互速度。由此,務必重視對瀝青砼面層的工藝流程、施工技術以及實踐方法,提高路面的使用周期。但是,現階段道路工程中仍存在諸多施工技術、施工方法的問題,制約了工程效益的提高。因此,把握操作的流程、操作要點,對提升施工質量有重要意義。
一、現階段瀝青砼面層工程所存在的問題
(一)施工縫問題
受溫度因素、環境因素、工藝操作因素等方面的影響,會形成不同類型的施工縫,嚴重制約了工程的基本效益。從宏觀的角度來講,裂縫病害的主要成因是由于不規范的填方技術、碾壓技術以及壓實技術,進而導致路面的規劃方案達不到實踐標準。另外,地面排水工程的規劃技術不科學,技術人員的分析流程不精準,也會產生路基的安全隱患問題。最后,技術人員對路面的后期養護環節不到位,沒有使用精準的技術軟件進行模擬抗震規劃,都會引發不同程度的施工裂縫情況。
(二)凹陷問題
該工程的實際運維中,若技術人員沒有有效處理工程中所產生的廢棄材料,直接導致瀝青砼材料表面的不潔凈,這種不清潔因素也會導致路基表面發生不同規模的坑槽。同時,路基表面的積水現象也會直接導致路基的穩定參數下降,進而導致路面過于松軟,產生不可逆轉的安全隱患問題。歸根結底,瀝青砼面層的凹陷、錯臺、唧泥等問題形成原因主要因為設計和規劃方案的不科學,進而引發多元化的技術性問題。
(三)拌合問題
由于技術人員的專業性不強,進而導致拌合操作不科學,直接引發土壤松軟現象。從實際的角度來講,拌合問題會直接導致材料的溫度應力、骨料的穩定性、路基表面的預應力受到嚴重的影響,進而導致多元化的安全隱患問題。同時,技術人員的采樣數據不精準,沒有系統的分析原材料的顆粒情況及薄膜的滲透情況[1],會直接導致材料本身發生粘結性問題。另外,技術人員對溫度的調研不精準,促使施工溫度達不到技術需求,發生材料的離析現象,也容易引發多元化的技術問題。
二、施工操作步驟分析
精準的施工技術能夠有效提高該工程的質量,有利于降低安全隱患問題對路面的效益影響。由此,必須注意施工操作的步驟,這樣才能提高工程的社會效益。就目前的發展而言,現階段瀝青混凝土工程的主要包含:
第一,需要技術人員使用精準的設備對路面進行采樣測量。在實際操作中,主要注意對當地的環境因素(空氣質量、降水因素、土壤硬度)進行系統的調研,為后期的工藝提供技術支持。同時,需要精準攤鋪工作的設備型號,針對其型號參數進行系統的數據分析和技術分析,這對于提高路面的平整度有積極的意義。另外規劃出墨線的均高,使用規范的技術進行高度校準。
第二,是材料的采購、和運輸環節。在進行材料的運輸環節中,需要技術人員選擇正規的材料供應商,盡量避免運輸過程中由于震蕩因素而導致的損壞現象。同時,需要保證拌合溫度≥132攝氏度,且材料的配合比以JTJ014—97質量標準體系為基準。若拌合溫度小于132攝氏度時,需要對其進行有效優化,防止砼材料發生離析現象。另外,主要注意拌合過程中適量加入合理的外加劑,防止操作不勻稱而導致原材料物理性能遭到破壞。
第三,需要精準攤鋪環節。攤鋪技術需要依據CJ/T 5017.1-1994的操作內容進行優化實踐,選用適合實際工程的攤鋪機進行該技術的運維,例如選擇自動化的攤鋪設備,有效的縮短技術的操作周期。同時,需要提高攤鋪技術的操作精度,針對不同地形選擇不同的操作方案,精準的設計面層虛厚參數;若該參數達不到技術要求,應進行技術定位,采用墊木的操作方法,提高攤鋪的實踐精度。特別需要注意的是要保證該操作的溫度系數始終控制在124攝氏度以上,規劃合理的攤鋪路線,保證設備處于勻速行進狀態。另外,需要注意工藝中使用裝填和拆卸方法,減少由于材料溢出現象而導致的不可逆轉的影響。
第四,碾壓技術需要依據以下三個工藝階段進行操作:路面初壓(高度校準)、復壓操作以及重壓操作,每項工藝流程都必須依據系統的操作技術進行實踐,保證工藝的精準性。同時,在實際運維中,需要以路基的中心線進行延伸拓展,保證橫斷面的端點位置的合理性。特別需要注意維系該操作的溫度操作,若該操作中路面出現細小的裂縫,應系統地分析裂縫產生的原因,分別對該部位進行技術性維護,減小安全隱患問題的負面影響[2]。最后,需引入流水施工的操作理念,確保這三項操作步驟的間隔時間在合理的范圍之內。
第五,需要減少路面裂縫的病害影響,使用對應的操作技術防治橫向、縱向、斜向、交叉裂縫的發生。例如整治橫向病害裂縫的過程中,需要對裂縫的長度參數進行測量,保證區域內表面的清潔性。同時需要使用切縫機進行二次澆筑、攤鋪、固定操作,使用鋼輪壓路機對裂縫部位進行范圍壓實。最后需要對該部位裂縫的長度系數進行二次測量,提高路基面層的質量參數。
三、提升施工質量的方法
該工程主體涵括三方面的操作技術,技術人員必須對每一項工藝進行技術分析,有效提高采樣的精度,體現工藝的規范性。因此,需要從以下兩方面進行技術探索:首先需要使用BIM技術進行4D全系模擬,分析該操作過程中的影響因素。在此過程中,需要系統的分析材料的配合比,為碾壓操作提供精準的數據支持[3]。其次,需要對下層面土壤進行參數測試,分析其壓力參數與滲透參數的大小,確保數據在質量管理體系的范圍之內,為提高工程的工藝精度提供良好的技術保障。
四、結束語
瀝青砼面層工程的操作質量直接影響著我國交通產業的基本效益。因此,技術人員必須完善工程的各項操作步驟,有效應對多元化病害問題對工程的負面影響,減少安全隱患的發生。同時,需要融入創新化的養護、管理方案,全面提高工藝的實踐精度,這對于提高路面工程的質量有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程建新.市政道路瀝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技術探討[J].山西建筑,2017(10):161-162.
[2]閆小婭,熊建博.市政工程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探討[J].四川水泥,2017(6):241-241.
[3]楊孝偉.市政道路工程瀝青混凝土面層施工工藝及質量控制探討[J].建材與裝飾,2018,No.532(23):270.
(作者單位:中信建設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