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婷婷
摘要:高中美術教學中學生的創新精神是師生共同面臨的一大問題,要想解決這一問題對師生也是各有要求,只有兩者間相互配合,才能創造一個新式教學模式。采用新的教學方法不但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而且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加以引導與激發,同時也要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擁有勇于創新和敢于創新的能力與自信。從而培育出具有新時代、新潮流、新思想的一批美術新人才。
關鍵詞:高中美術;新方法;創新能力;趣味性;思維發散
引言:
美術,藝術門類之一,一直伴隨著人類的歷史進程,更是體現了每個階段的社會發展。如何在美術教學中使得學生具有發現新事物的“眼光”,是每一位教育者都要考慮的問題。在教學活動中,要避免采用以前的傳統教學模式,破而后立,尋找發現新的教育模式,推陳出新,以學生為主體,從這一角度出發,突破以往的思維限制,引導啟發新靈感,推廣應用新思維,勇于創新新方向。
一、對高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現狀的思考
如今,美術教育不能得到大力發展的原因是因為不能引起學校與學生的重視,并且美術這門課程的地位也是相對低,往往不能與高中其他課程相比較,久而久之就會被替代。校方的評判標準也是極低的,通過率極高,這種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做法無疑抹殺了美術教育和大部分學生的創新能力[1]。綜合分析得出以下幾點問題:首先,不能跳出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采用老套古板的教學模式,生搬硬套,沒有任何新穎的東西,枯燥無味,調動不起學生的積極性。其次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只能一并吸納,對老師的話言聽計從,無法在課堂上自主發揮想象與創造力,時間久了成為一種依賴,從而喪失自主的創新思維。再次,教師本身的能力有限,而且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不夠高,在教學過程中容易自我畫地為牢,墨守成規,也不注重問題的根源,不愿意大膽突破,尋找新的教學方法,對學生想象力創新能力的培養極度匱乏。
二、對高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對策
(一)建立個性化教學模式
美術教學中通常通過教師的講授對某一作品進行展示,但是單純的講授并不能引起學生的注意。還有通過問答交流進行教學,這種方法產生的結果就是因為學生思維不同,提出的問題也就千奇百怪,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前做好充分準備。如果這個時候由教師來掌握這節課的節奏,完全可以將學生帶進創作某個作品的那個時代。在此之前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并以組為單位進行信息的收集與討論,再由教師帶領學生一起進行互動,通過對話法、練習法、情境法、參觀法等多個方法使學生更加貼近作品、了解作品,進一步感受創作者的內心,進而使得學生自己思維不在單一,真正達到“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說法。舉個例子來說明:達芬奇的《最后的晚餐》這節課中,學生可以進行收集作者的創作背景、畫中人物十二門徒的故事等,在學生們展開分組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提供圖片,影視作品等各種現代化多媒體的資料。在這期間還可以讓學生們嘗試扮演作品中的人物,盡可能展現出自己所理解的當時情境,結合情境自己體會和發散自己的思維;以及對于已經成畫的作品的鑒賞,這個過程中教師則可以鼓勵學生針對美術作品發揮獨到的藝術性的見解。學生在對于作品的解讀中將會思維創新,使思維發散,進一步培養創新精神[2]。這種教學方法即為教師主導型與師生互動型相結合。這樣的課程節奏都要由教師自己掌握,要帶領學生們前進就得先自己做好功課,要想讓學生創新,教師就得做先行者。
(二)引導激發想象能力
在美術教育教學中,教師要打破常規的寫實教育方式,轉變為用想象思維促進教學創新的步伐。例如抽象美術是借助線條、顏色、形態的自由搭配表現出模糊化甚至是分解化的樣態。抽象美術中具有領袖意義的人物荷蘭畫家蒙德里安,他利用幾何線條和幾何思維,利用直角表現出事物內部的寧靜。將簡單的樹枝形狀更加簡易為由水平和豎直線構成,純粹而又有力的畫面中透露出秩序與平衡的美。每一位學生的美術基礎都不一樣,美術底蘊不平衡,這就要求教師要量體裁衣,因人而異了,對有不同天分的學生進行不同的培養,要鼓勵學生們每分每秒讓想象力都生機勃勃,時刻準備在思維之前[3]。
(三)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高中美術課程應該多開展課外實踐活動,走出課堂,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在不同的實踐活動中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為學生的觀察力養成習慣,讓學生的想象思維得到發展。通過無微不至的觀察,再加上奇思妙想的想象一定能碰撞出創新思維的火花,教師所要做的就是提供創新實踐活動的機會,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讓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主的去思考、想象,將生活融入創作當中,把生活通過藝術手法展現出來。教學當中理論與實踐的關系沒有主次之分,兩者皆很重要,在創新思維的過程中都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在日常教學當中,教師在講解美術的基本知識理論過程中,潛移默化的讓學生感受到了美術的表現手法和技巧,對學生們的審美及鑒賞能力都是一種提高[4]。比如在展開《中國陶瓷藝術》以及《中國古代建筑藝術》的講述中,因為這兩本書所涉及的美術知識淵源很長久且含義深刻,因此可以組織學生去當地博物館或者是擁有遺址的地方,讓學生們親眼看到古代精美藝術品。例如玉器、兵器、陶瓷、綢緞,民族服飾等。近距離感受經典,靜心消化知識。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美術教學中要使得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有效的培養,要提高師資力量,杜絕墨守成規、故步自封的老一派,打造一支敢于創新、善于創新的新思想隊伍,建立一套打破常規的新型教育體系,真正意義上吸引學生,讓學生自發的去學習和創作,沖出思維局限,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提升學生自身思維水平。
參考文獻:
[1]龔現強.談高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中國校外教育,2017(26):158-158.
[2]張星星.淺議高中美術教學.教育科學:引文版,2016(1):00080-00080.
[3]陳馬玲.淺析高中美術教學多元化策略.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5).
[4]陳小燕.淺析高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未來英才,2016(6):138-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