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雨萍 龔潔松
摘要:隨著我國國民經濟水平的快速提高,社會針對財務管理人才的需求也在與日俱增,同時也對其提出了越來越多的要求。從當前的發展趨勢來看,我國相關院校在培養應用型人才期間依然存在很多問題,如在專業課授課方面缺乏合理性、知識傳輸模式較為落后、實踐教學無法達到預期目的等,繼而影響到教學的整體水平。對此,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討,筆者結合自身經驗提出幾點建設性意見,僅供參考。
關鍵詞:財務管理;;信息化; 應用型人才;改造策略
引言
基于信息化不斷發展的背景下,無論是針對信息化技術還是財務管理專業信息化來說,均屬于分析與處理財務與金融問題的主要工具,所以加大財務管理專業信息化改造的力度,對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有著積極的意義。鑒于此,本文首先闡述了人才培養現狀,接著對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財務管理專業信息化改造策略進行了探討,筆者結合自身經驗提出合理化建議,希望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1人才培養現狀
1.1在專業課授課方面缺乏科學性
第一,對存在異議的專業課開展授課期間發生內容重疊的情況比比皆是,這樣就會致使資源出現浪費的情況,同時學生也無法熟練掌握相關知識點。第二,從當前的發展趨勢來看,我國很多院校在對該專業學生開展教學活動期間往往將目光放在了會計專業的上面,這樣久而久之下去就會致使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控度不高。第三,現階段,諸多高校對該學科相關專業的授課過于細致化,顯然學生在汲取知識的時候會存在較大的壓力,所以會對學生的綜合素養進行多維度完善帶來一定的約束性。
1.2知識傳輸模式較為落后
從當前的發展趨勢來看,大部分院校在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過程中往往使用比較落后的授課手段及其對學生講解比較落后的知識。所以,在培養該專業人才期間,相關教育工作者應采取針對性的手段指引學生不斷積累相關知識點。不僅如此,還應當在適當的情況下強化學生對相關知識點與技能應用的科學性。但是在開展教學活動期間,大部分教師并沒有把授課路徑和企業需求結合在一起,在開展此項活動時也缺少對具體案例的深入探究。另外,在具體授課期間,教師也沒有采取必要措施對學生進行科學指引,這樣久而久之下去就會致使學生沒有較強的操作水平。
1.3實踐教學無法達到預期的目的
第一,學生的專業認知實踐。針對專業認知實踐來說,其實質上就是引導學生利用業務亦或是閑暇之余去企業的相關部門對其工作步驟、機構安排等方面做到了如指掌。直到實踐工作完畢以后,教師還應當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經驗書寫一份實習報告。顯然這種方式可以達到實踐的目的,但卻無法致使學校和其的實踐效果得以實現。之所以這樣說因為學生實習的內容和本專業處于不匹配的狀態,亦或是不能對試析報告的準確性進行科學控制。第二,學生的專業綜合實踐。結合相關調查可以發現,各大高校在對學生開展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基本上都是將綜合性案例當作核心任務的,繼而在無形當中使得學生將學過的知識點再一次呈現出來。可見,這種方式不但無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而且還無法使實踐效果達到預期的目的,并不益于現階段社會所需的應用型人才。
2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財務管理專業信息化改造策略
2.1對財務管理專業信息化課程設置加以完善,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針對這門專業來說,其實際上就是借助于現代化信息技術,對以往財務形式進行重新整合,并在此基礎上不斷開發新的資源,構建與之相匹配的財務信息系統,以此來強化財務信息在優化資源配置中的重要性,加快經濟發展的腳步。站在客觀的立場來講,財務信息化在我國經濟信息化以及企業信息化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財務信息化目標是構建科學合理的信息系統,作用是增強會計信息的真實性,依賴的方式是現代信息技術,如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等。所以,教師除了要將目光放在ERP財務系統課程教學上面以外,還要重視計算機相關課程在財務管理專業中應用的教學。為了緊跟時代的腳步,教師還應當堅持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理念不動搖,將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當作首要目標,在充分結合具體狀況的基礎上設置以下幾種課程:一是《計算機應用基礎》、;二是《計算機財務管理》、;三是《管信息系統》;四是《ERP 系統實驗》等。
2.2對傳統的授課模式進行優化,靈活運用各種新型設備
第一,教師應當對以往的板書手段加以保留。打個比方來說,在推導相關公式的過程中,教師可采取板書的手段來講解相關知識點。第二,在開展此項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可在適當的情況下增加相關典型案例在授課中的比重,顯然這種授課模式會在無形當中把籠統性知識有機的和實踐活動結合在一起,在充分發揮學生主體能動性的基礎上,還應當促進其教學水平的全面提升。第三,在實際授課期間,教師還應當緊跟時代的腳步,主動使用某些新型設備,如多媒體設備等,就那些不使用板書進行授課的教學內容來說,教師可借助于信息化授課設備來講解相關知識點,顯然這種手段不但可以起到節約時間的作用,而且還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打下扎實的基礎。不只是這樣,在具體授課期間靈活運用這種手段還能在很大程度上達到活躍課堂氛圍的效果,促使學生可以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第四,在對財務管理專業的內容進行授課時,一定要在充分結合授課情況的基礎上為學生創設與之相匹配的情景,在整個情景之中,教師還要采取針對性的手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發散他們的思維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促進其學習水平的全面提升。
2.3將VBSE綜合實訓平臺滲透到實踐教學當中
為了妥善處理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不足之處,各大院校需要把VBSE綜合實訓平臺滲透其中。針對這一平臺來說,其實質上是以現代化的制造企業當作重點內容,依賴于虛擬化的商業環境來對業務運作的實際狀況與經營活動加以模擬。通常情況下,該操作平臺具備很多優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為學生提供了貼合實際的訓練,促使學生困難的狀況有了明顯的改善。第二,在無形當中使得學生的實踐水平達到了預期的目的。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學生在這種充滿逼真的商業環境之中,就仿佛置身于真實情景中,久而久之下去就會使得理論和實踐的距離越來越近。第三,該平臺的有效運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校外基地實踐存在的弊端得到應有的改善,這樣學生就可以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實踐操作當中,在確保其實踐水平得以提高的基礎上,還能夠為其日后的學習與就業打下扎實的基礎。第四,因為學生在完成相關任務期間,少不了其他同伴的積極合作,這樣就會在無形當中強化他們的各種能力,如溝通能力、協作能力等。
結語
教育應當和社會保持一致,財務管理屬于市場經濟發展到某個階段所衍生出來的產物,不但屬于在政府經濟文化方面的服務,而且還可以在無形當中準確把控好經濟時代發展的動態。然而財務管理也會在某種程度上受到經濟政治文化的干擾。所以,現階段高等教育體系一定要和市場經濟一致,且培育出來的人才應當和企業要求相匹配。希望在本文的論述下,可以使相關教育工作者獲得啟發,僅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曾勇.探討信息化背景下財務管理教學模式的創新策略[J].? 現代經濟信息. 2015(15)
[2] 張釗.探討信息化背景下財務管理教學模式的創新策略[J]. 現代職業教育. 2018(05)
[3] 鄭如斌,劉麗麗,薛良.高職院校財務管理教學實踐的幾點探討[J].? 知音勵志. 2017(01)
[4] 羅璇.淺談工作流程視角下的高職財務管理教學改革[J].? 大眾投資指南. 2017(08)